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阿拉善左旗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 內蒙古阿拉善盟 750300)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中的導語設計
李 雪
(阿拉善左旗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 內蒙古阿拉善盟 750300)
本文通過一些案例來剖析如何設計小學語文教學的導入語,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小學語文 有效教學 導語設計
導語設計的方法是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的。語文教學的導語設計,往往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文體類型、作家風格、作品的內容和具體寫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學環境(包括所教學生的思想水平、知識基礎、接受能力、年齡差異和個性特點)而靈活運用的。那么,怎樣導入新課才是比較成功的呢?筆者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在這方面的嘗試。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說:“激情是一種狀態,是一種溫度?!惫P者在教《毛主席在花山》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老師激情澎湃的誦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敝肋@句詩是誰寫的嗎?(板書:毛主席)詩句體現了他偉人的氣魄和風采,其實他還有凡人的情懷,就讓我們共同走進偉人的平常生活,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毛主席在花山》一課。補充題目,板書:在花山。
在老師“激情而又自然的引領下”,學生“心靈豐滿”起來,精神充實起來。學生的思想在課堂張揚,學生的生命在課堂成長。而學生的精彩正是來源于老師激情的點燃,來自老師巧妙的引導,來自老師熱情的鼓勵。就這樣,學生的信心被一點點激發,學生的激情被一點點點燃,學生的思維在一點點的燃燒,課堂的溫度在一點點提升,以至于沸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蔽覈拇蠼逃铱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主動力。一篇課文的導語一旦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就會主動的跟隨教師去探討知識的奧秘。那么,怎樣才能讓導語在第一時間激發學生的興趣呢?筆者覺得在導入的時候借用一下道具,可以更好地達到這一目的。道具有視覺型道具,比如,結合課文的實物演示,近距離將讀者與作者溝通,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語文課本中的插圖,是作者精心繪制而成的,我們可以利用它導入新課,提起學生的興趣;還有視聽型道具,比如錄相、動畫等,讓學生視聽結合,能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激發學生的靈感和興趣。
適當地借助教學道具可以設置良好的學習情境,打破思維混沌的狀態,從而喚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和求知欲望,強化學習氣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時機,把學生的思維從感性升入理性。
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小學生的好奇心強,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十分關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種心理,有意設置一些懸念性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
比如,教學《畫家和牧童》一課時,筆者這樣導入:首先讓同學們觀察一幅圖(出示《斗牛圖》),然后問學生,你們看到了什么?接下來再告訴學生,這幅圖就叫《斗牛圖》,是我國唐代著名畫家戴嵩畫的。傳說他的這幅圖是在一個小牧童的指教下才畫成功的,這是怎么回事呢?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1課——畫家和牧童。
這一段導語,由于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種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認真地讀書、思考。
小學生大都喜歡猜謎語,興趣特別高。根據這一特點,在教學新課時設計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故事或謎語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一旦他們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興趣,就會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使整個教學過程收到極好的效果。
例如《小松鼠找花生》的導入:“同學們,請你們猜一個謎語。謎面是: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個白胖子。謎底是什么呢?(花生。)小松鼠從花生開花一直看到花落,連一個花生也沒見到,這是什么原因呢?我們來學習《小松鼠找花生》。
雖然謎語很簡單,但因為教師豐富而有感情的朗讀再加上適當的肢體語言,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了,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馬上就調動起來了。整堂課都在非?;钴S的氣氛中進行著……這就是利用謎語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導入方法。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強烈的探究心理,把學生由“要我讀書”變成“我要讀書”,從而進入“愿學”、“樂學”的境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北京亮起來了》一課,筆者這樣設計:大家欣賞一組圖片,一邊欣賞一邊仔細觀察,這些圖片都是哪個地方、什么時候的景色?(屏幕出示圖片)(板書:北京 )師:北京的白天美嗎?(學生:……。)北京的白天這么美,那么每當夜幕降臨,北京就亮起來了(補充板書板書),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欣賞亮起來的北京,齊讀課文題目。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由原來的厭學變得喜學、樂學,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學習《葡萄是酸的》一課:
1.今天,我們來到了果園里,你們看,枝頭上掛著什么?(出示成串成串的葡萄圖畫)
2.你能否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一串串的葡萄?
3.出示句子:葡萄架上掛滿了豐盛的成串成串的葡萄,多汁的葡萄在陽光中亮晶晶的像碧玉一般。
4.這么誘人的葡萄,這只狐貍卻說……
5.揭示課題:葡萄是酸的
《看月食》一課,筆者這樣設計:有一種有趣的自然現象,有時候又大又圓的月亮忽然慢慢地看不到了,一會兒又慢慢地復原,這種自然現象叫“月食”。你們想知道月食是怎么回事嗎?今天,我們就學習《看月食》這篇課文。(板書:看月食)這樣的導語采用直接導入的形式,不但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而且提示了文章的主題內容。
針對學生好聽奇聞軼事的心理特點,教師在導入時引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故事趣聞,拓展學生的思路,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學起來就輕松多了。
總之,導入絕非雕蟲小技,不足掛齒,而應該把它看成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藝術深入研究的過程中,萬萬不可忽視對導語藝術的思考,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更加絢麗多彩,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