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西振
(云南警官學院心理健身教研中心 云南昆明 650224)
警察心理壓力源分析與緩解壓力對策淺析
張西振
(云南警官學院心理健身教研中心 云南昆明 650224)
警察,肩負著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以及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是一種壓力密集型職業,必然會承受來源于各個方面的壓力,心理承受壓力高于其他職業。因此,本文將就警察心理壓力源進行簡要分析,并針對壓力源提出緩解對策,望對警察這類職業有所幫助。
警察職業特性 壓力源 當代警察平均壽命
據相關研究表明,過度的心理壓力金輝引起各種身心疾病,包括心理和身體兩方面。對于警察這一類高危職業,不僅要在社會中扮演著正義使者的角色,還要維護社會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為國家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艱巨使命,因此,如何正視警察從業生涯中的心理壓力,對于國家全面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更是對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壓力是心理壓力源和心理壓力反應共同組成的一種認知和行為體驗過程,也可以說是精神壓力,來源于社會、生活和競爭三方面。人的內心沖突以及與內心沖突相伴的情緒體驗是心理學意義上的壓力,簡言之就是外部事件引發的一種內心體驗。心理壓力對實際生活產生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影響,沒有壓力或者是壓力國發都會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適度的心理壓力反而會提高工作質量,促進自身發展。作為一種特殊職業,警察在重重使命下,需要承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心理壓力,過度的心理壓力會引發其身心疾病,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濕度的心理壓力則會使警察在從業生涯中堅定責任使命、有信心,有恒心,有耐性的完成各項任務。
1.警察的職業特性
第一,政治性,主要體現在警察隊伍的職能上,指國家對警察的要求,包括與國家的國體一致、政體一致國家意志一致,是國家忠誠的統治和管理工具。
第二,紀律性,公安部門是國家管理和統治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要在從業生涯中旅行自己的職責,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定信念,積極貫徹執行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1],尤其是執行路線、方針和政策,秉承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的工作原則,有條不紊的完成各項下派任務,服從組織的領導、指揮和命令,為國家安全保駕護航。
第三,應激性,應激其實就是心理壓力,是在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產生的異常心理反應,最終導致心理障礙。警察職業所承受的心理壓力遠遠高于其他職業,長期在高度緊張狀態執行組織下達的任務,危險系數極高,而且得不到有效的緩解和釋放,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發展。
第四,壓力大、心理負荷過重,眾所周知,警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常常會與人民群眾發生沖突,甚至是直面危險,并且在休息期間,也要保持高度緊張狀態以及做好隨時參加戰斗的準備,大腦皮層神經長期處在興奮狀態,心理壓力極大,必須具備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據不完全數據統計,中國警察的工作時間一般在10到15個小時,年加班實踐長達800個小時,按照每月16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計算,警察每年的工作時間長達17個月,中國近十分之七的警察心理壓抑程度相對較高,與我國人均壽命70歲以上相比,一線警察的平均壽命在50歲左右[2],處在超負荷狀態,身心承受能力堪憂,已經成為國家在統治和管理方面損耗最大的工具。據國外大量數據研究表明,過度的心理壓力引發的身心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精神和心理障礙,例如應激障礙、急性焦慮發作,具體體現在情緒激動、脾氣暴躁、失眠多夢、疲憊不堪、對事情失去興趣、坐立不安、頭腦昏沉等,更為嚴重的是出現厭世棄俗的想法和輕生的念頭,于國家而言,是安全保障的缺失,與社會而言,是安定秩序的缺失,與家庭而言,是成員的缺失,這些都是我們不想看到的情況。
2.警察的心理壓力源
由于警察是一種特殊的職業,并具有顯著的職業特性,所以警察的心理壓力源包括:職業風險高、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情感和家庭的責任、個體心理素質的承受能力、國家責任重大等。具體可以分為工作方面的壓力、生活方面的壓力、警察自身壓力以及社會方面的壓力四部分內容[3],其中工作方面的壓力包括高負荷、高危性、高應激性、高責任性以及管理工作的壓力。生活方面的壓力包括家庭關系的處理、家庭經濟收支。警察自身壓力包括疾病、個體性格特點以及自我定位意識不準確。社會方面的壓力包括社會公眾對警察職業的偏見以及社會輿論壓力和媒體關注度過高。
著手于管理工作,國家相關部門以及地方領導應對警察心理壓力問題予以足夠重視,深入基層,真切了解警察的生活情況、工作情況以及其心理的真實想法,掌握當前警察隊伍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壓力源、心理壓力表現和危害,并展開認真研究和分析[4],根據分析結果制定出符合警察職業特性的減壓措施,積極落實,無論是制度保障、晉升保障,還是工作內容的調整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都要聯系實際,充分考慮的警察的身心健康發展,使其能夠在日常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職能,為國家經濟建設、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社會安定和諧保駕護航。
指派專業心理健康導師,對警察的心理進行干預治療[5],矯正異常心理發展,幫助其樹立工作信心,并對心理治療過程的數據進行跟蹤記錄,建立明晰的檔案,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與培訓,為警察排憂解難,引導其形成緩解和釋放壓力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確保警察身心健康發展。
除此之外,各級領導應深切關心警察的家庭關系和人際關系的發展情況,指導警察調和好工作和家庭的關系,給與足夠關愛,使其能夠在良好的工作環境下發揮自身職能,為國家奉獻己力。總而言之,想要更好的解決警察在工作中的面臨的心理壓力,就好不斷從實際出發,真正了解警察職業的特性,從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更好的服務于國家、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
[1] 陳李珠.高速公路警察心理壓力源與緩解對策研究——以高速公路警察溫州支隊為例[D].復旦大學,2009.
[2] 李偉.巡警心理壓力探析[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3(3):126-130.
[3] 陳向宜.基層警察的心理壓力機制與管理對策——以白云區某派出所為個案[D].中山大學,2010.
[4]高率航.基層公安民警工作壓力現狀、成因及應對策略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5.
[5] 李偉.巡警心理壓力探析[J].四川警察學院學報,2013(3):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