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磊
(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談道家思想對太極養生的影響
高 磊
(黃河科技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0)
道家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極其重要的學派,具有博大精深的思辯內涵,以及古樸恢宏,神奇玄妙的獨特魅力。在道家獨具特色的養生觀中包含了積極的人生態度,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遺產,它對太極養生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太極拳可稱是道家文化與武術的完美結合。本文先簡單介紹了道家的起源與其本,接著著重分析了道家思想對太極養生的影響。
道家思想 太極養生 影響
太極養生學就是通過太極拳練習從而使人們達到抗衰老,延年益壽的一門科學,然而太極拳作為中華武術極具代表性的一個派別(體系)與最初的武術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涵上都有著很大的不同。其養生理念深受道家養生思想的影響,這種影響的重要性在于它蘊育著太極拳的養生理念和內涵。下文就道家思想對太極養生的影響相關內容展開了探究。[1]
道家的源頭之一是以坤卦為首卦的《歸藏》。道家是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先秦諸子百家中重要一個思想學派。以“道”為本主張無為,消極避世。到了西漢初年,統治者用道家思想統治國家,養精蓄銳,積聚實力,使人民從秦朝暴政的摧殘和長期的戰亂中得以休養生息,過上安穩的日子。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至漢武帝時期,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家在思想領域一直處于正統地位。[2]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道家所主張的“道”,指萬物的本質及其運動發展的規律。天地萬物皆處于運動變化之中,天地萬物的本源就是道,道就是應該遵守的基本法則。因此,道家把道作為價值判斷的標準。道家思想包括道教的歷史景點、人物生平等諸多方面。道家思想文化包含道教各個方面的內容,雖然內容多樣,但教義始終如一,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道家思想承前啟后,在對道家信仰的穩定中傳承了下來。因此,內容在穩定中得以不斷發展。道家思想就猶如一棵大樹,其根系就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始終根深蒂固,根植于地下,保持不變。枝干與枝葉就是道家思想的內容,在漫長的時期里,開枝散葉,開花結果。不斷延續與發展。
1.“心神宜靜,形體宜動”
道家思想對太極養生學的影響,形成“以靜制動,動靜自如”的戰略思想。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致虛極,安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道家宣揚清凈無為,體現了道家虛靜的精神境界。在我國哲學思想和養生思想史上,動與靜是一種突出的矛盾,是物質不同的運動形式,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說:“太極洞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說明動與靜是不可分割的,生命體存在著“動與靜”的變化,人體內生理變化等也可以用動靜來概括。
道家的哲學思想是以古代老子和莊子為代表的哲學思想,對世界的生成和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界的關系等認識,形成了修煉核心,從而達到了“虛靜,守寂不爭,為而不持”的精神境界。形體宜動,華佗作五禽戲是“動”,可以用于治療疾病的具體實踐中。由于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促進精氣流通,使得氣血暢達,增強生命力。心神極欲靜,形體極欲動,只有動靜有常,才能身心健康。人是具有高級思維的機體,人體中的動靜是千變萬化的,道家先哲創造的太極圖說,充分說明了虛實動靜的變化。
2.重養氣
氣,是中國哲學范疇一個極為重要的命題。道家認為宇宙萬物皆由“精氣而生”。道家認定構成宇宙萬物的基本物質是“氣”。另一位道家代表人物莊子在《莊子·知北游》中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下一氣耳。”另外,組成萬物的基本物質——“氣”不僅具有物質性,而且還具有陰陽兩個對立統一的屬性。陰陽二氣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且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綜上所述,氣是構成宇宙萬物是基本的物質。氣具有陰陽兩個屬性,氣永處于不停止的運動中并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
太極拳從實踐到理論、從觀念到方法都十分注重于氣,注重運氣、練氣、養氣。練太極拳要氣沉丹田,呼吸要勻、細、深、長,自然平和,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此外,太極拳更為注重的是“中氣”。太極拳用意練拳,行拳練氣,虛靜其心,以心行氣,其中即蘊含著生命本源論,又涉及道德精神論。將氣與心結合,在不斷的運動中求靜,氣遍全身,順勢揚氣,至此把人的生理、心理、人生哲學連在一起,把心理平衡,延年益壽,生活情趣融合在一起。
3.依乎天理,順其自然”
道家學說認為,宇宙萬物莫不有道也莫不遵道,“道”是指天理,也就是自然規律,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也必須遵循這一自然規律。“天人合一”整體觀是太極養生學的基本觀點之一,是人類在實踐活動基礎上所形成的關于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總的認識。古人認為,人處在天地間,生活與自然環境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自然具有相適應的關系,共同受陰陽五行法則約束,遵循著一樣的運動變化規律。因此,人與自然的這種關系稱為天人合一的整體觀。
以“天人合一”為主的人天觀對太極養生文化影響頗深,古代養生專家將人體養生活動放置于一個系統環境中去認識,按照自然法則和規律來養護生命。人體內部環境與外部客觀自然環境是統一的整體,有共同變化規律,因而人的養生活動應注重“法則天地,象似日月”。道家有很多氣功都很講究時間性,而服食養生和房中養生更講究季節性。天地是大宇宙,人體是小宇宙,兩者是息息相關的統一體,人體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共同組成天人結構體系。
武術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遺產,是以健身和養生為主要目的的一種體育活動,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而太極拳是武術與道家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不僅具有活動肢體、用意、運氣傳統導引術的優點,更有勢勢相承,節節貫穿,綿綿不斷的特點。中國武術產生和發展的環境極其復雜,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吸收和交融其他形式的文化也是在所難免的。[3]
[1]何欣偉.太極拳典藏[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4.
[2]李媛.論太極拳的形神與體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
[3]梁聞銘,姜凱,張國輝.道家養生思想與太極拳.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