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鎧
(浙江省義烏市上溪中學)
淺談合作學習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陳鎧
(浙江省義烏市上溪中學)
體育教學對于高中生來說非常重要。如何讓每一名高中生都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讓他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所在,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體育帶給他們的快樂。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就高中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作用展開了探討。
合作學習;高中體育;教學效率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發展,國家基礎課程改革強調在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加以改革和創新。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轉變教學思想、改善教學質量。高中體育教學為了能夠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充分學習與借鑒其他學科中的合作學習經驗。高中體育如何能夠進行合作學習,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此展開了探討。
新課標改革的目的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進步,讓學生的綜合素養都有所發展。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為了能夠保持全體學生都能夠均衡發展。在小組合作對抗練習的過程應該將學生按照不同的水平打亂在每一個小組中,讓每個小組的整體實力都保持均衡。在每個小組中都有好學生,也有實力差一點的學生,這樣每組在比賽的過程中都是平等的,增加了比賽平衡性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競爭性。例如,我們在進行籃球比賽的時候,可以通過異質分組進行比賽,當一個小組在競賽以后被淘汰,教師需要對學生耐心地進行教導,對失敗的小組進行“賽后分析”,鼓勵勝利的小組“勝不驕敗不餒”。對失敗的小組用語言進行激勵,問他們為什么會失敗,因為在他們的隊伍中有許多同學沒有配合好,告訴他們作為一個團隊應該怎樣的配合,攻守兼備才能贏得比賽。教師不應該對他們的失敗而進行責怪,需要用語言激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此外,教師應該多給小組成員內部交流的空間與實踐,讓他們進行自我反思,讓學生能夠在下次比賽中解決問題,從而能夠提高他們的合作交流能力,讓每一名學生的身體素質與綜合素養都能夠得到發展。
當學生在小組對抗練習中表現得非常積極,每次結束比賽的時候,他們都會十分的興奮,情緒高漲。作為體育教師需要抓住這個時機,適當提升學生的訓練強度與難度,從而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例如,在短距離跑步訓練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鼓舞,讓每個學生之間都能夠相互鼓勵,發揚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良好體育作風。讓學生輪流領跑,可以制訂一個教學活動計劃,當一段時間過去以后,學生就需要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從而一點一點地提升他們的訓練難度。在學習團體操時,當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動作的要領以后,還要告訴學生不僅僅需要掌握每一個動作要領,還需要不斷強化對動作的反復練習,提高整體的優美性,讓大家的動作都能夠更加協調。在足球教學的課程上,當兩個人之間相互傳球的技術熟練以后,可以增加難度,變成三個人傳球,再增加難度四個人傳球等。這樣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能夠一點一點進步,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體育素養,還能培養他們的意志力。但是,在運用這種方法的過程中,不能盲目地增加學生的難度,從而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還沒有掌握,就開始學習更難的知識。在安排學生訓練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以及他們的性別差異、年齡差異,從而能夠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目的。
體育課程的合作教學不是簡單地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自己單獨進行練習,這樣學生還是學不會如何與人合作,從而在小組內部就會產生參與程度高低參差不齊的狀況,甚至有些學生就會產生惰性。合作學習有效地開展使小組內合作伙伴之間能夠形成相互依靠的關系,給每個學生都布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需要形成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例如,在學生短跑訓練中起跑的訓練,組長需要檢查每個學生的動作是否標準,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分別需要觀察起跑“三要素”(各就各位、預備、鳴槍起跑)動作的要領,鼓勵小組成員進行練習,相互交換意見,這樣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在訓練的過程中都體現著每個小組成員的價值,同學之間需要相互監督,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克服懶惰。
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集中集體智慧,將智慧最大化地利用,發揮智慧的群體效應,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知識,將觀點推廣到練習中去。讓學生在小組對抗練習的過程中去討論,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例如,每年學校都會定期舉辦運動會,運動會期間每個班級都需要有自己的節目,需要同學之間男女配合進行合作練習,在剛開始可能會出現動作不協調的問題,學生還不是很適應這種合作練習的方式,這就需要學生進行溝通,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以點帶面,促進學生之間能夠相互合作,激發學生的群體智慧,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練習中去,不斷創新。
合作學習最終還是取決于教師的有效調控,一旦脫離了教師的調控,合作學習很可能變成自由散漫的談論,教學質量也就無法得到保證,從而偏離了合作教學的實質。所以,在合作教學中教師需要發揮應有的作用,既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還能起到一定的調控作用。實現小組合作的最優化,在追求教學效果的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與合作能力,學生之間能夠相互配合,保障學習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合作學習既能夠在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可以發生在學生與教師之間。需要創造一個和平的學習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平等教育的開展,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體育的教學課堂中,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更順利地完成整個教學目標,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1]曾勇.高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
[2]趙光偉.吉林省重點高中體育課選項教學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