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奎
(濮陽雜技藝術學校 河南濮陽 457001)
電腦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徐金奎
(濮陽雜技藝術學校 河南濮陽 457001)
當今是一個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等高科技技術急速發展和普及應用的時代,因此各大領域都廣泛應用了這些高科技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應用。音樂教學作為教學領域中的組成部分,也同樣應用到了計算機技術,并形成一種新型的音樂——電腦音樂,對整個音樂教學質量提高及長遠發展都起著重大意義和作用。對此,本文作者以自己的音樂教學經驗,對電腦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淺析。
電腦音樂 音樂教學 作用分析
電腦音樂是在計算機技術在音樂領域中得以廣泛應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因此也可以被稱為計算機音樂,其制作就是利用一系列計算機技術編制而成,所以具有很強的技術性、智能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等特點,同時也可以被稱為MIDI音樂。電腦音樂具體是指利用電腦、電腦相關軟件,結合音樂創作為要求,制作并播放的一種音樂,現在已經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被廣泛應用于音樂教學中,有效提高了音樂教學質量及效率,在音樂教學健康可持續發展中起著重要性作用。所以進一步了解和分析電腦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對電腦音樂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偏差
很多音樂教師認為“電腦音樂是音樂制作人的專利”,因而對電腦音樂系統運用于教學實踐開發利用不夠,相關研究和嘗試不多,將大部分教學精力花費在傳統的教學手段上。
2.電腦音樂制作設備方面的投入昂貴
電腦音樂本身其實對硬件要求并不十分挑剔, 一臺普通的廉價電腦完全就可以實現音樂的數字化制作和傳播, 人們非常熟悉的CD、VCD、DVD、MP3、MP4 等只要能夠完成音樂的聽覺, 就已經是數字化的一個環節了。但音樂品質的優劣、產出的效率則與硬件設備有著直接的關系, 高品質的音樂絕不會誕生在一個作坊式的環境中[1]。
3.電腦音樂相關師資還比較缺乏
隨著電腦應用普及和電腦音樂發展,音樂教學中對老師計算機及聲學方面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意味著音樂教學中老師要具有較強的電腦音樂制作能力、較高的電腦音樂和計算機操作能力,但就我國目前來說,同時具備這些能力的音樂教師資源并不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音樂教學質量提高及事業發展。
1.提高課音樂堂教學效率
在音樂學科的傳統教學中,其使用的工具要多于其他的學科,排除專門欣賞鋼琴外,教師所演奏樂譜時,鋼琴所能發揮的作用也就是發音,這種情況下,鋼琴的位置很容易被電子琴與手風琴等一些先進方便的琴類所替換。若是給多媒體電腦配上MIDI鍵盤的話,同樣可以收獲到鋼琴的欣賞情景。有位筆者曾經說起過這樣一件事:那是一堂音樂欣賞課,所演奏的是中國鋼琴作品,當筆者聽完這首由教師彈奏的陌生作品時,他覺得這個作品的速度相比較緩慢許多,還老是重復一些小句子,之后才知道是因為教師還未將曲子練熟,從而導致了速度慢,還多處連接不上而造成重復。假如在課堂上播放教師利用MIDI鍵盤事先制作好的音樂,就可以避免因為演奏水平而降低學習的效果[2]。在音樂欣賞課中有時需要反復傾聽其中某一片段,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在倒帶、快進等方面的操作上浪費大量時間,若是需要肯定某個特定片段的話,在尋找中一直會存在速度緩慢、選擇定位不準確等缺陷。但如果由教師利用多媒體電腦的MIDI與音頻能力,在課前就做好準備,把音樂中的需要片段重復傾聽,這樣就可以減少課堂上花費的時間,也能很好的增強音樂教學的效果。
2.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當筆者在進行實際考察中,有以下個別情況:有些音樂教室在上課時比較單一乏味,在課堂上只是彈琴與唱歌,一些電腦技術不錯的教師通常就是利用PPT來給學生播放一些由自己在事先制作的一些音樂文件或視頻,跟學生間的交流相當的缺少。筆者自身在上課時,遇見過這種情況,有學生對教師提問:“大提琴與低音提琴的音色有什么不同?”對于這種問題,傳統教學的教師回答時普遍就是‘大提琴的音域高于低音提琴’,或者利用鋼琴來彈奏小字一二組的相同旋律,以此來比較音域高低。筆者曾經利用Cake-walk Sonar音樂軟件,將同種旋律采用不同的音色在電腦上演奏出來,讓學生在理解兩件樂器的不同時,能夠更加簡單明了,在教學上也有了大的提升[3]。
3.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
視唱教學的方法就是通過使用Cakewalk Sonar 音序軟件,在事先把需要的視唱曲與演奏曲目在電腦中準備好,在上課時就可以直接通過電腦音樂軟件播放出來,視唱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活躍度。教學同樣可以把學生的演奏錄入電腦,再以波形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這樣就能更好的清楚優缺點。
1.多媒體電腦音樂課件的應用
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傳統音樂教學模式也呈現出老師講解說教,學生學習的形式,雖然該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音樂專業水平,但學生的音樂專業能力即創新能力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甚至有些抽象的理論知識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學習,所以要不斷將電腦音樂多媒體課件應用到音樂教學中,以提高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老師的音樂教學質量,進而實現對學生音樂專業能力、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4]。
2.Gakewalk電腦音樂軟件的應用
第一,老師可以通過Gakewalk 軟件的錄音功能,將音樂聲音或伴奏聲音錄入并輸入電腦,然后實現音頻波形文件的生成,并向學生展示波形文件,讓學生可以通過波形文件直觀的了解到聲音的頻率,進而提高學生的發音技能;第二,老師可以將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聲樂練習及畫面錄入電腦,然后帶領學生一起去分析和解決聲樂練習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不斷發現和改進學生音樂學習的不足,進而找出正確的樂曲表演方法和發生方法。
例如,某校音樂教學課堂上,老師就會先拿出提前錄制好的聲音播放給學生聽,讓學生對錄音中的聲音進行判斷,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聲樂識別能力,在錄音時應用到的軟件就是Gakewalk軟件,其應用原理就是通過Gakewalk軟件將聲樂轉化成學生可以直觀和形象看見的波形聲樂文件,讓學生在聽錄音時可以發現自己平常進行聲樂練習時的不足之處,以及時改正。另外該校的音樂老師還將平常學生音樂學習中的歌唱練習錄像,然后將錄像播放,引導學生通過錄像去不斷發現和改進自己的不足,使學生找到正確的演唱和發聲方法[5]。
3.電腦音樂MIDI的應用
傳統的音樂教學通常都是通過某件樂器伴奏來進行的,這種教學方法雖然在開始的時候引起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但長期以往會因為伴奏曲目類型的單一性導致伴奏非??菰锓ξ叮箤W生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積極主動性,而電腦音樂技術的應用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電腦音樂技術實際上就是指電腦音樂MIDI,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途徑如下:第一,將傳統、單一和必須學習的練習曲和樂曲等通過計算機、多媒體和音樂軟等技術制作成MIDI,以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第二,利用電腦音樂將管弦及鑼镲等樂器伴奏制作成光碟,以便于隨時進行伴奏音樂教學,同時也增強學生對除常見鋼琴伴奏樂器以外的樂器的了解程度,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及認知能力;第三,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將音樂課本上的相關樂曲制作成伴奏帶,也可以通過網絡在電腦上下載相關樂曲MIDI,然后讓學生根據伴奏帶及相關樂曲MIDI進行音樂表演,以提高學生音樂表達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音樂節奏感[5]。
例如,某學校為提高音樂教學效率,利用電腦音樂MIDI對傳統音樂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進,不但給彈奏練習曲等進行了MIDI制作,還為學生配置出具有民族管弦和大鑼鼓樂隊效果的MIDI,讓學生更能深刻的體會到民族管弦和大鑼鼓伴奏的特性,進而增加學生對伴奏樂器的了解,另外為了鍛煉學生的音樂節奏感,還通過電腦技術將相關樂曲制作成伴奏帶或MIDI,即增加了學生演奏機會又鍛煉了學生的音樂節奏感,使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得到激發,音樂綜合能力、專業能力及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看到電腦音樂技術在音樂教育的應用越發的常用,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對于改變以往乏味的教學模式有著顯著的作用。電腦音樂技術可以說是音樂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給后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1]余少螢.電腦音樂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以潮州音樂的教學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01:25-26.
[2]吳學宇.電腦音樂在高師專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甘肅高師學報,2013,04:110-112.
[3]吳學宇.論電腦音樂制作技術在基礎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J].甘肅高師學報,2012,06:110-111.
[4]段美鈺.芻議電腦音樂制作在音樂教學中的實用性[J].才智,2014,23:68.
[5]劉雯.電腦音樂在管樂專業教學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5,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