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素梅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學幼兒園 云南昆明 650000)
科學有效開展體育教學,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孫素梅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學幼兒園 云南昆明 650000)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了健康教育對幼兒的重要性,為幼兒階段是兒童身心發展非常迅速且十分重要的時期,健康教育能夠增強幼兒體質,使其保持愉快的情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并為其他領域的深入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幼兒園教師應根據幼兒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將幼兒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注意循序漸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幼兒教育 體育教學 健康發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也就是教育的出發點。嬰幼兒期是人生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健康的發展狀況,將對幼兒一生產生重要影響。健康領域重視和要求對幼兒動作發展的教育目標,并將動作發展作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領域。幼兒園必須依托體育教學這一重要活動形式,分階段完成好幼兒動作發展教育目標,以保證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目前幼兒園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存在著對體育教學活動重要性認識不足,執教教師自身體育專業性較弱,對活動的設計組織僅突出趣味性和游戲性,缺乏專業技能性教育指導,甚至有將體育教學或體育游戲直接上成普通戶外活動的現象。同時,執教教師體育教學方法單一,活動密度安排不合理,幼兒運動量偏少,難度偏低等方面問題,導致體育教學活動效果難以達到教育目標要求。
為科學有效的組織開展好幼兒園各年齡階段體育教學活動,我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執教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幼兒期是大量學習動作技能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幼兒身體柔軟,容易學習,再加上他們喜歡模仿,喜歡不厭其煩地重復相同的動作,因此只要積極為他們創造條件,他們就可以獲得許多運動技能。所以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意識和教育使命感,要能正確認識好自己肩負的教育責任與使命,想上好課,愿意上好課,用心上好課,才能從幼兒健康發展實際出發認真備課,充分準備,真正在幼兒動作發展的關鍵期,上好每一節體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身體各部分動作協調發展。
幼兒園教師以女性居多,技多不精是大多數幼兒教師存在的共性問題。“萬精油”——什么都會一點,卻什么都不精通,體育專業技能更是大家的弱項和短板。體育教學直接與幼兒的身體健康相掛鉤,沒有一定的體育專業技能作支撐,教學活動設計和組織實施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不僅達不到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發展的目的,甚至會造成幼兒運動性損傷,危害幼兒身體健康,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和重視自身的體育專業技能學習培訓。要具備科學合理安全設計體育教學活動的能力,并在執教過程中嚴密掌控好教學運動強度和活動密度,確保幼兒在安全無礙的前提下,確實通過活動的開展獲得身體動作的發展。
體育教學活動密度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各種活動合理運用的時間與總時間的比例。也就是講解密度、示范密度、練習密度、組織措施密度和休息密度等時間的合理占比。其中,練習密度最為重要,它對體育教學任務影響較大,而且檢測容易。要做到科學合理安排設置體育教學活動密度,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教師要周密計劃,科學安排各項活動的時間和分量:1)教學活動前,要根據教學任務、教材特點和幼兒身體發展特征以及實際情況科學安排各項活動的時間和分量,做到計劃周密,胸中有數。幼兒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合理的練習密度范圍大概在35--55%之間。2)教學活動組織中,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教師在講授知識點時,應適重視示范動作的準確到位,講解動作要領要準確精煉。小班幼兒的體育教學應示范多于講解,中大班幼兒的體育教學可加大講解密度。
2.教師應改進和提高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措施。
幼兒練習操作時,要從幼兒園實際場地、器械和幼兒身體發展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活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可以選擇以下練習方式,以提高幼兒教學過程中的練習密度:1)個人分散式練習:如立定跳遠練習、從原地往上跳、跨跳、自拋自接球、拍球等項目的練習就可采用此方式;2)兩人合作式練習:如兩人拋接球、滾球等項目的練習就可采用此方式;3)集體集中式練習:如追逐躲閃跑、小組競賽游戲、原地縱跳觸物等項目的練習就可采用此方式;4)循環式練習:是指讓幼兒循環做幾個不同的動作練習;5)魚貫式練習:是指全體幼兒按一定的次序依次做幾個不同的動作練習;6)分組輪換觀摩式練習:是指一組或兩組幼兒練習,其余各組幼兒觀摩并相互輪換。
同時,幼兒在做集體練習時,教師必須考慮幼兒隊形,盡量使隊形安排符合教學需要,從而提高幼兒練習密度。
幼兒園體育教學方法主要有示范法、講解法、講解與示范相結合法、練習法、語言提示法,游戲法、具體幫助法和運動負荷量控制法等。因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大部分都在戶外組織開展,活動過程不可控情況發生率較高,因此,教師必須靈活運用這些教學方法,不能死板硬套照搬教案,必須要具備根據教學現場實際進行適當靈活處理的應變能力,注意觀察幼兒學習狀態和情緒變化,及時有效的調整教學方式方法,調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并確有收獲。例如在對活動進行講解示范時,當發現多數幼兒專注性不高,興趣分散時,教師就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可穿插使用一些小游戲或組織孩子進行簡單的競賽練習操作,重新調動幼兒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待大部分幼兒注意力集中后再在過程中進行教學講解或直接將講解示范融于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讓幼兒在身心愉悅的過程中學到新知識點。
幼兒園體育教學是以游戲為基本方式來組織開展的,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必須滿足幼兒參與教學的興趣和動作發展的目標,因此,要充分考慮各年齡階段幼兒的年齡特征,避免幼兒的學習興趣被枯燥重復的技能訓練消磨殆盡。教師要有意識的安排難度不同的練習內容和目標要求,讓不同身體素質的幼兒都有活動的機會,并且感受到“使勁跳一跳就能達到”的成功感和滿足感。在活動設計過程中也要重視幼兒自主探索,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和探究意識,教師在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及時引導,善于捕捉幼兒的創新舉動,讓幼兒在教師循循善誘的指導過程中獲得積極地自我體驗和成功的愉悅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