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香梅
(廣西資源縣資源中學)
對新課改下的農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一點看法
陽香梅
(廣西資源縣資源中學)
為了適應21世紀人才的發展要求,信息技術也在實施高中新課改當中。新課改意味著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發生了變化。信息技術課又是普通高中必修科目,每位普通高中畢業生都必須參加信息技術科的學業水平考試,普通高中生必須考試過關才能拿到高中畢業證。有些高校招錄時,將信息技術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作為參考對象,那么怎樣才能上好農村高中的信息技術課呢?這就要求信息技術老師必須努力鉆研信息技術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認真分析,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靈活地進行教學。
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方法;新課改
21世紀是信息交流、融匯、分享的時代,信息技術應用十分廣泛,各行各業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我們只有學習好這門課程,才能為我們所用,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各種問題。信息技術已在社會的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也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工作與學習方式。當前,信息技術課已被列為高中必修課程。高一新課程改革全面開展,廣西桂林地區高中新課程改革已有好幾年了,作為一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我很關注信息技術課。
在新課改下,那我們怎樣才能上好農村高中的信息技術課呢?根據學科特點和農村高中生的實際情況,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高中新課改的背景。當前,許多國家已經達成共識:21世紀的我們要求綜合素質必須全面提高,在價值觀和學習觀、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識和能力等方面的素質應達到新的水平。具體到信息技術學科,新課程標準指出,我們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要全面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才能更好地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課堂氛圍。
新教材的特點:(1)緊密圍繞信息素養培養的宗旨,提升技術教育的高度;(2)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保證創新與應用能力培養;(3)反映技術教育特點的教材體例,提高技術教學的效果;(4)多輪循環,逐步拓展學習過程,貼近學生的認知規律;(5)教材的開放性特點,適應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學對象。新教材的課程目標由單純的知識、技術,轉變為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以信息活動過程為教材組織主線。新教材在教學方法上,由過去的以教師講課為主,轉變成今天新教材的以實踐為主,“做中學”讓學生在做中學到知識,也就是由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我們的新教材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從以教師為中心,講授加主導,轉變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信息老師類似主持人角色。新教材適應范圍廣,從對學生基礎實踐條件的硬性要求,轉變成我們今天的能適應不同基礎的學生,不同條件學校的開放性教材。
我們的信息技術教學要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就我個人認為學生的信息素養是營造良好的信息技術課堂氛圍的關鍵。營造信息文化環境,以信息活動為主線構建教材;力求啟發思考,引導歸納,鼓勵嘗試適應我們農村高中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營造自主學習、獨立實踐的環境,培養我們資源縣這種農村學校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信息文化修養的培養,全方位強化信息道德規范與倫理觀的培養;提倡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信息評價能力。以信息活動為主線組織教材,傳統教材的主線是,知識體系為主線,使用方法為主線,類似使用說明書,按照操作的分類來確定內容。以信息活動為主線的作用是使我們資源縣貧困的農村學校的教學過程自始至終能貼近平時的應用,不斷提供實踐操作的環境,我們才能避免大段理論教學階段;才能使每個教學階段的應用目的明確,有利于激發我們農村學校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動手欲望,當然我們也要吸取舊教材上的“任務驅動”式的長處,便于把一些小活動串聯成綜合性大活動。在教學方法與過程上,我找到了適合我們資源縣貧困農村學校的方法,先提出問題、引起思考、討論方法、歸納知識,盡量使教學過程從“從前的教學生解決問題”改變為現在的“在解決問題中教學生”,我力求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去啟發我的學生思考和探究。例如在數據庫設計范式的教學方式中,傳統過程是舉例說明式,新教材是提出一個游行社的團隊表,要求我們發現對團隊表中旅客信息修改后出現的問題,數據冗余,刪除異常等,討論解決辦法,引出數據庫設計的優化問題,歸納數據庫的設計范式。對于一些概念、名字、定義之類的內容的教學方法是,首先接觸具體的事物與現象,然后抽象出概念與定義。在學習概念的同時,讓學生體會了概念的抽象過程,培養了活用能力。鼓勵探索性實踐,對于操作技能性的內容的方法是,提出實踐的目標或要求,學生自己試探,掌握技能,這樣有利于技能的本質動手能力與遷移運用能力的培養。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各種求知欲的原動力,只要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感興趣,學生就會無止境地去學習,教師才能更有效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在課堂教學上,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扮演好“主持人”就好,這樣學生就非常感興趣去學習,去探究。21世紀是信息社會,不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科學地去生活、學習,將會被淘汰,所以我們的學生只有在學好信息技術學科時,才能更好地利用,為我所用,才能更有效地學習,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來解決各種問題。
在新課程的結構下,像我們資源縣這么貧困的農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我本人認為還值得我們進行長期的探討。我們資源縣是貧困縣,各個方面都比較落后,特別是信息技術方面更加落后。在今后的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我個人認為還必須吃透教材,做好課前的備課、備學生等工作,慢慢完善我們的教法,慢慢找到適合我們資源縣這種貧困學校的教學方法,這些都需要我以及我們同仁去不斷探索,及時總結經驗走出誤區,才能為我們資源縣人們培養出具有高度信息素養的合格人才。
[1]楊忠.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一點看法[J].學周刊,2016(32).
[2]任憲偉.農村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心得[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12).
·編輯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