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石佐格
(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四川涼山 616550)
淺談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莫石佐格
(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四川涼山 616550)
初中語文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不僅僅是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更是初中語文本身要實現自身的教學價值和完成教學目標的迫切需要。初中語文教學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性工作,需要相關教學工作者的多方結合,跟隨我國教育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創新教學方式,結合自身的實際工作經驗,在新課程背景下不斷創新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從而最終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初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學科,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深入,課堂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所占地位愈發重要。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在課堂45分鐘內讓學生完美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育教學的目標和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在有限的時間、空間里,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獲得更多豐富有效的知識,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且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的發展。
1.首先需要充分認識到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只有在思想上始終堅持了新課標的理念和原則,保持著積極主動的態度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效。通過在課堂的每次總結實踐,不斷想出、提出具有創新性的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推陳出新,對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方案方法,能夠逐步提高課堂質量。作為語文老師自身,也要不斷提高道德修養和文化素養,適應當代時代教育發展的要求,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術水平,學會反思與總結在課堂中存在的不足,揚長補短,才能在語文課堂中發揮高效的作用。[1]
2.在平等和諧的課堂中學習
在平等和諧的課堂中學習,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也能增加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和感情。學生的聽課狀態會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教師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學習中,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與不足,鼓勵學生,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積極作用。
3.教師應該學會靈活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
注重多元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傳統的、照本宣科的課堂教學方式,將新課標教材與實際相結合,用創新思維與高效課堂相結合。在學習和借鑒其他優秀老師好的教學方法同時,總結出適合自己和學生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新課標語文課本深入研究,全面理解初中語文教材,開拓思維,為教學課堂增添新的富有活力的元素。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與溝通,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對每節課堂做到積極的反思,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把握好新課標學習的方向,順利教學的同時也提高課堂效率。
1.抓住心理,高效導入語文課堂
語文課堂能否可以抓住學生,在開始時就注定了,一個有效的課堂開頭,是構建高效語文課堂的關鍵因素,在以往,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往往直接切入主題,講課文、語法和寫作,久而久之,學生習慣了這種傳統的模式,處于麻木狀態,只能夠機械的學習教師講解的內容,這種課堂教學的效率是非常低下的。實際上,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具備一定的叛逆心和好奇心,但是缺乏耐心,他們渴望求知,具有獵奇心理,教師需要利用他們這種心理,讓語文課堂變得更有意義。
例如,在講解《論語》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用多媒體播放出太陽在一天中位置、溫度、大小和顏色的變化,進行區分,讓學生回顧這些物理現象,再引出論語中的《兩小兒辯日》,循序漸進的引入其他篇章。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一上課就給學生講述文言文,學生本身就產生逆反情緒,學起來非常的費力。[2]
2.教學方式的轉變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把學生真正當成課堂的主人,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弘揚學生的個性,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只有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中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說”、勇敢表達,才能取得良好的互動效果。[3]
如教學課文《范進中舉》時,學生在初讀課文后,我讓學生研讀、探究范進中舉發瘋前后的自身種種變化以及范進的岳父胡屠戶和眾鄰居的變化。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后,利用道具上講臺表演。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表演得栩栩如生,把范進中舉時的拍手、跌倒、大笑、瘋跑等情形及眾人的表現演繹得淋漓盡致。學生幽默風趣的內在被充分挖掘出來了,在表演的同時,對課文的內容有了深切的理解,課堂氣氛輕松和諧。課本劇式的課堂,提升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實效,也體現了新課標理念的要求,學生在合作、探究、親身體驗中,實現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體裁、不同內容的文體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形式。
3.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教師在課堂中是一個引導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動性、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要相信學生的實力。教師要大膽放手,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所以我們在導學案的設計中特別注意了這一點,每課都設有“合作探究”這一環節,充分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結束后,讓學生把討論的結果進行板書,并與其他組進行交流比較,教師少講精講,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是一項復雜的工作,作為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去探索,通過教學實踐,摸索高效課堂的形成方法。教學不僅僅是教書,更是育人,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這才是教學所要達成的目的。
[1]高新華.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下).2014(10)
[2]趙萬宏.關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
[3]萬艷磊.探究當前初中階段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