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瑩
(陜西省榆林市體育運動學校)
體校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
吳瑩
(陜西省榆林市體育運動學校)
學習者的情感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情感教育在英語教學中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其保持積極的心態,樹立信心,擁有健康向上的人格。
英語;教學;情感滲透
隨著素質教育的廣泛實施,英語教學實現了新的發展。體校的英語教學,必須從體校實際出發,改進教師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才能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態度體驗、情緒等,它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價值取向。美國教育家布盧姆曾說過:“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得更輕松,更迅速。”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課在情感態度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那么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滲透情感教育呢?本人從平時的教學實踐中總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
英語是通往世界的橋梁,在世界事務中起著重大作用。體校所培養的體育后備人才,要經常性地參加各種國內、國際比賽,在比賽場合中,英語是重要的語言工具,一口流利的英語能讓各國運動員之間增進友誼、交流經驗。因此,要讓學生充分了解英語在學習、訓練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白當前的英語學習對于進一步增長知識、培養能力的作用,認識到學好英語的重要性,以此來增強克服英語學習心理障礙的自覺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要平等相待,一視同仁。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你討厭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在日常教學中常見教師對優等生給予許多熱情和關愛,對學習成績差和調皮的學生則予以輕視、冷漠。這樣勢必會加劇兩極分化,加重學困生的心理負擔,使他們對學習英語失去信心,甚至對老師產生敵對情緒,而體校又以學困生居多。因此,在課堂提問時,教師要盡可能捕捉他們的閃光點,注意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心理需求,使他們克服自卑感,增強自信心。
體校大多數學生在文化課堂上往往學習興趣不濃厚,不能持續集中精力聽課。他們雖然文化基礎較差,但是性格開朗,活潑好動,競爭意識強,榮譽感強。許多學生愛說話、愛動、好表現自己。因此,要想讓學生喜歡英語,學好英語,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英語新教材內容豐富多彩,貼近學生生活。如,現在的人教版新教材,在課文設計中就有很多游戲。作為英語教師,應結合體校學生運動員的學習特點,充分挖掘課程內容的趣味性,同時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設備,結合游戲或直觀的教具,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從對一節課的局部興趣逐步轉化為對整個英語學習的持久興趣。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調整學習策略,促進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全面發展。”教師的肯定性評價,對學生樹立學習信心能起到較好的作用。我們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應及時表揚和鼓勵,對不足之處應進行正確歸因,使學生感到只要他努力了就有希望。多使用積極鼓勵的語言,能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信,產生學習動力。如,當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當認真傾聽,面帶微笑,眼光流露出熱情。答對了,應及時肯定:Good,Excellent,Well done,Good job,Great etc。教師的表情和話語會給學生帶來成功的喜悅,從而不斷強化學生參與的信心。即使答錯了,也要使用建議性、易接受、委婉的表達:Let’s try again.或Work harder,and I’m sure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使學生重樹信心。作業中積極的評語可以促進師生情感的交流,如:Your handwriting iswonderful!/Very good!/I’m so glad to see your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 etc.
在教學中,良好的合作精神是保障有力的情感教學環境的有效手段,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互相取長補短,消除思想顧慮,強化自信心。因此,教師要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環境,讓學生督促學生,讓接受能力快的學生幫助接受能力慢的學生,讓小組組長負責協調個人與群體間的關系,促使學生互幫互學,培養合作意識,提高合作能力。首先,教師可根據班里的人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而且要進行合理分工,以保證活動的順利完成。同時,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不同水平,采用結對子、優幫差等形式,這樣既可以給好學生提供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而對于比較內向、沉默的學生,也能給予幫助。其次,教師可根據體校學生活潑好動、競爭性強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如猜謎語、做游戲、舉辦英語競賽等,讓學生充當其中能勝任的角色。對于表現出色的小組應及時給予肯定,提出表揚,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繼續合作的信心。當然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充當好組織者、設計者、鼓勵者和評價者的多重身份。此外,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也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總之,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與完整的個性。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獲得知識,同時也要讓其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他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1]吳金華.淺談如何提高體校英語教學效果[J].遼寧師專學報,2009(1).
[2]李建華.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4(3).
·編輯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