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霞
(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實驗小學 湖北荊州 433200)
小學語文古詩文的教學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意義
周云霞
(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實驗小學 湖北荊州 433200)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詞文化創作不僅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作家眾多、名家輩出,而且題材廣泛、技巧精純、意境高遠、作品豐富。詩歌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堪稱文化藝術的寶貴遺產,在世界文學發展史上,也堪稱一枝獨秀的藝術奇葩。中華古典詩詞以其意境高遠闊大,含義深刻雋永,語言生動精煉,韻律跌宕優美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寶庫。也正因為如此,古詩詞教學自然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自然成為對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陣地。
小學語文 古詩文教學 德育教育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要重視對學生進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對小學生進行中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也就是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和教育。那么,在蘊含豐富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詩詞教學中,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呢?[1]
愛國主義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民族精神,促進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團結,維系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經久不衰的繁榮。中華古詩詞中的愛國情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最主要也最為濃郁而強烈的情感。利用古詩詞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長期以來成為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利用古詩詞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和教育,可以嘗試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借助古詩詞,教育學生心系家國,熱愛祖國。從小我們就有聽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豪言壯語,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奮發圖強,積極向上!從古至今更是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寫下過不過愛國詩篇,它們雖然都深處江湖各個角落里,但仍有不忘祖國之心,心系祖國,情濃于水。這些老一輩人的的愛國思想非常值得我們當代人去學習,去領會!所以我們通過古詩詞來學習他們的精神和情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方法,在學習他們的詩詞的同時,我們不僅學習了新的古詩詞,有了新的學習領地,更多的是學習他們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其次我們還要學習他們的寫作方法,也為以后將來寫作提供一個典范和模板的作用!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學習愛國詩詞的同時,也應該要十分注意要介紹清楚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詩詞的立意,要教學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從而激勵學生從小有一顆愛國心,從小形成這樣的一個愛國情懷,然后激勵自己努力學習,立志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獻出自己的力量![2]
2.借助古詩詞,教育學生熱愛農村,熱愛鄉村田園生活。鄉村田園生活悠閑自得,淳樸自然,是很多文人墨客的向往的生活,因為它遠離喧器的市場和復雜的官場。更是有不少的文人為鄉村田園生活寫下了許多的優美詩篇,如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就給人留下一種十分美好的自然風光畫面。在對于小學生引導學習這一類的古詩詞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積極去想象詩詞中所表達的這樣的一個優美的畫面,培養他們熱愛自然風光的感情色彩,盡早的培養出孩子對于鄉村生活的熱愛。熱愛田園生活,熱愛田園風光,熱愛大自然,培養他們熱愛世間萬物的美德!
3.借助古詩詞,培養學生關心民生疾苦,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從一些古詩詞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古代人民的艱苦生活之中,雖然他們的生活比現在艱苦一萬倍,但仍然存在著很多現在人沒有的美德和精神。所以借助古詩詞,我們可以培養小學生學習古代人民的精神美德,培養他們關心勞苦大眾的美德,也從而使得他們明白生活的不容易和艱辛,讓他們從小養成節儉節省的美好品德,學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同時自己也要做一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4.教育學生熱愛和平,反對戰爭。在古代的戰爭年代中,我們可以從一些古詩詞中看到許多,因為戰爭人們所受到的許許多多的磨難,在引導小學生學習這樣一類詩詞的時候,要注意給學生講清楚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一些相關的戰爭,和戰爭所帶給人們的傷害,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知道戰爭帶給人們的痛楚。從而號召學生要熱愛現在的和平年代,珍惜和平生活,珍惜生命!讓他們懂得戰爭的罪惡,增強學生對戰爭的憎恨,增強學生對和平的熱愛!
情誼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對于學生的情誼教育,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的教育,一個是親情教育,另一個是友情教育。親情和友情都是人一生之中十分重要的情感,通過對古詩詞的學習,教學學生學習文人的一些情感,同時也引導激勵學生,在生活中真真切切的去感受親情和友情的切實存在,從而讓他們懂得去感恩,懂得去珍惜身邊愛你的人,珍惜親情和友情,擁有一個懂得感恩的美好品德!
在學習古詩詞的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從小就樹立起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多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激發學生的正能量,積極引導他們多接觸一些正能量的人與事,讓他們從這些正能量的事物中得到有所學習和進步。學習古代文人詩詞中所留下的不畏艱難,堅貞不屈,雄心壯志,奮發圖強,立志成才等很多優秀可貴的品質和精神![3]
詩詞教學自身不僅具有審美價值功能,更有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德育功能。在古詩詞教學中,我們應引導學生深刻理解詩意、深切體會情感,讓學生受到較好的傳統文化熏陶和感染,從而傳承中華文化傳統美德,較好地實現德育滲透和教育。總之,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傳統文化之根,使學生精神受到圣哲先賢思想的滋養,使學生身心受到傳統文化精髓的洗禮,讓學生既學文化又學做人,古詩詞教學之舟才能在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上揚帆遠航。
[1]禹文軍.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J]. 學周刊,2016,(08):81.
[2]陳繼鋒. 中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6.
[3]黃萍.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