嚴 琰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河南開封 475400)
財務會計失真問題及其對策
嚴 琰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河南開封 475400)
近年來,全國不斷出現企業會計信息造假事件,不僅危害到消費者以及投資者的個人利益,還損害了國內企業的聲譽。例如,股市不斷有企業因財務造假而退市,欣泰電氣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如何解決企業會計失真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對會計失真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提出解決會計失真問題的可行對策,旨在促進企業會計工作的良性發展。
財務會計 會計制度 失真問題
財務會計屬于企業發展最為關鍵的工作之一,能夠對企業已經發生過的經濟活動以及交易內容進行有效確認、記錄以及披露,進而讓消費者以及投資者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然而,國內企業會計工作仍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會計制度不夠完善、會計從業者素質較弱、會計工作監管不力等方面,導致企業會計失真現象不斷發生。因此,企業有必要加大對會計工作的管理,并聯合政府以及審計事務所等相關機構共同對會計工作進行監管,以此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1]
1.會計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會計行業仍處于發展的中前期,現行的會計制度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滯后性。例如,國內現行的會計準則的實際內容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就給企業會計事項的實際計量工作以及確認工作帶來一定的彈性,進而為會計造假創造了較大的契機。同時,國內會計制度仍舊處于一個較長的轉型階段,會計制度中相對落后陳舊的內容正逐步被調整、刪除或擴充。但在新內容與就內容相互交替的過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缺陷,導致企業在財務會計上不可避免的出現失真問題。[2]
2.會計從業者綜合素質偏弱
一般來講,會計從業者的個人素質是決定企業會計信息是否出現失真現象的關鍵因素。然而,當前國內大多數會計從業者綜合素質偏弱,主要體現在業務能力較低以及職業素養較差兩方面。如果會計從業者業務能力不足,其在會計核算時難以對企業經濟活動中不確定因素進行合理預估以及判斷,再加上自身能力受限無法對財務信息的難點進行有效處理,這就勢必會產生嚴重的會計失真問題;如果會計從業者職業素養不足,其在面對利益誘惑或領導威脅的情況下可能會違背個人操守,并通過嚴密的技術手段對會計信息進行造假,這也必然會出現大量的會計失真現象。[3]
3.會計監管不力
眾所周知,證監會作為經濟市場的重要看管人,其目的是防止國內企業匯報虛假、夸大的財務事實,以防止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現象。然而,證監會并沒有發揮其財務監督的實際作用,導致大量企業出現財務造假的現象。例如,許多財務存在問題的企業依然能夠借殼上市。此外,注冊會計師以及會計事務所也具有監督企業財務信息的義務。但由于國內注冊會計師及其行業仍存在諸多問題,包括惡行競爭、業務缺乏獨立性以及利益不明確等方面,使得注冊會計師以及會計事務所并沒有發揮應有的監管作用。
1.完善會計制度
眾所周知,目前企業大多數會計失真現象都是由于會計制度不完善所致,主要體現在會計準則不完善以及法律制度不健全。對此,政府有必要加強會計制度建設工作的力度,完善現行的會計準則內容,爭取構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以及經濟市場的會計規范體系,為國內企業的會計工作搭建一道有力的法律屏障。同時,企業可規范自身會計政策的選擇工作,積極實行問責機制,以此強化對會計人員的管理力度。此外,國內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存在缺陷,許多企業的董事長往往同時兼任總經理一職,這就會使得董事長實際權力過大,極易出現董事長自己監督管理自己,從而增加會計信息失真的概率。基于這一點,企業還應完善自身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確保企業高層人員不會濫用職權,教唆旗下會計工作者執行非法的會計核算工作。
2.大力培養優秀的會計從業人才
要想從根本上防止會計失真問題的產生,就應從會計從業人員入手,大力培養優秀的會計從業人才,確保會計工作者能夠堅持職業操守,并合理完成會計核算工作。因此,企業需對會計從業者展開業務培訓,定期開展或組織一系列關于財務核算、數據統計等內容的培訓,并邀請行內資深的會計學者前來授課,再將培訓成績優異的會計人員送至海外進行深造,以此提高整個會計隊伍的業務水平。同時,企業可對對會計從業者進行道德教育,闡述會計工作的嚴肅性以及重要性,明確會計工作的重要地位,使其能夠意識到會計工作不允許出現造假失真等問題。此外,企業還應構建合理的獎懲機制,對會計工作表現優秀的員工給予物質獎勵、薪資獎勵、晉升機會以及榮譽獎勵等措施;對存在會計造假的員工進行嚴厲批評,情節嚴重者可果斷解聘,以此督促所有的會計從業者嚴格完成會計工作。
3.加強會計核算的監督力度
一般來講,僅依靠企業管理者以及會計人員自覺遵守會計制度完成會計核算工作遠遠不夠,還應加強會計核算的監督力度,從另一面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加以約束。對此,可將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監管體系分為多個層面加以執行。首先,政府應介入到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當中,擴大證監會的管理權限,加強對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同時,政府還應對企業的會計工作進行適當引導,幫助企業優化自身的會計工作流程,進而提高企業會計工作的真實性。此外,審計事務所也應發揮自己的作用,嚴格按照制度來檢查企業的會計信息是否真實準確。最后,政府還應加大對會計造假事件的懲處力度,一旦發現企業存在會計造假問題,就應進行嚴厲處罰,以此促使企業依照會計制度來完成相應的核算工作。
作為企業最為核心的工作之一,會計工作的真實性關系到投資者利益以及企業自身的聲譽。為此,政府應加強會計制度建設工作的力度,完善現行的會計準則內容,爭取構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以及經濟市場的會計規范體系;企業應從會計從業人員入手,大力培養優秀的會計從業人才,確保會計工作者能夠堅持職業操守,并合理完成會計核算工作;政府應介入到企業會計工作的監督當中,審計事務所也應發揮自己的作用,并嚴格按照制度來檢查企業的會計信息是否真實準確。
[1]單穎華.關于企業財務會計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中國外資,2013(02):44+46.
[2]杜艷花.會計信息失真的表現、原因以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3(26):68-69.
[3]章春芳.民營企業會計失真的原因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3(1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