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劉湉祎
做最好的自己
——記江蘇省鎮江市特教中心聾人教師李昂
●本刊記者劉湉祎
二十多歲的年紀、一米八的瘦高個兒、俊朗帥氣的臉龐、時尚精神的穿著……初次見面,李昂便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江蘇省鎮江市特教中心校園里,陽光大男孩李昂充滿一股子精氣神,走到哪兒,都傳遞著朝氣蓬勃的正能量,感染著每一個人。
然而,你很難想到,就是這樣一位優秀青年,先天失聰,一直生活在無聲的世界里。從一個墜入無聲世界的聾兒,到踏上三尺講臺成為一名教師,茶藝、攝影、IT等樣樣精通,李昂以獨立、利他、務實、變通的積極人生態度,主動融入健聽世界,努力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經歷即自我。9歲時,李昂便離開父母,只身一人前往上海閔行啟音學校,開始了8年的求學時光。每逢節假日,父母就從鎮江趕到上海,陪伴兒子。而李昂只有在寒暑假才回到家鄉,與父母團聚。也許正是這8年的獨自求學經歷,塑造了他從小自立自強、不畏困難的堅強個性,成為日后人生的寶貴財富。
2007年,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李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現更名為“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成為陽光學院里一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從入學時沒有繪畫功底,到畢業時掌握了扎實的繪畫技藝,李昂付出了汗水,并最終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他的油畫作品,在鎮江市第二屆油畫雙年展上成功展出。同時,在老師的指導下,李昂加入了模特隊。在無聲世界里,憑著對節拍的記憶,他一遍又一遍學習如何走臺、如何擺造型,成為T臺上一顆耀眼的新星。2008年,李昂參加了江蘇省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形象展示設計大賽,獲得了特等獎、“最佳人氣獎”和“最佳風采獎”三項大獎。2010年,他又參加了江蘇省“水韻泗洪杯”大學生藝術形象展示設計大賽,獲得了三等獎。2011年6月,在全國第四屆殘疾人技能大賽競賽單元模特表演隊中擔任隊長一職。同年10月,在江蘇省第六屆大學生職業規劃比賽中,斬獲冠軍。2012年5月,又獲得全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全國總決賽一等獎。
除了學習成績優異,李昂還積極參加公益活動。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李昂利用暑期遠赴四川綿竹地區進行志愿服務。倒塌的房屋和受傷的群眾讓他感慨良多。這段經歷讓李昂對堅強有了新的認識: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學會去面對。只有面對了,才有改變的可能,才能憧憬未來。也正是這段經歷,讓他的心靈再次受到了洗禮,覺得自己應該去關愛和幫助更多的人!由于在活動中表現突出,他獲得了江蘇省大中專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
回想在南京特殊教育職業技術學院的這5年,李昂稱改變了他的一生。取得的成績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自信心,更為他打開了聾人世界以外的門,逐漸學會主動地融入健聽者社會。另外,他還十分感謝自己的師長,感慨說道:“成長就像是登山。有人拉你一把,就會輕松一些。正是他們讓我看到了另外的一片天地。”
在逆境中成長的李昂,更懷有一顆感恩之心。
“我一定要回到家鄉,一定要去關愛殘疾人,為殘疾人的事業而奮斗!”2012年7月大學畢業后,李昂放棄了自己鐘愛的IT工作機會,最終選擇回到家鄉,來到鎮江市特教中心成為一名聾人計算機老師。他悉心鉆研特教理論和專業知識,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他因材施教,課堂設計靈活多樣,科學合理。在三尺講臺上,他用手語把自己的計算機知識傳授給聾啞學生們,他的公開課多次獲得領導和同事的好評。同時,李昂還承擔了學校的視頻拍攝和后期剪輯工作,大大增強了學校的信息技術力量。每年學校的教學節,李昂都扛著攝影機穿梭在教學樓之間,一年為學校攝像視頻多達60余個。如今,為了進一步發展自己的信息技術特長,他正在上海戲劇學院進行本科階段的深造,專業為藝術設計。
李昂也是學校“希望藝術團”中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師,多次隨藝術團到全國各地參加比賽。暑假里,冒著炎炎烈日,主動放棄休假,陪著學生一遍遍地訓練。所有成績的背后,凝聚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2013年,他參與的舞蹈《想爸爸想媽媽》獲江蘇省第八屆殘疾人藝術會演一等獎、第八屆全國殘疾人藝術會演(福建賽區)二等獎。2015年,他參與編排的舞蹈《江南竹韻》獲鎮江市大市中學生文藝匯演一等獎、江蘇省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學組群舞類一等獎第一名。

李昂尊重殘疾學生,熱愛殘疾學生。雖然工作只有短短的幾年,但是他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平時都親切地喊他“昂老師”。每年的六一兒童節或是其他節日,李昂都會帶自己親手做的蛋炒飯或水果沙拉與孩子們一起分享。久而久之,他與孩子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時常敞開心扉,談談過去與未來。
“人生雖然從悲劇開始,但今后的路怎樣走,完全取決于自己的態度。”
2013年10月,第二屆《做自己》中國職業生涯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主題是“給現實加點理想”。來自全國的十位職場精英,包括高校教授、優秀博士、商界精英等在內的10位社會精英被選聘為演講嘉賓。李昂作為唯一的一名殘疾人受邀參加演講,演講的題目是《和小昂一起聆聽理想的樂章》,獲得了臺下觀眾的陣陣掌聲。他說:“每個人心中都有兩棵樹,一棵積極樹,一棵消極樹。通過比較,我最終選擇了積極的那一棵,否則也沒有機會站在這里。”在李昂看來,積極首先是面對現實,正視自己,然后學會變通,迂回地解決困難,最后再時不時給自己一個反思或批判。
正是憑借這種積極進取的態度,李昂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愈走愈精彩。近些年,在鎮江市殘聯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鎮江市特教中心成立了“慧馳汽車美容基地”(現名為“愛馳汽車美容基地”),為殘疾孩子提供了學習和實訓的基地,幫助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作為基地法人代表的李昂,一直關心殘疾孩子的發展和未來,他和其他老師一起手把手地教殘疾孩子清洗汽車,這期間浸染了孩子們的無數汗水和老師們的不辭辛苦。現如今,已有近30多名學生獲得汽車美容等級證書,20多名智障學生成功踏上社會。有了體面的工作,有了尊嚴的生活,殘疾孩子不再成為家庭、學校和社會的負擔。

2014年,李昂開始對攝影產生濃厚的興趣,但他沒有把它僅僅當成業余的消遣和愛好,而是通過不斷的學習和鉆研,將它變為特長。2014年8月,他成為鎮江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并在各種專業大賽和評比中初露鋒芒,朝著專業化的方向大踏步邁進。作品《霧霾中有人》在夢溪論壇coffee shop視覺版2013年第四季度中獲得季賽獎。2014年12月,又獲my0511視覺攝影部落數碼攝影獎。李昂不僅僅自己喜歡攝影,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指導學生攝影,指導的作品也曾獲過省市級獎項。
除此之外,李昂還利用業余時間學習茶藝,并獲得了國家職業資格中級茶藝師。每周,他都會帶著學生一起到學校在西津渡開設的“馬副官的店”茶藝工作室里練習長嘴壺茶藝表演,幫助他們提升職業技能水平。在2015年學校舉辦的“愛在春天里,齊聚梅櫻園”的茶會活動中,李昂帶領學生表演的長嘴壺茶藝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展現了殘疾人堅韌的意志和精湛的技能,臺下觀眾掌聲不斷。2015年,李昂組織孩子們參加“暖茶暖人意,愛心愛傳遞”的愛心暖茶活動,他們一邊打著手語,一邊免費向西津渡環衛工人、安保人員、講解員等遞上熱騰騰的姜棗茶,為節假日還堅守在崗位上的工作人員送去溫暖。
人人都說:創業難,難創業。對于一個普通人而言,創業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況是一位殘疾人呢?
李昂做到了!在學校工作之余,他與殘疾友人合開了一家餐廳。雖然餐廳事業剛剛起步,遇到了一些困難,但他依然堅持為殘疾學生提供在餐廳工作的機會,帶領聾孩子們一起融入社會,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學會自強自立,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幫助他們走出封閉的世界,一起追逐夢想。長長的路,要慢慢地走……對于未來,李昂表示一切要慢慢來,現在還有許多困難,等目標明確后,再出發!
這些勵志、感人的事跡記錄著李昂的五彩青春,同時也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作為一名先天聾人,他沒有羞澀地躲在被人忽略的角落里,而是主動跨出一步,用雙手觸摸外面的世界,遇到再大的挫折,也從沒有輕言放棄,一直在做更好的自己。

追夢

日暮下的西津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