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桂英
(重慶市酉陽民族小學校 重慶酉陽 409800)
淺談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
蔡桂英
(重慶市酉陽民族小學校 重慶酉陽 409800)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促使小學語文教學受到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探究性教學活動中發(fā)揮關鍵性的作用。借助信息技術更好的服務于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是現(xiàn)階段需要深入分析的課題,文章結合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特點,并且從小學生學習情況著手分析,具體闡述了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中的具體應用。
信息技術 小學語文 教學應用 探究
探究性學習是現(xiàn)階段教學的重點方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是新課改教學的最新要求,借助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能夠達到更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本文中簡要分析了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實施的具體教學策略,謹以此為之后的教學給予參考依據(jù)。[1]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且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奇心,他們對于新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指引學習的方向,讓他們能夠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繼而能夠更深入的進行學習上的探究活動。所謂探究式學習,其實質上就是圍繞學生學習探究展開,這在某種程度上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信息技術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具體來說是需要借助問題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給予他們學習的內動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過程中,需要把握問題的趣味性,還有挑戰(zhàn)性,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師在進行《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以下教學情境: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與之相關的音樂,讓學生欣賞小興安嶺的美景,通過圖片與視頻的形式帶給學生直觀的體驗,當播放結束之后,引導學生通過課本去游覽小興安嶺。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能得以調動起來,并且他們對那里的美景充滿向往,增加學習興趣。
探究學習活動中,學生屬于認知主體,他們的學習應該具有生動活潑的特點,并且具有個性特征。構建學習情境之后,而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良好的學習空間,放手讓他們參與其中,這樣學生能夠輕松愉快的參與到探究活動之中,增強課堂自主探究活動的實施效果。例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雜交水稻之父》教學時,將學習的主動權移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不同的渠道查閱資料,對課文的內容及人物的事跡有比較全面的了解,這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幫助。待學生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教師給予學生適當?shù)囊龑В@樣能夠促使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效果更佳。探究式學習能夠讓學生思維能力擴散,讓他們能夠大膽去發(fā)現(xiàn)與思考,學生可以通過探究性學習獲得學習上的成功,體驗到學習的快感,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上深入的研究學習主題。如此,必將最大限度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
小學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是現(xiàn)階段教育改革的最新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引導學生積極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有比較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由此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漢字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自由篩選記漢字的方法,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增加學生識字學習的積極性,亦或是根據(jù)漢字的形狀,或是意義編成字謎,再通過電腦顯示出來,引導學生去猜、去讀。如:竹子下面長了毛,就是筆字,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感到漢字記憶與學習不再是困難的事情,由此能夠讓學生獲取到成功的快感,促進其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保持學習的熱情。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以課堂小游戲的形式輔助教學,將游戲與教學內容緊密聯(lián)合,通過這樣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必然能夠改變他們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3]
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的重點及難點突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如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影響到教學目標的達成,因而每位教師都必須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直觀、形象的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使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突破得以解決,改變了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形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通過多媒體教學促使語文探究性學習取得顯著的成效。語文教學要緊隨時代發(fā)展潮流,借助多媒體技術推動教學活動取得理想的成效,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語文寫作教學時,有效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性,主要是借助其中的圖像、視頻、文本資料等,還有其中畫板及交互功能,由此促使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不斷豐富,拓寬學生視野。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優(yōu)秀的作文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能夠讓學生吸收其中的優(yōu)秀內容,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在講評與修改過程中提升教學的有效性,由此增加學生語文作文寫作水平的提升,繼而幫助學生解決作文寫作的難點。[4]
探究性學習是目前語文教學中推廣的最有效的教學形式,這不僅能夠促使學生的思維得以鍛煉,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不斷強化,從整體上提升課堂教學的氛圍。多媒體設備具有自身的優(yōu)勢性能,語文教學中教師借助其能夠組織積極有效的教學活動,強化課堂的探究性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進行《鳥的天堂》教學時,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圖片,加之輔助性的材料,讓學生積極探究鳥的天堂想要表達什么主旨與內涵,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展開探究式教學活動,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團結意識,推動探究性學習獲得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起到了非常關鍵性的作用,不僅促使學生增加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推動語文教學取得更優(yōu)質的教學效果。文章簡要闡述了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具體實施策略,以促進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1]鄭彥聞.淺析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思路[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z1):73-73.
[2]李琳.淺析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思路[J].小作家選刊,2015,(35):160.
[3]方金輝.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進自主探究[J].新教師,2016,(3):39-40.
[4]蔣雪芳.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主題教學例談[J].教育信息技術,2012,(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