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俊芳
(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民族小學 山東聊城 252000)
論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潘俊芳
(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民族小學 山東聊城 252000)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實施,課堂評價越來越重要,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的激勵性語言在維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等方面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身心產生重要影響,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贊許的手勢、一個喜歡的眼神,都會讓孩子長久沉浸在快樂和喜悅的情緒中,并且去主動學習。本文針對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
小學語文教學 激勵教育 應用研究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對教育工作非常重視。激勵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環節,利用激勵教育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激勵性語言可能影響每個學生一生的成長,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課堂激勵性語言的正確運用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也有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1]
1.活躍的教學氛圍
實現教學的人性化在語文教師豐富多樣的激勵性語言影響之下,會使整個課堂教學氛圍得到較大程度的放松,擺脫以往嚴肅沉寂的教學氛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得到褒揚與鼓勵之后會使全身的細胞活躍起來,充分參與課堂教學全過程,使學生居于課堂主體性地位,真正實現人性化與個性化的教學。[2]
2.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
方便教學工作的開展各種激勵性語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只有充分運用自己的感情才能發揮激勵性語言的重要作用,而小學生通過認真領會語文教師的語言內涵才能形成對教師的接受與尊重。因此合理的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能在較大程度上培養和諧親近的師生關系,教師對學生充滿愛。學生對教師充滿尊敬,能夠為各種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3]
3.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培養對語文學科的興趣激勵性語言使用過程中,教師通過發現學生身上的亮點采取針對性的表揚與鼓勵會使學生內心產生強大的上進的動力,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鞏固,將學習潛力充分激發出來,對將來的學生生活會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小學語文本身就是與語言有關的學科,教師通過激勵性語言的運用,會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較大的興趣,提高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
1.缺乏真實性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賞識教育”“激勵教育”得到越來越多專家學者們的重視,但是有時教師的表揚性言語并不能由衷而發,欠缺一些真實性,情感缺乏誠懇。在實際評價中,不管學生表現如何、做得怎么樣,都是清一色的“你做得很好”“你真是太棒了”,而并非發自教師的內心,這就使得評價流于形式,時間長了,學生也聽膩了。
2.語言單調
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習慣使用“對”“好”“不錯”等籠統性的表揚語言來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但是具體“好在哪里”“怎么個好法”“為什么不錯”卻從來不說。這樣的語言過于單調,缺乏真實感與真切感,并不能夠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也不利于學生正確看待自己,容易使學生迷失前進與努力的方向。
3.千篇一律
教師生動活潑、風趣幽默的激勵性性語言評價行為,能夠愉悅學生的身心,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拉近師生間的距離。而千篇一律的激勵性語言評價行為只會讓學生感到厭倦。而部分教師卻并沒完全理解激勵教育的真正內涵,往往使用表面的敷衍性的話語來評價學生,以致于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注意激勵教育的差異性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性格不同,對不同學生的激勵方式也要有有所不同,針對學生的個人性格與激勵需求對其進行激勵,才能使激勵教育對于教學的促進作用得以發揮。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利用不同的激勵方法,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目標才能得以實現。對于那些活潑開朗的學生來說,他們比較擅長進行人際交流,與他人進行溝通與合作。對于教師與他人的評價也較為看重。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可以與其進行直接溝通,對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找到努力的目標,避免因過于自信而導致學習效率下降。而對于一些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來講,他們不善于與人進行交流與合作,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面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對其進行耐心地引導,用語言對其進行激勵。而對于一些脾氣較為暴躁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激勵其進行一些安靜的語文活動,比如在小組合作學習之時,負責交流結果的記錄等。只有激勵得以分層,才能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激勵適合每一位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尊重學生,充分了解學生
據有關實驗表明:受到激勵過的學生,會表現出干勁十足、積極性強的特點,學習成績會比其他沒有受到激勵的學生提高得快很多。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適時使用激勵教育,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要想實現激勵教育這一影響策略,達到預期的目標和效果,必須以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真正了解學生、研究學生為前提。倘若一個教師,對學生沒有一絲關愛之心,又怎會去激勵他?倘若沒有真正的了解和研究學生,激勵教育又怎能發揮應有的效果、實現預期目標?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引導,正確引導,實事求是地給出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進而實現賞識教育的目的。
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在激勵性語言教學方式具體實施過程中,語文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充分掌握口頭語言、書面語言、肢體語言以及表情語言等方式的語言激勵形式。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促進學生有更大的發展,從而成為了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1]李美葉.試論激勵性語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教學研究,2014,10(29):44.
[2]王春艷.小學語文課堂表揚性言語評價行為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3]何慧.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的運用 [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科教論 壇.2008,(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