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雪杉
(甘肅省徽縣第一中學 甘肅隴南 742300)
試析高中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實踐策略
關雪杉
(甘肅省徽縣第一中學 甘肅隴南 742300)
我國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文化基礎需要更加鞏固,也需要引導學生形成生命意識。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實現生命教育是時代進步與發展的主要趨勢,特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能夠促進生命教育的效率化發展。在本文中,將在語文閱讀、語文寫作、語文鑒賞以及語文實踐中進行生命教育,以促進學生自身發展符合時代的變化需求。
高中語文 教學 生命教育 實踐
近幾年,各個學校中都發生了青少年惡意損傷他人、自殺等現象,并相繼引起了家長以及教育部門的廣泛關注。導致該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心理意識比較薄弱,他們并沒有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就要將生命教育積極引入,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被得到認可,在高中語文教材中,編撰人員根據新課改的相關標準,增加了更豐富的教學內容[1]。其中,不僅包括學生對美麗世界的感知,還包括學生在困難與成長中的主要因素,以使學生在掌握人文性、語文教學素養基礎上,能夠感知到世界與生命的美好。所以,就要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生命、正確認識生命[2]。如:在語文教材中學習《我為何而生》一文,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的創造意識以及表達能力。而且,學生還要認識到作者敘述生命的重要意義,并能夠理解人為什么而生。在該閱讀教學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在生活中學會追求理想,還能認識到生命存在的價值。在《物種起源》一文中,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了解物種以及生命起源的意義,并形成一種“生命來之不易”、“珍愛生命”的思想。這樣,學生不僅能有效完成閱讀教學任務,還能在教學中形成新的思想認識。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不僅要認識到生命與大自然的神奇之處,還要讓學生感受到生命具有的獨特魅力。其中,主要通過某個相關作品的分析,不斷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從而使學生在發展中能夠認識自我、感知自我。
在鑒賞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生命,其中,不僅要使學生認識到生命存在的意義,還要使學生正確認識生命中的各種困難。因為人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時間的轉變,每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也能感知到生命的種種存在,但面對生命意識薄弱,在生活中不愛惜生命的學生,在他們遇到困難與挫折期間,教師就要對其進行正確引導,以促進他們形成珍惜寶貴生命的意識[3]。因此,在高中語文鑒賞課中,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對生命形成的認識,加強學生的生存理念,還要使學生感受到生命中的酸甜苦樂,從而保證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勇敢面對。例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賞析《游褒禪山記》,既要學生養成超越極限的精神,還要勇敢面對挑戰,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而且,為了使學生在賞析課中接受生命中存在的苦難,并認識到在苦難中形成堅強的意志,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賞析的內容進行思考,并能夠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經歷的事情,從而使學生在以后的生活與學習中能夠積極面對。根據以上對賞析課教學的分析,學生在面對挫折中學會了堅強,并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意義,這樣學生不僅在思想上形成認識,在生命發展中還獲得更好成長。
在寫作教學中能夠引導學生認識生命,在寫作教學中,要積極從教材中脫離出來,并根據教材中的抽象知識將現實生活更形象化,以使學生體驗到生命的意義,從而使學生加深對它的印象[4]。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選擇參照材料,這樣不僅能夠表達出個人的真實感情,還能促進生命的真實性。例如:在高中語文寫作訓練課堂中,如果要求學生寫景,期間,既要引導學生對整個文章形成思路,還要在選擇材料期間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例如:寫作一篇春天中的景色,學生就要在現實生活中選擇合適的寫作材料,并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而且,教師還要在寫作教學中開展相關的主題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經歷以及對生活的感悟進行闡述。在這種構思寫作教學中,學生通過自身感情,不僅能夠深度感受到情感抒發的意義,還能對生命闡述出更多含義,從而加深學生對生命教育的理解。寫作教學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生命之間存在的意義,并促進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更勇敢,尊重生命,并在實踐中理解他人、幫助他人,從而形成新的成長意識。
課堂教學始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實踐教學中,不僅能夠對教學理論進行檢驗,還能提升學生的掌握能力,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根據理論基礎,在實踐中促進其教學,以使學生在實踐中能夠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5]。例如: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學習《我為何而生》一課中,教師應組織學生掌握實踐生活中生命對人們產生的意義,然后利用課本知識進行闡述,以加深學生對生命教育的理解。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街道上觀察一些殘疾人,并感受他們對生命的渴望,也可以組織學生觀察交通中指揮的交警,并感受他們無論在風中、雨中、雪中都堅持著自己的工作崗位,以使學生明確生命與責任的重要含義。在實踐教學中,主要以相關示例感染學生,并使學生能夠對生命具有進一步的理解,這樣,教師的教學過程不僅得到有效擴展,學生也能在生活與實踐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從而實現生命教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根據實踐教學、寫作教學、鑒賞教學以及閱讀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分析與闡述,生命教育符合新時代的發展要求,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本文中對相關戰略進行分析,不僅給學生生命教育工作的開展明確一定方向,在實踐教學中,還提出合理的教學觀念,在這種情況下,不僅保證了語文教學的積極發展,還促進了生命教育在高中的積極形成。
[1] 侯蓮靜.生命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 朱炳菊.語文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摭談[J].新一代(下半月),2010(12):138.
[3] 姚晨.高中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實踐策略探析[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4(1):86-87.
[4] 蔡輝勇.高中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滲透實踐淺析[J].小作家選刊,2016(9):25.
[5] 代麗萍.分析高中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實踐策略[J].語文學刊,2015(10):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