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菁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0)
從法國米勒到中國現實主義藝術
——論農民題材繪畫
李 菁
(河南大學藝術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0)
讓·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繪畫的代表。他在當時被稱為是代表農民利益的畫家,在米勒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油畫作品,大部分都是以勞動者為題材創作繪畫。以米勒的農民題材繪畫為研究對象,從畫家生活背景、風格特征和情感這三個方面對其作品進行梳理分析,通過鑒賞米勒的作品了解中國的現實主義農民題材繪畫,分析當代中國的現實主義繪畫,以及它是如何在中國歷史繪畫的演變中長存的,它所包含的現實主義精神又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現實主義 米勒 風格特征 現實主義精神
讓·弗朗索瓦·米勒(Jane Francois Millet),1814年出生在法國西部的鄉村,由于他出生于農村家庭,從小接觸的是質樸和善良真實的勞動環境,所以米勒及其享受一種安逸簡樸的生活,由于他從小生活在勞動人民忙碌、勞累的生活環境中,所以在他意識里,他渴望這些底層人民受到社會關愛和幫助,于是在他創作過程中就賦予了這種情感表達。[1]
由于當時社會出現不斷的革命運動,許多同一時期下的繪畫家收到其影響,作品充滿了大量的政治色彩,但米勒只追求真實的表現,他并沒有在作品中寄予改革的愿望,但往往許多社會青年家會以米勒的作品來進行社會新制度的推崇,于是他的大量油畫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識。他強烈追求現實主義,希望人人都能做到“善”,后來當米勒處于當時社會現狀下,他想通過自己繪畫作品表達心中所想、所追求,他的繪畫題材大多都是來源于一些社會底層勞動人民,通過對他們生活環境的真實刻畫,以呈現當時的社會客觀現象,所以在其的作品中無不體現了現實主義的精神,在現實主義影響下米勒的繪畫風格特征由此形成。[2]
現實主義最開始在歐洲法國興起,法國的繪畫大師米勒,他的繪畫反映著時代的現實主義精神,米勒不僅影響著法國的藝術繪畫,他還影響著中國的的藝術領域,那么就通過米勒的現實主義藝術來看中國的現實主義發展。[3]
現實主義在20世紀影響到中國,并迅速的發展起來,后來,大量的新興藝術流入中國,在中國當代藝術發展道路上鋪展開來,但由于現實主義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更容易獲得大眾的欣賞喜愛,中國現實主義發展道路上的繪畫大師有許多,在這里先說一下陳丹青,他為中國藝術發展起到了重要影響。陳丹青,他是現實主義藝術家,并創作了大量油畫作品,他的繪畫對象多以人物為主,畫風真實不矯揉造作,陳丹青和法國繪畫大師米勒一樣,都喜歡以勞動人民為繪畫題材,喜歡用繪畫的方式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想,以此來表達內心的情感,從陳丹青《進軍西藏》等系列油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細節,在他眼中,繪畫無非就是對真實客觀生活的描述;陳丹青的寫實藝術借鑒了傳統西歐的寫實手法,他經常以政治背景創作油畫,所以他也被稱作是政治界的藝術家;陳丹青在繪畫方面與米勒的可以說是有著共同點,無論是從題材還是繪畫方向上都具有相同之處,這點從他們的作品中就可以體現出,兩位作為現實主義繪畫大師,雖然是不同國界,但通過繪畫以此想表達的情感肯定都是相同的。[4
再說一下近現代的現實主義大師劉小東,陳丹青十分欣賞劉小東的藝術,他認為劉小東用特別寫實的手法描繪了當下現狀;劉小東在生活中是一個簡單的現實主義者,他認為藝術也是如此,所以很多人說劉小東是在自己長久的生活經驗中來提升自己的藝術創作,劉小東著名的代表作品有《三峽新移民》、《三峽好人》、《冬春的日子》等,他作品中所描繪的人物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極端和不爆發,畫風安靜,所以人們在欣賞劉曉東作品的同時也會看到米勒繪畫風格的影子。[5]
當然還有許多當代繪畫大師比如王沂東、何多苓等等,他們為藝術領域的貢獻都是推動中國現實主義藝術領域的一股力量,這些中國現實主義繪畫大師與法國畫家米勒在創作中的繪畫題材方向上有著共同之處,就是貼近底層人民、圍繞著平民生活取材創作,上文說到的這些中國藝術家在繪畫上同樣亦是如此,所以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這些繪畫大師都可以稱作是現實主義精神的傳播者,他們以最樸實的藝術主題創作,卻帶來與眾不同的反響;雖然當代出現了不同的繪畫流派,但現實主義繪畫仍舊為主流,現實主義作為中國畫壇的指向標,將會繼續在繼承時代精神下不斷發展并發揮重要影響,中國的現實主義藝術將會秉著現實主義精神繼續在時代中發展。[6]
米勒在法國確立了以農民為題材的風俗繪畫,之前人們一直都是把勞動者看作社會最底層的群體,自從米勒繪畫藝術發展以后,大眾則是以一種新的眼光去看待這些社會底層人民,可以看出現實主義精神對一個時代的影響作用是不容小視的,總之,米勒不僅影響著法國的藝術繪畫,他還影響著中西方的藝術領域;米勒通過自己一生的創作向世人展示了現實主義精神的本質,使我們了解到米勒一生創作的藝術境界以及精神面貌。[7]
繪畫是一種藝術語言,溝通著大眾與時代發展,在這個多元化的藝術領域,現實主義作為一種繪畫流派在世界藝術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現實主義的影子存在于社會的每個角落;從一個畫家的繪畫題材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所想,相同的是從一個國家的藝術主流中也可以表現出這個國家的社會面貌,因為社會賦予繪畫時代精神,繪畫連接社會,大眾需要藝術來時刻抒發內心情感,藝術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
[1]《米勒藝術的典型化和真實性》[J] 王克俊.山西: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2年1月
[2]《總結現實主義創作的新鮮經驗一現實主義學術研討會紀要》《美術》2005年6月
[3]《現代主義繪畫解讀》[M] 汪民安.南京:南京出版社.2012年6月
[4]《世界素描大師 讓.法朗索瓦 .米勒》[M]吳憲生、吳冠華 .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1
[5]《20世紀現實主義繪畫》[M]普倫維勒(著)應沂(譯).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15年1月
[6]《米勒的現實主義繪畫》 [D]方海枸.甘肅: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6月
[7]《米勒藝術的典型化和真實性》[J] 王克俊.山西: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2年1月
李菁(1991.8-),女,漢族,河南開封人,河南大學2015級美術油畫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當代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