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華 黃小麗 吳蔚



摘要:文章以《網絡技術技術》課程為例,在高職院校開展混合式學習實踐研究工作。通過對學院課程改革現狀與學生特征的分析,制定了合適的課程標準,設計并組織混合式學習活動,同時給出了相應的教學評價,利用Moodle平臺開展混合式學習等問題的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Mooole;混合式學習;網絡安全技術
通過對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網絡環境下混合式學習在江蘇省高職院校教育中的應用研究”)的研究,南通科技職業學院依據學院特色建立了網絡環境下以“導學、自學、助學、評學”為單元的“四維一體”教學模式,以《網絡安全技術》課程為研究對象,從課程的教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進行持續的改革。作為學院的教學改革試點課程,在課程改革中改變原有的“講授+操作+筆試”的傳統教學模式,依托學院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進行課程的混合式學習。經過2年半的課程改革,可以發現90%學生對該教學模式表現出非常積極的學習興趣。通過企業實訓平臺的模擬環境對學生進行測試,發現78%的受測試學生提高了網絡安全技術相關的理論與技能的掌握程度。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嘗試,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了學生完成專業學習的自覺性。然而,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目標是讓95%以上的學生掌握課程的理論與技能,能在對應的工作崗位中熟練運用課程知識。在本課程改革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33%的學生對網絡安全技術方面的關鍵技術的掌握情況不理想,給這部分學生畢業實習的開展帶來諸多困難。因此,如何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生對網絡安全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并針對性地進行課程的混合式學習設計,已成為本課程改革中亟待解決的難題。為解決以上難題,學院針對2013屆至2014屆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開設的《網絡安全技術》課程,采用了“四維一體”教學模式,并利用Moodle平臺開展混合式學習模式的研究。
1.課程標準的制訂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得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課程標準的制訂從2個方面考慮:(1)通過專業調研,對企事業單位的網絡安全人才需求進行分析,了解學習本課程所要具備的基本理論與技能。例如應用型軟件的程序設計、計算機硬件的組成原理、計算機局域網的設計等,以此確定學生具備的崗位知識、職業技能及職業素養。通過與校企合作單位專家的研討,確定該課程的職業行動領域是“培養解決中小企業問題的網絡管理員與網絡安全工程師”。(2)對我院學生進行特征分析,本測試的采樣中,《網絡安全技術》課程授課班級3個,共有97名學生,開設的前導課程有《計算機網絡》《c語言程序設計》《網絡互聯技術》,學生已經掌握了計算機網絡的基礎知識,能簡單地配置與維護網絡設備,但不能運用c語言獨立進行程序設計,不能獨立處理復雜網絡故障,網絡安全分析與策略的應用有難度。通過學院的精品課程網站與課程資源庫的使用,學生熟悉了使用網絡平臺開展自主學習的方式,92%的學生已經擁有自己的筆記本,這些為混合式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前提條件。基于以上的分析,按照“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設計要求,強調實際工作過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選取該學習領域的內容,并設計學習與工作相一致的學習主題,將要學習的知識分配在任務中,為課程擬定了6個學習主題,涵蓋當前實際應用領域的主流技術。每一個學習主題都能夠滿足工作任務的需要,學生通過一定的學習方法與技巧自主學習來擴展知識面,從而掌握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具體學習主題如表1所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習主題在以后的實踐中會不斷更新完善。
2.基于Moodle平臺設計混合式學習
2.1混合式學習
混合式學習以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在2000年“美國教育技術白皮書”中被提出,在形式上它是融合了網絡學習與傳統課堂學習優勢的一種學習方式,但更深層次則是包含了建構主義、認知主義等理論的教學模式的混合。混合式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感。混合式學習能夠發揮教師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同時能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活動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采用混合式學習模式組織課程的學習活動,既有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也有利于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混合式學習的研究多數集中在企業培訓和本科院校遠程教育領域,對高職院校的混合式學習研究卻不多。
2.2Moodle虛擬學習環境平臺
Moodle是由澳大利亞Martin Douglamas博士依據“社會建構主義”的教學思想而設計開發的虛擬學習環境平臺。該平臺采用B/S模塊化結構,能夠將數據訪問、業務邏輯和界面相分離,具備很強的擴展能力和靈活多樣化。在Web服務器上,Moodle是一個可以獨立運行的應用程序,用戶通過IE瀏覽器就可以訪問Moodle服務,作為網絡學習平臺,是學生促進自主學習的有利工具。Moodle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使用Moodle系統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調整系統界面和學習內容。目前Moodle平臺的功能已經比較全面,包含課程管理、學習記錄跟蹤、評價方式、在線教學模塊等功能。Moodle平臺具有很強的互動性,例如討論區、在線答疑等。Moodle的兼容性也很強,例如Scorm這類被打包壓縮的課程包都可以在Moodle平臺上使用。
2.3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活動是各種教學方式具體采用的活動形式,也是混合式學習的核心內容之_。學習活動的類型包含問題探究、協作學習、分組交流、技能訓練、自我測試、學習管理等。學生可以根據需求從其中選擇一個或者多個類型來設計學習活動。混合式學習活動設計包含學習主題、學習活動的流程以及學習活動的評價規則設計。
2.3.1學習主題的設計
學習主題是課程標準中的重要內容,是為了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而設計的。學習主題與企業需求有著密切的聯系,是具有創造性的設計活動。混合式學習的學習主題能夠將學生的基礎知識與新知識緊密聯系,同時在學生的興趣、經驗與新技能之間建立橋梁,以此訓練學生的邏輯與拓展能力。本課程的學習主題如表1所示,學生根據自己制定的學習計劃來自主學習。
2.3.2學習活動的流程設計
一個完整的學習活動的流程經過2個步驟:(1)要確定學習活動的順序,包含活動的啟動階段、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在啟動階段要求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與主題;準備階段學生回憶先導課程的知識與技能,采用合理的學習方法,準備學習資源;實施階段完成既定目標下達的主題的學習任務并進行技能與知識的檢驗;總結階段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總結、自我評價,并分析課程的學習效果。(2)在學習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采用“導學-自學-助學-評學”四維一體的教學模式,例如老師引導、輔導學生學習,學生自主進行知識的瀏覽與技能操作,小組討論中學生之間協助學習等。
2.3.3學習活動的評價設計
學習活動評價是對學生完成學習活動情況的評價。學習活動評價的設計由教師、學生、校企合作單位專家共同完成,評價的標準可以是預期設定的,也可以是隨機提供的。一般采用的評價方式有在線測試、活動記錄、電子文檔等方法。評價過程中采用適當的參照物,結合學生的表現性與實際能力來評價,這樣的評價可以是定量或者是定性的,從而激發學生在某個技能方面的學習動力。
3.基于Moodle平臺的混合式學習實踐
在本課程的教學中,為了保證混合式學習實踐的順利開展,借助Moodle學習平臺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它對混合式學習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設計的混合式學習教學環節如圖2所示。依據圖2的混合式學習教學環節設計,以《網絡安全技術》課程內容為依托,制定了如表2所示的混合式學習實施計劃。表2中的Moodle平臺是學習活動的重要媒體,重要的導學、助學、自學的信息都公布在Moodle上,主要內容有教師信息、課程信息、多媒體資料、學習活動表、學習小組活動方案、網上答疑、課程BBS討論區、QQ群相關資源。教師通過Moodle平臺對各個學習活動信息實現信息化管理,在Moodle平臺下組織多樣式的課程資源,增加研究性學習環節與協助學習的設計,加強對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的引導,完善本課程Moodle平臺,從多個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完成課程的學習活動。學生在混合學習階段,因為本課程的學習需要教師的導學,例如教師提供的課程資源、階段性評價等,這些學習活動借助Moodle平臺也能很好地完成。其次,助學也是一種能夠高效地輔助完成學習目標的策略之一,學生間以討論小組的形式,通過探討的交流方式開展學習,Moodle下的助學需要教師借助互聯網等手段引導和協助討論小組開展學習,共同完成學習主題。
4.混合式學習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在教學中往往具有激勵和導向的作用,制約并推動著整個教學和學習過程,評價的結果可以反饋教學活動中主體與主導的學習活動完成質量。良好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有效參考。在Moodle平臺上設計教學評價時,必須以學習目標為導向,評價主體多元化,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打破傳統以總結性評價為主的局面,注重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多角度地評價學生,評價內容和標準要全面…。本課程的評價方式以總結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為主。總結性評價可以在課程結束時,通過在Moodle平臺中導入試題庫,以測試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對學生的能力評定等級,評價主體一般是教師。過程性評價是教師根據學生參加學習活動的過程的情況給出相應的評價,并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給予反饋。此外還可以通過設計“互動評價”活動模塊,在學生遞交作業以后,除了教師可以評價學生外,還有和同儕互評與學生自評。總之,總結性評價用于考察學生對網絡安全技術課程整體的學習效果,過程性評價則貫穿于整個學習活動中,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給出反饋,體現出師生的共同參與性,因此,要合理設計教學評價,使其在教學中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5.結語
基于Moodle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教學實踐的研究證明,在Moodle平臺下設計學習活動并開展混合式學習實踐,可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好網絡安全技術的關鍵技術,并解決中小企業網絡安全的實際問題,提升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基于Moodle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教學實踐總體是成功的,為混合式學習理論與Moodle平臺應用于計算機類課程的教學積累了經驗,可供高職院校教師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