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遠
(大連經技術開發區杏林小學 116600)
淺談基于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能力培養
李永遠
(大連經技術開發區杏林小學 116600)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第一站。那么,什么是小學學科核心素養呢?素養,所謂由訓練和實踐獲得的一種道德修養。PISA認為,數學素養是指個人能認識和理解數學在現實中的作用,并能在當前與未來的個人生活中做出有根據的數學判斷和擁有從事數學活動的能力。[1]我認為,數學素養是指通過培養,讓兒童發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并且能運用到生活中去,通過數學,培養兒童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動手操作和計算等能力,并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能力、習慣和品質。
數學素養 動手操作 數學習慣 能力 品質
1.北方的學生現在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北師大版教材,這本教材非常的注重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這一點。精心設計了“情境+問題串”的呈現方式,孩子通過聯系實際的問題串,理解情境、解決問題。例如:二年級下冊,分蘋果這一節,給出的情境是:18個蘋果,要分給2個人,每盤放六個。孩子們首先想到了,要分的一樣多,不然有的小朋友就會哭。這完全出于兒童的天性,孩子們自然的就復習了平均分這一概念。并且孩子們在生活中有過分蘋果的經歷和體驗,他們樂于幫助他人,并且能用數學去幫助他人了。再比如二年級下冊辨認方向的這一節,給出的情境圖是學校各個方向的建筑物,孩子們自然想到了自己的學校。這時你教給他知識,他樂于去學習,并且學完后,他會主動的要去找一找自己學校的各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同時,東西南北這一課,按照教科書的要求,要帶學生去操場,在操場上,孩子們一定會非常開心,非常興奮,當老師指著太陽,告訴他們,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所以現在太陽升起的方向就是東,比起刻板的告訴他們,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他們一定會更加印象深刻,也一定會覺得數學課真有趣!
2.在日常教學中,我認為教師也要注重這一點。例如在認識千米的課中,教師可以帶著孩子們到操場上,繞著跑道走兩圈半,孩子們可能會說:“老師,好累啊”,這時教師就可以適時的問,那你知道自己走了多遠了嗎?在孩子們用已有的知識“米”爭論不休的時候,教師揭曉答案:“你們走了一千米了!”,我相信孩子們自己一定會脫口而出:“老師,一千米怎么這么長啊!”在這些活動中我相信,孩子的生活已經和數學有了聯系。
1.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有很多動手操作活動。例如:撥計數器、量物體的長度、設計圖形等。通過這些活動,孩子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同時,頭腦的靈活性也增強了。通過觀察教師的實際教學,我發現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個動手操作活動是整理與復習的一道練習題。這道題是,給出了希望小區的示意圖,示意圖中給出了居住區和文化站,然后給出了其它建筑的位置信息。孩子們需要動手剪下附頁中的建筑物圖片,然后按照信息,找到正確的位置,粘貼好建筑物的圖片。孩子們做的非常認真,甚至于下課也不出去,就在座位上一直做這道題,因為太有趣了。作為一個大人,我對這道題都非常的感興趣,何況是一個兒童呢!
2.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多讓孩子動手操作,千萬不要浪費甚至是抹殺孩子的這個天性,孩子從樂于操作,會慢慢到習慣于操作,以后遇到什么困難,他們都會想自己動手做一做。例如,北師大這一版教材的整理與復習,有“我的成長足跡這一模塊”。教師就可以讓孩子動手,用畫一畫,或者寫數學日記的方式去記錄自己的成長足跡。并在班級適當的位置展示出來,既鍛煉了兒童動手操作能力,又培養了兒童學習數學的自信。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孩子數學習慣的培養。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知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一生之影響的重大。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直接影響著學生數學學習的學習過程、學習質量與效益,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2]
小學數學的豎式計算教學就是培養數學習慣的一個良好的契機。豎式的書寫格式要求,數位要對齊,不要忘記進位點,畫橫線要用直尺等。另外,在計算后要進行驗算。在培養數學習慣的同時,鍛煉了學生認真、嚴謹的做事態度。
在培養孩子數學素養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謹記,要培養的學生的探索能力,質疑能力,千萬不要讓學生變成一個“有樣學樣”的小書呆子。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孩子自己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孩子提出了以現在的學習水平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要利用好問題銀行,讓學生把問題記錄到問題銀行中。并對這些通過思考,能夠提出問題的同學提出適當的表揚。[3]
學過一段知識后,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總結習慣。特別是對解題出錯的地方進行反思總結。這一部分,可以借助整理與復習,也可以自己組織學生總結。這一段時間,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在哪些知識點上你出現的錯誤最多,和同桌討論交流后,全班進行交流等。這樣能夠促進學生的自我總結和自我反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這樣做也培養了學生自省的好品質。
前段時間,電視上播出了一個有樣學樣的公益廣告,學生有樣學樣的對象不僅是父母,還有老師。如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展示的是有條理的,那么學生將會是有條理的,教師給學生展示的是對數學和生活的熱愛,那么學生感受到的、學到的,也將會是對數學和生活的熱愛。
舉個例子,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數學教學和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比如,淘氣的作息時間這一節課,教師就可以把自己的作息表展示到白板上,一定會吸引孩子的目光,讓孩子更親近于生活,更親近于他們的老師,也更親近于數學,進一步感受到數學和生活是沒有距離的。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電子白板能將現實生活中與知識點有關的學習素材引入課堂,使靜態的學習過程變得開放、多元。這就要求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和知識技能,學會制作PPT,學會使用電子白板,要適時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思維的升華。
總之,學生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素質,對兒童未來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數學素養決定著一個人他會以什么角度去看待并解決一件事,是有理智的,是有邏輯的,而不是雜亂的,隨心所欲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一件重要的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好的。這就要求教師在工作中,要耐心,細心,并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不急不躁,讓教育如水,讓學生如沐春風。在“不知不覺”間,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
[1]莊惠芬.聚焦多個維度,培養兒童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A],2016.
[2]何清龍.培養學習數學的好習慣[A],2010.
[3]北師大版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