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英
(青海省互助縣第二中學)
讓生活走向課堂——以高二政治教學為例
楊啟英
(青海省互助縣第二中學)
新課標明確提出在政治教學的過程中要與日常生活相聯系,在學生實際經驗的基礎上展開教學活動,實現利用生活促進教學、利用教學促進學生更好地生活的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高二政治;生活;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政治教學需要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發揮政治課堂的指導作用,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本文以高二政治教學實踐為例,探索實現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措施。
1.詳細的備課工作
為了實現有效的生活化課堂教學,詳細的課前準備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在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地閱讀并深入地研究教材,在教學目標和教學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尋找教材中與日常生活中相關的知識點。在講解這些知識點時,教師引入相關的社會事件,讓學生在分析這些事情的過程中學習政治知識。如,在學習辯證唯物法的聯系觀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全球氣候變暖和全世界的金融危機這兩個社會事件,學生通過分析這些事件,體會到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除了在教學時引入社會事件,教師還可以從學校所在的實際地區出發,利用本土資源開展教學。
2.了解學生的實際經驗情況
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有效配合的過程,教師在備課時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經驗情況。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調查問卷,根據調查問卷確定學生是否有充足的實際經驗。若是學生沒有充足的實際經驗支撐課堂教學,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實踐活動,讓學生搜集資料,在實踐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積累經驗。如,學習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前向學生布置任務:我國傳統文化非常豐富,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搜集與我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資料,并在生活中尋找傳統文化,采訪學校和家附近的老人,詢問自己所在地區的傳統文化有哪些,這些傳統文化是怎樣發展的。學生根據搜集的資料,制成介紹傳統文化的展報。教師從學生的實際經驗出發,布置課前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生活,為課堂教學生活化奠定基礎。
1.有趣的課堂導入
傳統的政治課堂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利用有趣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如,在學習我們的中華文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皮影戲《三顧茅廬》,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皮影戲播完之后,教師詢問學生視頻中體現出的是什么內容?它出自哪里?這時學生定會積極地回答,根據學生的答案,教師自然地引出中華文化這一學習的主要內容。在課堂教學時,注重有效的課堂導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可以為以后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奠定基礎。
2.利用多樣的教學工具實現教學的生活化
在生活化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工具,提高教學的效果。學生是比較喜歡流行歌曲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流行歌曲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主觀唯心主義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歌詞“我閉上眼睛就是天黑”展開教學。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真的閉上眼睛后天就黑了嗎?學生一定會回答不是的。這時教師把“我閉上眼就是天黑”和“隨著時間的流逝天變黑了”進行對比教學,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唯心主義理論及唯心主義理論的不科學性。又如,學習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某脫口秀上講出的一個案例展開教學。脫口秀上講的是:一個小偷偷了一塊手表,失主將這個小偷告上了法庭,小偷的辯護律師正在積極地尋找證據拖延審判的時間,有人就問他你為什么要幫助小偷呢?為什么要拖延時間?那塊表價值不菲,依照法律的要求小偷是需要被判刑幾個月至幾年的。律師回答到,您真的確定幾天之后那塊表還會真的值那么多錢嗎?原來幾天后是11月11日淘寶購物節,購物節上所有的物品都會打折出售,這塊表也不例外。教師在上課時,用風趣的話將這個案例介紹給學生,教育學生要用變化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3.將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
政治教學要與學生實際學習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對學生學習實際的分析,既要讓學生學習到政治知識,又要讓學生理清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恰當之處。如,在學習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把課堂轉換成學生學習問題的剖析課,對學生現實中遇到的困境進行分析,分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向學生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使學生獲得清晰的學習方向的指導,展開有效的學習活動。
總之,為了實現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教師要認真備課,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有效的課堂導入,利用多種教學工具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生活展開教學。
[1]朱伶俐.淺析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
[2]黃菊香.讓生活走進高中政治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
·編輯楊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