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熙珍
揚普特之優,創幼兒園特色之道
●王熙珍
上海市虹口區曲陽第二幼兒園從1995年開始建立了 “普特融合”的辦園模式,實現了普特課程的優勢借鑒、普特師資的共同發展,走出了幼兒園特色之路。
普特融合;優勢借鑒;共同發展
上海市虹口區曲陽第二幼兒園是一所招收普通孩子,同時接納有特殊教育需要(以智力發育遲緩、自閉癥為主)孩子的融合性幼兒園。從1995年開始,幼兒園建立了“普特融合”辦園模式,讓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從分工、隔離走向合作與融合。
曲陽第二幼兒園“普特融合”重在“量身定制”,把個別化教育計劃落實在每個特殊孩子的身上。
幼兒園為特殊幼兒提供了特長加盟型全融合、輔助型半融合、特教班三種安置方式。
“特長加盟型全融合”指自閉癥孩子通過自己特別的能力(對藝術活動的愛好、擅長認字計算等),加盟到普通班參與擅長的活動,他們運用自己的特殊才能使普通孩子從心里佩服他們、愿意和他們交朋友,由此過渡到全天和普通孩子在一起生活學習。
“輔助型半融合”是由教師陪伴特殊孩子共同學習。自閉癥幼兒往往聽覺加工有障礙,導致他理解與反饋延遲。陪伴者將教師重要的話在他耳邊進行重復,等待他延遲加工,還可以為自閉癥孩子提供視覺輸入的學習材料,補充他們聽覺輸入的不足。如,兩名自閉癥幼兒參加普通班的集體教學活動,其中一名是重度自閉癥佳佳(化名,文中學生均用化名),他特別愛畫畫,但他猶如“聽力正常的聾啞人”。我們根據心理年齡與核心障礙分析他在活動中的困難與需要,其中指令延遲、理解滯后導致他無法理解主題畫“我最喜歡的事”“我的夢想”等等。但他的視覺輸入明顯優于聽覺輸入,教師則為他提供圖片、錄像、文字,把需要的信息傳遞給他,他通過視覺加工,理解“我最喜歡的事”,并表達出來。另一名自閉癥幼兒坤坤,他的握筆、落筆、模仿有困難,教師則為他提供范例、模畫,輔助他更好地參與活動,獲得成功。
幼兒園還開設“特教班”,對障礙程度嚴重,尤其是有嚴重情緒行為障礙的孩子,提供針對性強的醫教結合康復訓練。
普特融合幼兒園為特殊幼兒提供的安置方式是流動的,要根據幼兒發展情況進行及時評估與調整,如特教班康復后可以進行輔助型半融合,全融合的特殊幼兒也可在特教班進行針對性的個別訓練。
(一)普通教育課程在特教訓練中的借鑒
幼兒園將二期課改的理念與內容引進早期干預,以評估為起點,以興趣為手段,以孩子經驗為主導,根據孩子的發展及時調整訓練標準與內容,使特殊幼兒康復效果大大提高。小飛是自閉癥患兒,由于他無法對信息進行有效加工,不會預測推斷。他每天會問“接下來干什么”幾十遍上百遍,直到情緒失控。雖然醫生對小飛進行長期的心理行為干預,但效果不佳。教師向醫生推薦了我們獨有的“教法”:結構化的自我設計法。設計虛擬時鐘,把小飛的生活內容制作成小卡片,進行結構排列,然后由孩子將卡片與時鐘進行匹配,幫助他進行信息收集、歸類,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特殊教育的做法在普通教育中的運用
關注個體差異也是普通教育的關鍵詞,特殊班個別化教育計劃、康復訓練方法給普通班教師教學研究提供了案例。“教育生理學”的概念逐步進入了教師的視野,普通班教師觀察孩子行為的同時更關注行為背后的問題。如小晶是大一班中惹麻煩最多的孩子,動手比動嘴更快,往往一轉身就已經打了同伴一巴掌,同伴不喜歡他,老師的教育也困難重重,班級中事件頻發。在學校醫教結合團隊的探討中,經過醫生的多次診斷,發現小晶的一只眼睛存在很少見的發育問題,嚴重的弱視與斜視造成他目測距離有困難,喜歡用手丈量距離,經常被認為是攻擊同伴。而同伴的不理解、成人的批評使小晶在心理上又有了很大的逆反。在干預過程中,一方面依靠醫生干預視力障礙,另一方面制定“行為干預”計劃,用他“聽得懂”“做得來”的方式,調節心理,改善行為。
特殊教育是高、精、難的學科,搞好特殊教育的研究對普通教育會起到促進的作用,同時普通教育的跟進也會對特殊教育有新的啟發與借鑒。
(一)交流分享,掌握新理念
雖然特殊教育班組與普通教育班組研究的內容各有不同,但幼兒園每兩周組織一次打破組室結構的交流分享,讓特殊教育的新理念、新研究及時傳遞到普通班,普通班的好方法也及時傳遞到特殊班。
(二)帶教協同,提高教學技能
特殊班教師專業成長很快,2000年起先后有三名教師成為中學高級教師。幼兒園為他們制定了帶教方案,以拉手、牽手、攜手的方式,引領普通班的青年教師。同時幼兒園還通過技能比武、教學大擂臺等展示普通班教師的能力,使特殊教育教師的教育視野得到拓展、教學方法有了更新。老師們不會用“好壞”來評判孩子,而會用“正確行為支持”“正強化”來幫助膽小、自信心不足的孩子,不會用標簽來區別孩子,會用“目標分解”幫助理解延遲的孩子聽得清、聽得懂、做得來。
(三)激勵跟進,促進教師發展
幼兒園整體氛圍上創設了普特教師共同發展的適宜空間,有經驗的教師開設講座舉行開放觀摩活動。特教班的“名師”帶普通班的青年教師,讓青年教師成為普特兼容的全能型教師。
(一)特殊孩子進入了教育主渠道
首先,在融合教育過程中摸索特殊幼兒融合的有效策略,使一批不同程度的障礙幼兒不僅進入了教育的主渠道,而且得到了適合的教育,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在普特融合教育中,很多自閉癥幼兒有更多時間和普通幼兒在一起學習生活,有更多空間可以得到個性的發展。特殊孩子一部分進入普通小學隨班就讀,還有一部分進入輔讀學校,后續的跟蹤調查普遍反映孩子們生活適應能力強、懂得集體規則、情緒良好。
(二)普通孩子獲得了寶貴的情感體驗
子純小朋友每天來園后,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好自己的座位、玩具、學習用品,因為他要去特教班接坤坤來參加融合學習,中午他會為坤坤整理好學習用品,送他回特教班,子純常說“坤坤是我好朋友”。“責任”“包容”“友愛”是當今獨生子女中很寶貴的品質,普特融合的教育讓普通班的孩子在日復一日中擁有了寶貴的情感體驗。
(三)教師得到了共同發展
普特融合幼兒園有豐富的教師資源,特教班組與普教班組開展不同研究內容的交流分享,讓特殊教育的新理念、新研究及時傳遞到普通班,普通班的好方法也及時傳遞到特殊班,使得教師在成長中能獲得更多的資源與經驗。幼兒園通過總結普特融合幼兒園管理機制、以點帶面的課程實施、資源的有效利用,使教育康復效果最大化。目前幼兒園特殊班有經驗的教師定期走訪區域內十六所幼兒園,對普通班級中特殊孩子的一日活動安排、相關訓練的開展、家園協同等進行指導,近三十名普通班教師得到了相關的教育支持。
曲陽第二幼兒園通過普特融合的實踐、研究,讓教師獲得了專業的認同,幼兒園的特色得到了彰顯,并成為積極、向上、開拓、創新的普特融合幼兒園。
(作者單位:上海市虹口區曲陽第二幼兒園,200092)
G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