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興春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第三中學 云南昭通 654600)
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彭興春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第三中學 云南昭通 654600)
如何激發學生愉快地輕松地學好英語,是每個英語教師不斷探索的問題。要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和最好的學習動力,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提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如果能把興趣培養成為一種學習英語的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逐漸養成自愿、主動學習英語的習慣。因此,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成了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最主要的任務之一。
英語 興趣 多管齊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入,今天的英語教學已經不再像往日一樣,只是為了應付一張試卷的"啞巴英語"。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敢說英語、愛說英語,打下良好的語音、語調和語感基礎。實踐證明:英語教師不僅要能說流利的英語,還要會唱歌、跳舞、繪畫、善于表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自如、恰當地運用例如背順口溜、講故事、唱歌、跳舞、畫畫、比賽、游戲、情景表演等多種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才能真正做到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點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因為教學內容的吸引而興奮起來。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1]
在教學中,常有學生對學習英語不感興趣,而導致教學效果欠佳,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師忽略了情感效應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如果再課堂教學中,教師做到在心理要與學生接近,情感上要與學生產生共鳴。人非草木,熟能無情。教師只有千方百計設法在師生間架起一座感情的橋梁,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兩千多年前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師生關系融洽時學生就能‘親其師,信其道’,樂學之。當然要想讓學生“樂學”,教師先要“樂教”。積極的情感交流,能促使課堂氣氛和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主動性與積極性。所以,教師在上課時,不僅要善于調動自己的情感因素,保持飽滿的熱情,更要以情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師生感情融洽,氣氛和諧,協調一致,以達到加速雙邊活動的進程。教師愛學生越深,學生也敬老師越深。老師對好學生和差學生都要有良好的態度,不能對差生總是看不順眼,應該有意識的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和鼓勵。要常說:OK!Good!等使他們享受成功的歡愉,從而保持濃厚的興趣。[2]
實踐證明,凡是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形成新穎、色彩鮮艷對象,都極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例如使用計算機、多媒體、幻燈實物等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趣味性、高效率。首先,現代化的電教設備為激發學生的興趣提供了較為理想的優越條件,它可以使學習的事物或現象大小互變、動靜交錯,能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復雜的內容條理化;同時它又集音、形、義為一體,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清晰、準確、生動的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器官,使機械呆板緊張的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愉快。其次,運用形象逼真的掛圖或簡筆畫配合配合講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看起來清楚、聽起來明白,記起來深刻。
L.在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活動的狀態,讓學生耳、手、嘴、腦同時并用,調動多種器官參與活動。有時我幫助學生布置場景、配樂,必要時也當“導演”,我把學生在課堂上的朗讀及回答問題的聲音錄下來,再放給他們聽,以此來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使其更認真地去說、去演。因為學生的自我意識強,他們怕別人把自己看成“弱者”,力圖在各種場合表現自己,樹立自己的威信,因此為使自己的錄音能給其他同學留下較好的印象人人都自覺地發揮出最高水平。
2.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學生初學英語感到新奇有趣,可難度大,困難多,我本著多鼓勵表揚,少批評的原則,根據學生學習水平的差異,把握活動的內容、所提問題的難度,以便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嘗到成功的快樂,逐步培養學習興趣。如:將容易回答的問題讓學習較差的學生來回答,而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回答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表揚話語經常變換,根據實際情況應用very good、excellent 、clever等,這樣全體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樂趣。
3.每周四定為英語日,學生輪流說說英語故事,謎語等,這樣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學生知識,定期舉辦英語競賽,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自己出題,自己當評委,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把所學單詞,詞匯、句型等知識融會貫通,在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的同時激發學生自主探求的欲望和興趣。
創設一種真實的交際環境,使學生在真正的交際環境,使學生在真正的交際活動中發展起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是運用交際教學法的關鍵所在。作為教師,我們最要做的是創造情境,消除學生緊張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英語學習。例如教“Animals”這一單元時,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動物園,到處是有趣的動物玩具。而且每個學生也戴上了自己喜愛的動物頭飾。一上課,同學們便感到不是在上課,而是到了一個熱鬧的動物園。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把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而且充滿了樂趣,真是“課始時分興已濃,課行時分興正濃,課終時分興猶濃”。總之,教學只有根據教材特點,積極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自然、親切和輕松的氣氛中學習英語。
每學習一段對話后,我都為學生留有分組創編對話的時間,設計競賽等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展示出來。學習了“Where are you from?”后,各小組積極準備,英語小品編排的各有特色:有的組化了妝表演各個國家的人;有的組表演寓言故事,都成了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有的來自水中,有的來自森林,還有的來自山里……;一組居然說出了“I am from UFO(不明飛行物)”并做出了一些怪動作,引來同學們陣陣笑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生怎么會不樂學呢?
[1]扈中平,李方,張俊洪.現代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小學英語課程標準[Z].教育學習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