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光靜
(重慶市福耀實驗學校 重慶 404100)
如何提高城鄉結合部中學生作業的有效性
冉光靜
(重慶市福耀實驗學校 重慶 404100)
城鄉結合部中學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他準確的地理位置是在城市的邊緣地帶和包圍城市的廣大的農村之間。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涌向這一區域,這里逐漸形成一個龐大的中學生群體,這個群體具有其自身的獨特性,如何有效地、更好地抓緊對這個群體的各個方面的教育,必須了解這里的學生的特點,如層次性就是一個突出的特點。要想提高他們的作業有效性,就必須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設計作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中學生 作業 關注 針對 遵循
1.每個學生作業的布置量應該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拿最簡單的詞語抄寫來說,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定抄寫遍數。在我所執教的這個班級,我就針對書寫情況不是很好的實際規定:以抄寫質量定抄寫遍數,這樣一來,既提高了書寫質量又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2.作業的難易程度也要適當把握。我班級中就有好幾個這樣的學生,每次家庭作業都很難及時的完成,他們是因為家長不會指導,自己又實在有些懶惰。還有一部分學生,確實是能力有限,對一些“活”的東西根本無法掌握,對于這樣的學生,難度大的作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選擇適合他們的作業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講究作業的針對性 。
作業是學科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單位時間內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之一。“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決定了其學習的差異性。新課標對不同的知識作出的了解、理解、掌握即通常說的A、B、C層次的不同要求,要求我們在作業設計時要突出重點知識,解決難點,提升能力。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布置的作業內容一致化,勢必導致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有的學生根本不知從何“入口”。因此,在設計作業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對知識掌握的不同要求,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因班而異,因人而異地設計層次性的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感興趣了,自然會用心去完成。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家庭作業設計不可以太枯燥,要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帶有“玩”的色彩的作業,讓家庭作業變得形式活潑、富有趣味,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作業時,還要做到因材施教,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既要動口又要動腦,既要調查實際又要實踐操作,親身體驗,在不經意間情趣盎然地完成作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主動探究的能力。
除此之外,布置有效作業還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學生可以在教師引導下自主參與作業內容的設計,自己布置作業。教師則針對學生的差異,設計多梯級的分層型作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選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而且,還應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完成方法。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讓學業負擔停留在適當的位置上。這樣的作業給學生提供了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廣大空間,作業的效率相對就提高了。
新課標指出:學習和教學方法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創設有利于學生發展的開放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充分考慮學生學習活動過程的多樣性和多變性,促進學生健康和諧的發展。也就是說,這類作業的解決不拘泥于某一種特定的方法,可以在啟發學生探索各種解法的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操作、發現、歸納,鍛煉學生的多種能力。
新課標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認為學習的最終目的還是看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應給學生創造進行實踐的機會,不拘泥于教材,既關注課本,又關注生活,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主動參與社會實踐,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親近感,體會到知識與生活同在,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學到有價值的知識。
總之,家庭作業,是鞏固學生當天所學新內容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學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家庭作業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 學生的家庭作業質量往往大部分是不盡人意的,大部分孩子面對簡單機械的作業尚能完成,一遇到靈活性較強的作業,總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要想提高中學生作業的有效性,必須了解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