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端旦木·熱衣木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二中學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
初中德育教育之方法
帕端旦木·熱衣木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二中學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2)
當前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它不僅需要較高的專業技術,還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而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人格健全的關鍵時期,通過德育教育,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將會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個環節中去,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
初中 德育教育 方法
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德育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影響了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取向。同時,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初中生一味地追求學習成績,并以此來衡量自己的學習,忽略了德育素養,同時學校和家長對德育工作重視不夠,依然有“惟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這些影響了學生道德素質的提高。[1]
1.教學內容刻板
初中思想品德課的目的在于對初中生的思維發展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然而,中學生對德育教育一直都比較厭煩,歸根結底是感覺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內容太過刻板說教,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甚至多數學生把思想品德課當做自由時間,很少有聽課的學生。我國當前的初中德育教育課程內容基本都是脫離實際生活之上的教條式說教,刻板的教導初中生要遵守“道德規范”,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做事情之前要為他人考慮,等等。這樣的刻板說教對初中生來說,并沒有什么可操作性。當以后初中生走向社會的時候也不知道應該怎么用自己受到的教育指導自己的言行,所以這種脫離實際的刻板說教方式并不可取。[2]
2.教學方式單一
初中德育教育的考核是采用傳統考試成績的方式判定學生思想品德是否合格,這樣的考核方式使得如今的初中德育教育教學方法單一,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只是應付升學考試。偏重于讓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死記硬背,并不對知識體系詳細梳理,也沒有考慮怎么才能對學生的人格培養有好處。這樣的教學方式并沒有真正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人才,而是培養出來一批批擅長背誦的書呆子。
1.明確教學目標
以往的初中教學都是以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提高為教學目標,讓學生記憶考試內容。這樣的教學目標可以說是偏離德育教育本質的,不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這樣的教學目標導致初中的德育教學存在幾方面問題。一是德育教育沒有基礎明確的目標體系和教學要求,教學內容脫離社會生活實際。二是德育教學太多籠統,對不同年齡和性格的同學沒有區別教學。這些問題導致初中德育教育的教學質量不高。所以初中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斷完善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制定明確的目標體系,可以把德育教育滲透進初中教育的各個學科教學過程中,各學科的教學都要在重視學科教學的同時重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的引導。[3]
2.教育內容多樣化
(1)教育說服法
教育說服法是通過“曉之以理”啟發和引導學生自覺地接受社會道德行為準則,改正錯誤的道德觀念,從而指導道德行為的一種教育方法。現代心理學認為“教師曉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學生心悅誠服時才能轉化為學生的道德要求,進而產生道德動機推動道德行為”。因此,如果學生對教師講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壓制和強迫不但不能取得預期的教育結果,還會產生負效應。因此教育說服法就更顯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說服法很多,如主題班會、思想品德課、座談會等。下面談談我作為班主任的一些常用方法。
(2)情感陶冶法
初中生學習和活動所處的主要是在學校和班級中,其道德認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學校和班級的環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風和班風是一個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環境,對學生是一種異常活躍的教育因素,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行為習慣等,多會產生直接而巨大的影響。所以,對于一個高中班主任來說,能否經過努力引導學生共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風,關系到能否為學生品德的培養創造一個健康的道德環境。我在建設班風的實踐中越來越感覺到優良的班風可以使整個班級形成一種強烈而感人的氣氛,優良的班風能充分地發揮情景教育的功效,對學生產生巨大而無形的“滲透性”影響,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鳴,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從而達到“修身養性,壯情煉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響作用,是因為在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是非標準,對來自各方面的影響,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惡榮辱;同時,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體輿論,這種輿論對每個學生具有某種威懾作用。在這種健康輿論的陶冶下,可以使學生的道德行為不斷擴展與發揚光大,使錯誤的道德行為受到譴責、抑制甚至消除。
(3)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形成正確的道德觀
在深化德育教育時,我們要充分認識活動所起到的作用,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有目的、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就鞏固了認識,提高了思想覺悟,教師也真正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每周一的升旗、唱國歌、國旗下講話就一個最好的時機;利用一些節日如:教師節、國慶節、感恩節、春節、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對學生進行感恩、革命傳統教育,利用班會、校會時間進行專題討論、教育,這些都不失為好的方法。
德育教育是中華民族提高國家軟實力的提高和培養社會所需的綜合素質人才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才才能成為我國未來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棟梁。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人才,初中德育教育一定不能輕視。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者要對當前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正確認識,積極找尋可以提高德育教育質量和學生道德素養的教學方法。
[1]阿天賢.如何增強中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J].青海教育.2006(Z2).
[2]陶西平.我國青少年道德教育困境與出路選擇[J].教育科學研究,2013(03).
[3]王子榮.基于生活化的學校德育困境與突破[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