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感糖漿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
董春凰程春華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醫醫院,157000)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癥,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等病毒感染[1]。以鼻、咽、喉等呼吸道感染為主要特征,發病時至四季,尤以春季和冬季發病率較高[2]。研究顯示,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占兒科疾病的首位[3]。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咽痛、咳嗽、咳痰、流涕,并伴有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和大便異常等。本病應及時診斷治療,若治療不及時可并發多種并發癥[4]。目前西醫主要首選利巴韋林治療本病,利巴韋林屬廣譜抗病毒藥,為合成的核苷類抗病毒藥,對多種DNA和RNA病毒有效[5]。雖然療效確切,但是在治療的過程中易出現白細胞下降、貧血等副作用。中醫辨證治療具有明顯的優勢,抗感糖漿是我院制劑室協定處方,是我院老專家經過多年臨床摸索,采用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治療原則開發研制成功,近年來的臨床應用證明該藥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顯著。筆者于2015年1月—5月進行了該方法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觀察,療效顯著,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5月住院的288例小兒病毒性感冒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144例,對照組144例。治療組144例中,男70例,女74例,年齡2~10歲;對照組144例中,男77例,女67例,年齡2~9歲;兩組臨床資料經分析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均根據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確診,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6]中關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
中醫診斷標準[6]:風熱感冒型:多見嬰幼兒,發熱較重、汗出熱不解、鼻塞、流黃涕、面赤、咽紅、咳嗽、舌苔薄白或黃白相兼、脈浮數。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并在門診治療的患兒;②發病時間<48 h,就診前無用藥史(除退熱藥);③外周血常規白細胞總數正常,C反應蛋白正常;④均為中度(38℃)以上發熱,發熱時間4~48 h,無用藥史(除退熱藥之外);⑤知情同意者。
排除標準:①腹瀉、咳喘、抽搐、非上呼吸道感染者;②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增高,C反應蛋白>8 mg/L,血紅蛋白<10 g/dL;③重度營養不良,伴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全身性疾患者;④雖符合納入標準,未堅持治療,中途病情加重,或者出現并發癥者。
治療方法
治療組:治療組采用我院制劑室自制抗感糖漿治療。方藥為:桂枝、荊芥、香薷、藿香、金銀花、連翹、菊花、大青葉、薄荷、地骨皮、地龍、蟬蛻、銀柴胡、柴胡、鉤藤、首烏藤、山楂、神曲、麥芽、萊菔子、甘草。劑量:2~6歲,10 mL/次,3次/日;7~11歲,15 mL/次,3次/日。
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口服利巴韋林顆粒(中國藥科大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272)口服,15 mg/(kg·d),分3次服用。以5 d為1個療程,兩組患兒均要求多飲水、充分休息,所有患兒治療過程中若有體溫持續不降者,可以加用對乙酰氨基酚,且注意對癥治療。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患兒一般情況,詳細記錄發熱、咳嗽、咽痛、咽部充血及C反應蛋白等變化情況。比較兩組完全退熱時間(體溫降至正常且不再回升的時間)及臨床癥狀及C反應蛋白改善情況。觀察兩組患兒病情及不良反應并記錄。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7]。治愈:體溫恢復正常,自覺癥狀和體征消失,異常實驗室檢查指標正常。有效:體溫下降,自覺癥狀和體征部分消失,異常實驗室檢查指標有所改善。無效:發熱不退,自覺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或加劇,異常實驗室檢查指標無好轉。前兩者合計為總有效。
結果:見下表。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結論:抗感糖漿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顯著。
討論
目前,臨床應用較多的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雖為廣譜抗病毒藥物,但其為單磷酸肌苷脫氫酶抑制劑,長期應用可引起粒細胞下降,甚至會造成骨髓和免疫抑制[8],中醫治療本病當以“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為法。本方中桂枝解肌發表,調和營衛,配合荊芥發汗祛風解表,既可治風寒感冒,又可治風熱感冒;香薷、藿香、山楂、神曲、麥芽、萊菔子配伍,共奏發汗解表、和中化濕、消食化積、降氣和中之效,治療感冒夾滯出現的胸脘脹滿、胃納不佳、惡心嘔吐等癥。其中金銀花、連翹、菊花、大青葉清熱解毒,既能清氣分之熱,又能解血分之熱;地骨皮,銀柴胡合用,清泄肺熱、涼血,治療小兒肺熱及疳積發熱;地龍、蟬蛻、鉤藤、首烏藤共奏熄風止痙之效,用于壯熱驚癇、抽搐等癥;柴胡入少陽經,和解少陽,善解半表半里證,對外感發熱有較好的解熱功效;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伍,共奏疏風解表、清熱解毒之功。
本研究表明:治療組在改善咽痛、咳嗽及咽部充血等方面較好,C反應蛋白正常,體溫恢復正常,其他臨床癥狀改善等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且安全無毒副作用,提示抗感糖漿具有良好的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顯著,且口感香甜,容易為患兒接受。
參考文獻
[1]汪蕓,邵淑芳,李輝,等.柴防口服液輔助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3):266-269.
[2]姚靜嬋,胡國華,胡春英.穿琥寧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1,10(18):1743-1744.
[3]Sparrelid E,Ljungman P,Ekelof andstrom E,et al.RI-bavirin therapy in bone marrow transplant recipients with virel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J].Bone Marrow Transplant,1997,19(9):905-908.
[4]程愛萍.熱毒寧和利巴韋林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臨床效果比較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9):3-4.
[5]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二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61.
[6]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167-1169.
[7]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24-225.
[8]戴得銀.實用新特藥手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7:202.
(收稿日期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