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生
(廣州市第六中學)
翻轉課堂在高效教學中的應用———以《數列的概念》為例
曹永生
(廣州市第六中學)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近些年在教學活動中被廣泛使用,普遍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和認可,備受教育界所關注。通過對翻轉課堂在高效教學中的應用——以《數列的概念》為例進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夠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翻轉課堂;教學;數列的概念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極具創新意識,主要是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翻轉課堂理念源自歐美國家,最近幾年內,逐漸被北美學校接受和認可。因此,我國教育界應當對翻轉教學給予足夠重視,積極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此教學理論。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學,對課堂教育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翻轉課堂具體特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
1.教學流程的重構
傳統的課堂學習模式,主要是課堂學習,課后作業;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正好相反,主要是課上作業,課后學習。學生需要在課后獨立學習,以此學習和掌握課本知識,實現知識的傳遞,這對學生的自律能力和自學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在課堂上,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對作業情況進行講解,保證所有學生充分吸收知識。
2.教學組織形式的變革
變革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是以班級作為整體開展教學,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但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能夠根據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需求,以此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促進學生發展,進而達到教學目標。
3.師生角色的轉變
轉變師生角色。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部分,學生通常情況下都是被動地學習,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性。此外,教師可以因材施教,促使學生成為翻轉課堂學習中的探索者,以此實現知識的內化。
4.教學資源及教學環境的革新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逐漸引申出各種新概念,比如說微課程,也可以稱作微課。所謂微課也就是課堂教學實踐控制在10min內,課堂教學具有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精煉,主要是具體講解某個問題的小課程。在微課堂中,主要的表現形式采用微視頻,現如今微課堂已經成為翻轉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視頻進行教學,學生如果遇到不懂之處,或者教學重點難點知識,可以通過視頻播放器進行暫停和回訪,使學生能夠反復進行觀察,有足夠時間進行筆記的記錄,進而通過思考理解知識;微視頻可以對學習進行自主控制。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中享用校內資源,在課下學習階段,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環境中的資源,豐富學習資源。
5.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采用測試的評價方式,但是在翻轉課堂中,評價方式更加多樣化,例如調查、討論、檔案等內容,能夠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此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能夠充分結合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更能體現出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的掌握程度。
1.信息傳遞
與傳統課堂學習相比較,翻轉課堂具有明顯特色,在翻轉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播放提前做好的教學視頻,學生可以在課下觀看和學習。本文主要是針對《數列的概念》知識內容進行闡述,對于此節課程,可以制作5min左右的微視頻,以此向學生具體傳遞數列知識。具體內容如下:
首先講解數列的定義:數列也就是某一列數具有一定的規則,按照一定次序進行排列。數列中的每個數字,都可以稱作此數列的項。
其次列舉出幾列數字,然后對學生提問,以下幾組數中是否具有數列?例如:
(1)5,6,7,8,…
(2)2,6,4,7,13,…
(3)3,3,3,3,3,…
(4)2,8,2,8,2,8,…
(5)1/3,1/9,1/27,1/54,…
最后,對學生提出要求,要求學生對數列的表示方式進行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對數列的概念開展討論研究,同時找尋與集合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要求學生對數列中的項與序號之間的關系作出思考,可以結合過往的數學知識進行思考;要求學生對數列通項公式的意義進行總結歸納,正確寫出數列的通項公式;要求學生利用舉例的方式,明確通項公式和數列的項。而學生在觀看微視頻之后,可以結合自身的掌握程度,對視頻進行反復播放,調節播放進度,保證自身對知識的全面掌握。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找尋與微視頻中內容接近的知識,以此解決教師問題。根據教師提出的學習效果檢測,進而明確自身的不足。具體學習效果檢測如下:(1)判斷下句正確與否:數列的本質是函數;數列的概念與集合的概念是相同的。(2)寫出數列{3a+5}的第一項,第三項,以及第六項。(3)下列數列通項公式已知,分別是xn=n/n+1和xn=(-1)n/2n。寫出數列的前4項,同時畫出圖象。(4)列出通項公式,保證數列前四項為1/4×5,1/5×6,1/6×7,1/7×8;0,4,0,4。
2.吸收內化
吸收內化可以分成兩個組成部分,首先是課堂互動探究,教師在課堂中公布學習效果檢測答案之后,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討論解決疑問之處。教師觀察各組討論情況,及時回答學生無法解答的問題。
例如:有的學生認為數列和函數不一樣,主要是由于數列有定義域,而定義域指的是正整數或者部分正整數,同樣具有對應法則,也就是通項公式;有的學生認為數列就是函數,主要是認為現階段所學的函數圖像都具有連續性,而數列的圖象是許多點所組成。這也就說明數列就是函數的觀點是錯誤的。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可以總結,數列可以作為特殊的函數,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但是,本質上兩者是相同的,然后可以提問函數和數列的相同性質都有哪些?學生通過思考能夠說出單調性和奇偶性。其次是學習成果展示,通過課堂討論,以及課下學習,能夠保證所有學生對數列的概念做到掌握,每位學生可以在課堂中分享自己的成果。最后,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開展針對性習題練習,以此鞏固學生的知識,最終完成整堂課教學內容。
翻轉課堂是教育改革的一項偉大舉措,而且翻轉課堂對學生具有更高的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足夠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自律水平較高,能夠利用教學視頻開展學習活動,同時能夠在學習中解決產生的疑問。總之,翻轉教學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幫助,有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
[1]張盛冬.翻轉課堂帶來高效教學:課例《數列的概念》[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191-192.
[2]趙曉紅.混合學習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以“翻轉課堂”為例[J].商,2015(1):283.
[3]朱文吉,王玉璽,劉玥.微視頻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數據結構》課程為例[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4):3-5.
·編輯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