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琪 何支民
(平頂山財經學校 河南平頂山 467000)
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投入
王佳琪 何支民
(平頂山財經學校 河南平頂山 467000)
隨著時代經濟和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人們也越發重視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中,情感教育有很高的占比,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的三觀,懂得為人處世。情感教育,需將以人為本視作一切活動的核心。中職音樂教學中,需突出學生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增強他們的審美能力,使其體會到生活的愉悅與幸福,從而達到學生的性格形成和身心的健康發展。除上述外,通過將情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能夠開發學生自身的潛力,形成創造思維,使他們身上的特長得到較好地發揮。情感投入作為一種重要的情操培養手段,能使學生與社會人士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圍。
音樂素養 情感投入 教育
“樂由情起”本義是指音樂都是由情感所引起而形成的。該種情感迎合了多數人的心聲,往往被視為藝術創作的靈魂。結合音樂本身的內涵,教師需設計和提供比較和諧的情境,讓學生可以了解音樂作品背后究竟蘊含著哪些情感。通過真切感受音樂作品的抽象美感,以達到音樂課程的美學教育,提升其審美情趣。同時,教師應通過自身的情感表達來觸發學生的情感認知,使之在音樂作品中形成共鳴效應,讓學生能真正融入到教師所創設的作品情境之中。語言本身具備的優越性,使其他教學媒體無法與之比擬,發揮語言功效對音樂美的展現尤為重要。課堂情景的設計,很多時候是通過語言的形式得以實現。筆者豐富的教學實踐足以說明:情感投入在音樂教學階段中占據主導性地位。[1]
絕大多數音樂作品都具有個性化的情感內涵,中職音樂教學中,必須強化學生對音樂素養以及情感認知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的同時,獲得一定的情感感知與體驗。將情感教育與音樂素養教育貫穿于音樂教學課程,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創造思維,同時對學生的鑒賞水平和評價水平都有很大的幫助。除上述外,學生也可以在成長階段中培育較好的審美能力。[2]
素質教育體系中,中職音樂教學可以說是相當關鍵的環節。素質教育,囊括多種不同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對認知水平、行為起到較強的調節、干擾作用。非智力因素中,情感擁有最高的活躍度。人的意志和愛好,大多需由情感因素負責支配。素質結構中,情感占據主導性地位。中職素質教育的開展,應當更好地突出情感教育。音樂作為情感教育的重要載體,中職學校就更需要通過情感音樂教育的方式來優化素質教育質量。
1.教師備課中的情感投入
很多歌曲,以及我們熟悉的器樂曲,無不傳遞創作者內心真實的情感。備課時,中職音樂教師應當更深入地了解作品背景和內涵,抓住創作者的意圖,真正地體驗他的創作心情以及當時所處的意境,以此才能真正挖掘出作品的創作思想和獨特情感,并規劃好作品教學的情感、意境表達方式。
2.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投入
教學質量的優劣,在課堂上便有最直接的反映。在課堂中注重對情感進行投入,使UESTC在情感方面產生共鳴,很多時候決定了音樂課能不能達到滿意的收效。情感投入,體現為如下幾點:對音樂語言進行情感化。面對一部音樂作品,教師應了解它的情感認知,判斷它究竟屬于何種載體,歸為何種題材,從而反映出作者內心的審美視角,抓住他們的愛憎喜惡。音樂創作者、接受者之間若想達成交流和溝通,同樣可以通過音樂的形式進行。通常,這種音樂就可看作是一門特定的“語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音樂語言”。音樂語言包含四種不同的基本要素,即旋律、節奏、音色以及和聲。這四種音樂語言要素,被視為作曲家編織“音樂曲調網”最為基本的素材。通過將它們進行有效的、完美的組合,能夠表現出創作者特定的情感,顯現出音樂作品的基本格調,并達到音樂語言的有效傳遞,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藝術交際。中職音樂課堂上,音樂語言有兩種關鍵的傳遞渠道:一種為教學范唱,還有一種則為范奏。教師在平時備課時要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情感,對其進行課堂范唱或者是范奏,讓學生可以對音樂作品有更深的印象,有更好的情感認知。在教師生動、情感豐腴的音樂語言的引導下,學生才會準確低進入到作品角色中去。抓住作品本身的創作心境,和主人公之間在情感上有所共鳴,從而提升教學收效。
其次就是要實現課堂語言的情感化。課堂語言是一種區別于音樂語言的特殊概念。人類語言是一種包含語義、語音、詞匯和語法邏輯的符號系統,并以此來傳遞人類的思想。教師應當對語言進行活用,對整個教學流程進行部署和安排。通過語言的方式,向學生講解音樂知識和傳遞相關的音樂技能。課堂語言究竟夠不夠生動,這對最終的教學成效也有很大的影響。故此,教師需引起重視,對課堂語言進行情感化。
3.教學對象的情感投入
課堂教學,也可理解為師生雙方在情感上的有效交流。若教師只懂得去講解教學重點、過量地對情感進行投入,而不考慮教學對象,其最終的效果也不會令人滿意。基于大多數中職學校的音樂課程設置都較少,一般一周有2-3節音樂課,所以音樂教師與學生的接觸機會很少。教學時數雖然有限,如何去對學生作出更多的情感關注,這是教師需要抓好的重點。以“愛學生”為一切活動的基礎,設計相對公平、優質的音樂情境和課堂氛圍。①教師在每堂課上均需保持笑容,讓學生感覺到親切,而并非陌路;②課堂提問,需做到自然、切題,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并對學生學習中錯誤給予耐心指導和積極鼓勵;利用好課前、課后的休息時間,保持與學生間的輕松自由式談話交流,深入了解學生們平時所熱愛的音樂,拉近與學生間的情感距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關注到學生對于音樂課程及內容的興趣,做好教學協調溝通,以最大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此強化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情感投入響應了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同時也符合中職音樂教學的基本實際。音樂課堂中,需建立和執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機制。在培育音樂素養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情感認知。
[1]郭媛.中職音樂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實施淺析[J].音樂時空,2016,4:164-165.
[2]屈競.多媒體教學在中職學前教育音樂課堂中的運用分析[J].學周刊,2016,23: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