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靜
(山東省煙臺市煙臺藝術學校 山東煙臺 264000)
藝術設計在中職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沈 靜
(山東省煙臺市煙臺藝術學校 山東煙臺 264000)
由于不同于以傳統素質教育為主的其他普通中等教育模式,中職藝術設計教育的重點是放在以增強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目的的人才培養上,這無疑會給傳統的教育體系和模式帶來沖擊。那么,如何適應市場經濟需求,改進教育體系和模式,切實培養出能夠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中職設計人才,這是擺在我們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面前的時代課題。
藝術設計 中職教學改革 思考
當前,設計藝術類專業教育存在的很大的不足,如:專業師資嚴重不足、教育理念落后、實踐少、創新能力較弱、同質化嚴重、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與市場需求脫節等。從而導致了藝術設計類專業在就業市場中形成了非常奇特的現象:一方面是企業急需大量的人才;一方面是藝術設計類的學生難以找到合適工作。這種現實矛盾的出現,讓我們必須思考現有的藝術設計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和探索,以市場的需求,找出一條合適的藝術設計教育道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潛力,為社會培養出的合格的藝術設計人才。
1.藝術設計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高,教學方法單一
在很多的學校,以美術學專業畢業的教師執教藝術設計專業,不可否認,美術和藝術設計彼此聯系,但是應該明確,這兩個專業之間具有性質上的不同,兩門專業對學生的培養方向也是各不相同的。美術學表達的目的是展現藝術家個體情感,是一種完全主觀的、獨立的、精神上的藝術創作,這與藝術設計是不同的。設計藝術學的許多基礎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理性、嚴謹的科學態度。所以許多院校藝術設計教學的教師是美術專業畢業的,這是不利于藝術設計教學發展的,阻礙了藝術設計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藝術設計實踐教學講授的居多,大都停留在表面,并沒有針對學生的情況和課程的性質,采取多種方式教學。[1]
2.理論與實踐不能很好地結合起來
藝術作品創作的源泉就是實踐,實踐能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藝術設計的教學中,實踐的地位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忽視了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同時,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我們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傳授輕運用的傾向。在藝術設計教學中我們必須明確,設計的本質是在實踐指導下的創新。可以說在藝術設計教學中,實踐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與理論教學共同構成整個藝術設計教育體系。因此,一定要重視實踐在藝術設計中作用,適當安排實踐課程,讓學生正確認識設計的市場需求,理解藝術設計的內涵,成為實踐教學的重點。同時,在藝術設計教學中還有注重理論教學的重要性。很多學校忽視了理論的指導,學生大都沒有強調理論對設計的指導,只是根據經驗來設計作品,有的學生對設計規范不了解,不清楚最新的設計理念,對各種理論掌握不深。因而,在設計過程中,只是模仿作品,并沒有總結作品運用了哪幾種設計理念和表達方式。
3.教學模式單調乏味
教學模式單調乏味也是當前藝術設計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藝術設計課程設置是以階段性教學為主要授課模式,例如先上裝飾材料與設計,再上家具設計,繼而上燈具設計,各自獨立。階段性課程教學主觀上提供了相對集中的教學時間,使課程教學的開展能具有一定的深度,但客觀上割斷了程與課程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整體設計思維也難以建立,不利于學生藝術設計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1.重視基礎課程的設置
基礎課程的設置能夠保證學生的設計能力綜合素質的提高,中職院校的學生能力和本專科院校有著一定的缺陷,如果學生的基礎能力還沒沒有得到有效的穩固,學生進入社會之后,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與中職院校開設藝術設計專業的目的不盡相同。設計專業還需要學生對色彩有很高的的敏感度,重視學生基礎課程的設置能夠保證學生對色彩敏感,更好的進行設計,基礎專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很多的積極作用。
2.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中職院校在進行學生的專業知識的培養中還應該注意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注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轉變學生的思維模式,激發學生的靈感和創造力,進行更富獨創性的藝術設計。藝術設計專業非常重視創造力,而創造力的形成不僅與學生專業知識有關系,還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有很大的關系,學生有著豐富的文化素養,才能保證進行創作時,作品有內涵能夠獲得大多數人的好感,保證設計的純粹性。雖然設計專業,不要求學生的文化知識能夠與普通文科生相同,但是學生應該對文化知識有著基本的了解,這能夠幫助血神更快的融入設計的氛圍,更快的適應社會需求。
3.進行實踐和理論結合的教學方式
中職院校設置藝術設計專業的目的在上文中已經提過多次,因此在進行教學中,應該注意教學內容的安排,注意學生的實踐知識和理論知識的結合。中職院校的培訓時間短,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急需要了解專業知識,還應該自主進行理論知識的轉變為實踐能力,因此學校應該注意學生這項能力的培養,學校應該有專門的實踐基地和設計項目,幫助學生了解設計行業在社會中的需求量,更好的進行學習。學校應該注意與社會上設計公司合作,承接一些設計項目,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設計創作或者建立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進入實訓基地,更好的進行實訓實習。學生在校期間接觸到更多的設計項目,能夠幫助學生做好自我定位,更快的調整自我定位,進行實踐和學習,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2]
在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中職設計藝術類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的形勢下,我們要緊扣市場需求,加快進行藝術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改革,逐步提高我國藝術設計教育的質量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1]左小平,鄧元珍.《我國設計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裝飾,2009(1).
[2]彭澎.《構建師資隊伍,培養藝術設計人才》[J].藝術評論,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