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雪
(吉林省通榆縣第九中學)
讓課堂活起來——探究初中思想品德課的開放式教學
陳雪
(吉林省通榆縣第九中學)
這是一個自由開放的時代,教育必須與時代掛鉤,體現時代的特征,因此教育也必須追求開放性。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初中生必學的重要課程,在其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追求創新、追求開放,用開放式教學方式使思想品德課堂活起來,為學生的學習增益。
思品課程;開放式教學;課堂教學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肩負著文化知識教學和思想道德教學的雙重責任,可謂是任重而道遠,這也使其在教學的模式上必須追求更多的有效性和創新性,以達到高要求的教學目標。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比較生活化,也很具有實踐拓展性,這就使得其在教學方式上可以打破傳統的模式來追求更多的開放性,充分運用開放式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和開放性的思維,使得課堂教學更具有效率。本文筆者根據多年以來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經驗,同時運用前沿的、開放性的視野,為有效實現初中思想品德課的開放式教學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議。
1.教學形式內容單一,沒有突破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傳統的課程,多年以來的教學積累了很多的教學經驗,但是也使得單一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流傳了下來,很少有突破。在追求開放創新的今天,只是一味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授學生課本上的知識,然后讓他們做練習、講評,這樣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不利于學生積極性的激發和調動,不適合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應該得到突破和改變。
2.教學目的不明確
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目的與其他課程的教學目的不同,其課程性質使它必須承擔起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素養兩方面的內容。然而落實到實際的初中思品教學中,很多老師沒有明確這一教學目標,他們對于思品課的教學只是單一地圍繞著中考這一目的,教學的思維和視野不夠廣泛,這對于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來說是大打折扣的。升學考試固然是重要的,然而思想道德素質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尤為重要的,影響著他們的一生,所以對于初中思品教師來說,明確教學目的很重要。
3.教學理論化太過明顯
從教學內容和目的來看,思想品德課應該是比較具有生活性和實踐性的。然而在教學實際中,迫于中考這座大山的壓力,教師、學生和家長在教學和學習上都有著不小的壓力,這就迫使教師在教學中只能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不能給課程增加更多的拓展性內容,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其實是不利的。
1.用開放式討論活躍課堂氣氛
教師應該將學生課堂主體這一地位更好地突出來,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課堂時間,得到更多的課堂參與的機會。開放式的討論應該更多地在課堂上出現,其實初中生已經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只是缺少表達的機會,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展現自己、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例如,在上“對不良誘惑說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舉一些事例,如身邊的人拒絕了身邊的不良誘惑或者沒有拒絕造成的后果,還可以談談自己的親身經歷,然后分享一下感受。通過這樣的課堂討論,課堂的氣氛會被很好地調動起來,學生也會發散自己的思維,主動思考,并且在討論的過程中也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對于創建開放式的課堂有著積極意義。
2.走進生活,聯系實際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理論教學從根本上來說還是要指導實際的,并且思品課程本來就是與實際密不可分的。開放性的教學方式不能脫離實際,而是要扎根于實際,從實際出發。教師應該讓學生將學習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用理論去聯系和指導實際。例如,在上“消費者的權益”這一課時,教師可以上一堂課外的實踐課,帶領學生走訪附近的市場,觀察消費者的消費過程并且注意他們所受到的待遇,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扮演消費者去店里消費,從而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消費者的權益,懂得在往后的消費中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樣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的教學方式比純理論的教學更加有效,學生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3.追求教學資源的開放性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內容豐富的課程,在教學內容上應該更加具有開放性。課本上的教學資源是最基礎的,但是也很有限,不能充分滿足教學要求,因此教師應該開闊視野,追求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學資源的選擇可以來自于校園中、生活中的各種實例,可以來自于學生和教師的生活經歷,當然,網絡這一便利的平臺也為選擇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與幫助??傊?,教師應該跳出課本,選擇更多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使思想品德課更加具有開放性。
總而言之,在這樣一個自由開放的時代,初中思想品德課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構建開放性的教學體系,使思想品德課堂變得更加有活力。
[1]劉憲軍.初中思品學科的開放性教學[J].科技風,2016(3).
[2]黃根榮.淺議初中思品學科的開放性教學[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