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茵
(東莞市康復實驗學校 廣東東莞 523000)
繪本教學在美術課程中對腦癱兒的作用
袁麗茵
(東莞市康復實驗學校 廣東東莞 523000)
繪本是否對兒童的成長有所助益呢?繪本教學如何在腦癱兒美術教學中展開呢?讓我們走進繪本的世界,來探尋作為兒童藝術成長的另一種方式——腦癱兒美術課程中繪本教學。繪本,俗稱圖畫書(picture book),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讀本。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用繪畫來講故事。本文根據作者多年教學經驗,繪本教學在美術課程中對腦癱兒的作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探討,旨在為同行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繪本教學 美術課程 腦癱兒 作用
所謂繪本教學,指的是教師利用繪本材料,用講故事的方式來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什么是繪本呢?就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兒童生活為主的兒童圖書。書中的圖與文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時候甚至圖畫的重要性還比文字要來得高。繪本的內容常具有簡單的故事大綱,有時候也會集中呈現某種簡單的意義和結構。就英語兒童書繪本來說,押韻或是反覆句型的形式是最常出現在其中的。這兩種行文方式也最能讓年輕的讀者察覺和掌握英語文字與其聲音的特性。[1]
繪本十七世紀誕生于歐洲,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繪本圖畫書流傳到美國,繪本圖書迎來了黃金時代。一般認為,現代意義的繪本誕生于19世紀后半葉的歐美,凱迪克、格林納威、波特都是早期的杰出代表。在亞洲,日本的繪本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為繪本的泱泱大國。我國臺灣地區的繪本大致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起步,至80年代后漸入佳境。繪本不僅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紀,繪本閱讀已經成為全世界兒童和成年人閱讀的時尚。[2]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透過許多技巧的運用,通過對繪本的形象講解,讓腦癱兒能夠主動地參與聽故事和說故事。加入到說故事活動中去;另外一個主要目的是,透過感受教師在說故事時候的投入與專注態度,學生會了解到說故事本身也是一種很有趣,很有價值的活動。如此一來,學生也會變得愿意與人分享他們自己創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當中的真實生活經驗。
繪本教學在美術課程中對腦癱兒童的作用:(1)拓展生活面(2)提供創造和想像的空間(3) 培養兒童善良、關愛的心(4)潛移默化地提供寫作技巧(5)享受閱讀
1.感悟,陶冶學生的情操
繪本閱讀把快樂帶給學生的同時,也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讓學生接受人間最美好的精神洗禮。繪本,憑借絢麗的色彩,優美的畫面,神奇的想象,簡潔的文字,給老師一個全新的視野,給學生巨大的精神享受。繪本閱讀,讓老師受益菲淺,讓學生樂趣無窮。
2.聯系生活,感悟內涵
通過閱讀繪本,兒童不斷進行著情感的體驗,憑借著閱讀,情感得到了提高和升華。在孩子的世界里,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培養良好的情感。
1.做好繪本教學資源篩選,側重腦癱兒童
繪本資源與美術教學資源之間并不等同,甚至還具有很多的差異性,所以在把繪本融入小學美術課堂之前,首先要將其轉換為美術教學資源。所謂美術教學資源是指一切有助于完成教學、達成美術教學目標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總和。根據這一點,以圖為主的繪本資源就可以納入美術教學資源的范圍。然而,即使是繪本資源,也需要經過進一步的篩選才能夠作為美術教學資源。繪本非常強調情緒和主題的連續性,在短短的十幾頁之內,形成一個連繼的視覺影像。繪本教學對于腦癱兒童來說,相當于電影導演,他必須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講得既好看,又清晰。一本優秀的圖畫書,可以讓不認字的孩子,“讀”出其中的意思。此外,繪本都比較唯美,版式精致特別,封面、扉頁、下文以及封底,構成一個近乎完美的整體,有助于腦癱兒童感知這個世界,感受外界事物。
2.繪本教學融入腦癱兒童生活,讓學生感知美術課程的魅力
繪本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模式有三種:“啟發—總結式”“臨摹—創作式”“主題—探究—合作式”。下面做具體的分析。首先“啟發—總結式”。這是基于啟發式教育理念而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構建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繪本中有趣的內容,從內容中挖掘出問題并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來思考。而學生在思考的過程當中,能夠發現解決問題的思路與規律,并充分發揮創造性。小學美術教學最大的一個弊端就是學生的創造性受到限制,而將繪本融入教學中,可以有效改變這種局面。其次“臨摹—創作式”。這是基于提高學生造型表現力的教學目標而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構建方法。學生的造型表現力是美術學習中一個重要的內容,是美術技能的體現方式。把繪本融入美術教學中,從繪本中提煉出能夠實現“提高造型表現力”這一目標的美術語言,之后再通過臨摹和創作這兩種方式把比較枯燥的美術知識轉化為生動的繪本情節。[3]
讓腦癱兒童快樂地閱讀,尊重腦癱兒童個人閱讀感受,在閱讀中獲得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們應遵循“自主、開放、互動、發展”原則,不僅僅讓腦癱兒童學會閱讀,更讓腦癱兒童學會觀察、想像、推理;不僅僅體現語言的價值,更是美術的欣賞;不僅僅是對畫面的認知,更是引發腦癱兒童情感的共鳴、呼應,激發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使腦癱兒童憑借各自對繪本的理解,對事物的認識以及生活體驗和想像,做出各種猜想推測把觀察、思考的空間留給腦癱兒童,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讓他們的體驗和感受經過時間沉淀,再慢慢地轉化為知識和技能。
[1]《2011年11期 加入收藏 投稿“‘快樂童年'公益閱讀坊”的繪本閱讀推廣——兼析繪本閱讀對于腦癱患兒的康復療效》,朱愛瑜,紀念,《圖書館雜志》,2011年11期;
[2]《親近繪本 親近閱讀——公共圖書館繪本閱讀推廣工作初探》,招建平,《圖書館學刊》,2011年02期;
[3]《圖畫故事書與學前兒童的發展》,康長運,《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