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勇(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江州鎮中學)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研究
黃振勇
(廣西崇左市江州區江州鎮中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語文課堂主要就是教授學生對語言和文字的運用,除了教授語言和文字的運用外,還應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社會的思想。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提高說話和文字運用的水平,不斷積累詞匯,加深修養,這也是教師一直致力于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華文化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就能吸收的,需要我們日積月累,不斷地學習,才能真正理解和運用語言和文字,從而豐富語言的積累,發散思維,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學會使用,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和修養,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完成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1.傳統的教學模式
在我國,課堂教學一直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言堂”,老師在講臺上教,學生在下面聽,這樣的課堂只是應試教育下的“畸形兒”,是不健全的教學體系,我們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成為拘束的人,而是全面發展的人,傳統的教學課堂枯燥乏味,沒有充分的互動性,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既不利于老師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利于學生獲知、積累、運用。
2.教職員工素質不高
在校內,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性,教授語文的老師素質不高,缺乏幽默感,語文課堂氣氛沉悶,使孩子喪失了興趣。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個人的、負面的一切與教學無關的情緒。因為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移情感染作用。語文教師應做一個生命教育的有心人,要全身心地愛和信任每一位學生,以誠相待,以情感人,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通過了解,掌握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正確對待他們的優點、缺點,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位置上思考問題,才能激起感情的共鳴,從而打開學生的心扉。初中生貪玩,讓他們在課堂上侃侃而談大道理是不符合邏輯的,所以,就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接受知識的程度不高,影響老師課堂教學質量。
首先,教學民主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最新理念,也是一條最佳途徑。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進新式教育,注重語文教學對語言和文字的作用,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互動,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興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互幫互助,讓孩子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成長,掌握語言環境,融會貫通,養成“我要上課,我想上課”的好習慣,這樣不僅孩子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也減輕了許多,自然教學質量也會顯著提高。
其次,教師的專業素質對教學的影響至關重要。要有教學準備策略,有效備課,做好預習,有效地利用課程資源。教學目標的確立是有效備課的開始。只有認真地研讀文本,挖掘教材中提供的豐富的信息資源,才能創造性地、有效地安排學生的教學活動。教學目標是判斷這堂課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也就是說這堂課我將教給學生什么,培養學生解決閱讀中的哪個難點,教給學生怎樣的閱讀方法和解題能力。教師是教學的第一生產力,沒有高素質的教師怎么能有高質量的教學。應該提高教職員工的積極性、專業性、靈活性,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可以讓孩子接受得更快,掌握得更扎實,應加強對教職員工的培訓,在語言表達上要語速放慢,融情于景,讓孩子感悟其中的奧妙,除此之外,定期評選出課堂最“接地氣”老師,給予一定的表彰,起到帶頭的作用,老師和孩子本就是朋友的關系,要讓他們放松,接受知識才更快一些。
最后,要提高學生的主動性,主動動腦、主動動心、主動動手,不斷地鼓勵孩子回答問題,提出問題,只有問題不斷涌現才證明孩子是真正參與到課堂當中,與老師融為一體,這也是老師們不斷為之努力的方向,這一任務也是任重而道遠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為之努力。
綜上所述,要想讓語文課堂上的語言教學質量變得更好,改變語言教學的模式刻不容緩,這就需要有針對性的語言教學,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我們的新課改都是為學生服務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言和文學功底,讓學生在生活與實踐中更好地運用語言,提高自身的素養,所以必須讓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變得豐富多彩,這是一項長遠的發展模式,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在摸索的路上尋找到更多的經驗。
[1]卞建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的有效性研究[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2014(9).
[2]逯維維.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5(6).
[3]常景.淺析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性閱讀教學[J].新課程:上,2011(3).
[4]趙紅星.芻議初中語文課堂問題教學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8).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