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維
(貴州省赫章縣民族中學 貴州畢節 553200)
淺議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
項 維
(貴州省赫章縣民族中學 貴州畢節 553200)
在我們高中教學實踐中,低效課堂一直是我們高中數學教師教學的一大難題。數學是高中教育中的重點課程之一,隨著數學課堂的教學有效性的提出,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數學 高效課堂教學 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用問題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靈魂,發展學生的思維。再次,靈活處理教材,力爭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最后,運用變式訓練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以及知識的應用與遷移。要教好高中數學,首先要求自己對高中數學知識有整體的認識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再次要處理好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關系。課堂教學不但要加強雙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發展學生的智力,而且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1]
教學中,要尊重教學規律,開展教育教學創新。既要繼承傳統教學中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符合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方式,堅持教學常規,也要根據新課程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教學中,要轉變教師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教師要成為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創造性思維的啟迪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學中要促進師生平等交流與對話,啟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教學中,要轉變教學方式,不斷提高教學效率。要認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組織實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學中,要改進教學手段,逐步實現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要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選擇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媒體,提高教學質量。[2]
在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時,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真正實現課堂的教學目標,首先必須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例如,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備課時,應當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數學成績及數學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制訂出適宜、科學的教學計劃。若本班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較差,則可以看出學生在平時的練習題做得較少,因此,教師應當針對此種現象,在課堂教學中加大學生親自練筆、做題的比例,并盡量避免使用計算器之類的工具。總的來說,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其實際的數學學習情況,以及課程學習的進度、需求來制定,確保教學目標的合理性與有效性,為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奠定基礎。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作為一節好課的幕后策劃者,其主要任務之一便是創設富有吸引力的學習情境。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話題作為課堂的開端,從而引出課堂的知識點內容。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通過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的開場白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并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更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應當精益求精,采用有趣、適當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求知興趣及踴躍的思維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自始至終讓學生唱主角,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成為學習的領路人。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最大程度地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同時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教師應當圍繞數學知識點交叉與學生展開多重對話,交換雙方的解題技巧與知識點掌握情況,并交流各典型題型的解題體驗與感悟,即結合數學知識點內容與學生產生互動。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應當是教師教,學生學,只有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才能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使得學生真正理解、掌握教師教授的知識點。[3]
教師在新知識導入時,要以學生為本,課前練習有明確的目的及極強的針對性,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給學生提供充分數學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老師要敢于改革,敢于創新,敢于改造教材,嘗試新的教法,結合重難點知識內容提問,通過讓學生合作解決真正的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師來說,掌握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現代化教學手段,其顯著的特點: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課的課容量;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使教師能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解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回顧和小結。在課臨近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課的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對于板演量大的內容,如立體幾何中的一些幾何圖形、一些簡單但數量較多的小問答題、文字量較多應用題,復習課中章節內容的總結、選擇題的訓練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儀來完成。可能的話,教學可以自編電腦課件,借助電腦來生動形象地展示所教內容。如講授正弦曲線、余弦曲線的圖形、棱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都可以用電腦來演示。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隨時了解學生的對所講內容的掌握情況。如在講完一個概念后,讓學生復述;講完一個例題后,將解答擦掉,請中等水平學生上臺板演。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鼓勵,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能熱愛數學,學習數學。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并處理好課堂的偶發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
總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
[1]肖凌戇.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數學教育,2007(12):23-24。
[2]朱愛平.數學有效課堂教學初探[J].教學方法,2009(5):9。
[3]張璐.略論有效教學標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