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冰
(遼寧省北票市職教中心 遼寧北票 122100)
中職教育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韓 冰
(遼寧省北票市職教中心 遼寧北票 122100)
目前,中職教育在我國有了很大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急需的各類專門人才,對于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實訓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環節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應重點予以解決。
職業教育 實訓基地 問題
目前,中職教育在我國有了很大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急需的各類專門人才,對于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實訓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環節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應重點予以解決。
中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在職業能力方面強調有效性和實用性,那么實訓教學也就是針對實用性和有效性的特點,圍繞這一目標進行的一系列教學活動。[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需要 實訓教學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動手能力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教學內容要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培養,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基礎理論教學應圍繞培養能力來展開,配合技能訓練來進行,真正做到理論教學為實踐能力培養服務。事實證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人才培養的基本途徑之一。
教學質量提高的需要 實訓教學作為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效果如何,對提高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定教學計劃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能力培養要貫穿教學全過程。要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增加實訓、實踐的時間和內容。實訓教學內容要嚴格依據專業教學計劃及教學大綱中對實踐環節的要求進行教學。
實踐能力提高的需要 中職教學可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實訓教學是實踐教學的一種重要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計劃中占有較大比重。實訓教學要及時吸收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增加工藝性、設計性、綜合性實訓,逐步形成基本實踐能力與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能力與專業技能、綜合實踐能力與綜合技能有機結合的實訓教學體系。
1.基地建設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
目前,相當多的職業學校實習實訓基地配套建設不完備。一是技能性實訓基地設施設備不健全,基地建設不配套。實訓基地不是數量不足就是實習項目不全,實習內容不完整,有些學校根本就沒有指導實習實訓的教師;二是缺少生產性實習基地,這使得基地建設本身缺乏造血機能,經費不能得到有效補充,學生的技能訓練實效性差。一些學校無法在校內完成生產實習和頂崗實習,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產教結合”。還有一些學校本身沒有相應的實訓基地就一哄而上地開設專業,存在著布局不合理的重復建設問題,他們不考慮本校的辦學實際,盲目上所謂的熱門專業,影響了自己學校的辦學特色,同時又人為地造成了一種無序競爭,使整個教學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2.“雙師型”教師短缺,影響實訓基地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許多學校實訓基地建成后,硬件條件已明顯改善,但“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等軟件建設問題又暴露出來。一是隨著實訓任務量的增加,大多數學校的技能型教師短缺,特別是實習指導教師嚴重短缺。由于機制的問題,技能型實訓教師學歷不高及引進后的待遇等問題沒有解決,使得學校很難吸引到企業高技能人才。另外,師資培訓力度也不夠,激勵機制不完善,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的規劃和措施不到位,這些都影響了師資隊伍的建設,導致技能型師資短缺,制約和影響了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1.集中使用資金,加強綜合性、區域性和專業性實訓基地建設
要以中職學校實訓基地建設與我省經濟發展相適應為原則,要求省、市兩級職業教育專項經費應集中投入綜合性、區域性、專業性的實訓基地建設中。一是建立在職業院校和企業相對聚集的中心城市的綜合性實訓基地;二是在市區范圍內選擇在相應專業領域能起骨干示范和輻射作用的職業院校和企業,建立區域性實訓基地;三是在縣范圍內建設在某一專業領域能起骨干示范和輻射作用的專業性實訓基地。新建設的實訓基地應是學生技能實訓、社會職業培訓、工種技能鑒定、企業訂單培養和培訓等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基地。力爭使實訓基地既解決轄區內中等職業學校實習實訓問題,又能承擔高素質技能人才培訓、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成人繼續教育和再就業培訓等多項任務。
2.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
(1)“先實踐后理論”法。技能的掌握同事物發展規律一樣,都是遵循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客觀規律螺旋上升發展的。但是生產實習實踐中的課題不一定都按照這個模式,我們可以先操作再回頭理解,這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大降低了理論課程的枯燥度。
(2)提高興趣法。實踐是為了應用,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看到自己的價值和“本事”,將會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教學計劃進行到一定程度后,應適當安排一些與實際相聯系的課題、工廠產品讓學生來完成,也可在學生中開展一系列的操作技能比武,每學期開展實訓教育周,教育周完成后每班評選出優秀學生,采用頒發獎狀和獎金的辦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條件的還可以讓學生下到相關企業參與生產,以檢驗自己實習技能的掌握水平。
(3)以點帶面法。在操作技能的掌握上,有的人能很快進入狀態,而有的人卻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原因是技能掌握快的學生理論課學習好、對待實習課認真、勤奮好學,而掌握程度稍遜的學生在這幾方面就做得差些。實習的態度靠教育,實習的作風靠管理,而技能的掌握要依靠掌握比較好的學生做教師的輔助工作,讓他們談體會、談經驗,把切身經歷告訴大家。這種方法能在學生之間形成競爭機制。
3.加強實習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提高教師的實踐指導能力,建設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一是省里要出臺企業接收教師實習的優惠政策和制定教師定期到行業、企業實踐的制度。二是加強對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的培訓,使他們了解專業教學要求,積極參與教學改革。要建立專業教師定期輪訓制度,支持教師到實習實訓基地進行實習和工作,積累實訓教學需要的技能和實踐經驗,改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三是設立專項經費,支持和鼓勵學校從行業一線引進或聘請有實踐經驗的學歷高的專業技術人員做學校的專兼職教師,以充實教師隊伍。
[1]劉太剛.高等職業教育探索創新實踐[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