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劍
(全州縣高級中學 廣西桂林 541500)
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淺析
滕 劍
(全州縣高級中學 廣西桂林 541500)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應充分發揮現代教育資源的優勢作用,實現資源與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適時適當使用現代化設備,優化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結構、教學時間等,通過直觀形象的手段激發高中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全面發展,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成為體育活動的主體,全方位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技能和自主探究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現代教育技術 高中 體育
教學手段是師生在教學中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體或設備。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信息傳遞手段和知識工具的出現,各學科正在借助現代教育技術的”東風”揚帆遠航,這是值得高興的事情,意味著將要改變以往傳統式的教學方法,加快課堂教學改革的步伐,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不難發現,目前各級各類教學評比活動都特別強調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然而,作為一個體育教師卻多少有些遺憾,因為在這方面體育教學已遠遠落在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的后面,大多是“一個哨子,一個圈,一個場地跑半天”,還有“一個哨子,兩個球,教師、學生都自由”的老套車,嚴重阻礙了體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究其原因是由于許多體育教師認為:體育教學就是教學生走、跑、跳、投、滾、翻、攀、爬,主要以“動”為主,怎么能靜下來去聽音樂,看視頻呢?其實不然,在體育教學中廣泛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可豐富教學手法,促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教學組織的革新,有利于體育教育教學的科學發展。[1]
伴隨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全州縣高級中學的體育教師經過幾年的探索,體育課堂教學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體育課堂和普通課堂一樣,也是“教與學”兩個層面的內容。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和學生一起按照課前準備好的內容進行學習,學生學到的內容都是預先設計好的,更涉及不到能力的培養和體育素養的提升。因此,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須改變教學理念,全面落實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能讓學生完成的學習任務就放手交給學生去做,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是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大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靈感,提高了感悟能力。[2]
如在講解有關體育發展史、體育設備名牌上的參數、體育比賽的規則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使學生對每組數據或者規則都能留下清晰印象,教學效果極佳。比如在講解有關足球、排球的發展史,足球、乒乓球、排球、鉛球的直徑,足球場、排球場、籃球、長度和寬度,排球架、跳高架的高度,乒乓球、排球、籃球等運動項目的比賽規則等,均可以讓學生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資源進行自主學習。[3]
教師也可以鏈接相關網頁或課件,引用動畫視頻進行講解,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為了更好地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提出問題后,可以讓學生自己或學生小組去網上查相關知識,通過小組匯總利用課上時間進行匯報交流,組間可以相互更正或者補充,或者提出質疑。這樣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使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些舉措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有效手段。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按照新課程理念的要求,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教師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整合課程資源,實現對教材的合理延伸,從而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比如課上的自編操和小游戲活動的設置,均可以讓學生自己或者學生小組進行設計,發揮網絡、圖書資源的優勢作用,整合課程資源,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延伸,為學生提供創新氛圍,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素養,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徒手操作”的訓練中,教師可以事先布置好學習任務,讓學生在網絡上進行搜索,查找相關學習資源,學生之間在課前相互交流討論,模擬教材上的操作技巧,課上進行展示。教師及時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操作的范例,為學生提供標準的動作示例,并及時加以強調和講解,給學生理解和消化的時間,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操作訓練,從而大大增強訓練效果。又如在課前準備活動的設計中,可把部分自編操內容放手給學生自編自演。讓學生結合教材提示,自己設計一節自編操,由學生自己來帶操。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發揮好主體作用,該讓學生自己做主的就讓學生自己做主,教師不包辦代替,只要導演好學生的活動內容即可,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組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綜合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4]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關鍵。有了興趣就有了成功的基石;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夠樂學、會學、愛學。根據高中學生學習現狀和對體育戶外運動感興趣的特點,筆者利用多媒體創設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那些抽象、枯燥的體育語言通過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擁有聲情并茂、活潑生動的表現形式,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他們的內在潛能,從而達到好的學習效果。[5]
如在進行戶外活動課三級跳遠、投籃等教學時,各種動作要點都是通過觀看視頻錄像,讓學生自己領悟,由學生獨立完成的。在學習新操的時候,教師下載所要學的視頻范例,課上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學生很感興趣,看著標準的動作,伴著輕松的音樂,他們感覺學習體育是件很快樂的事,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很快就掌握了體操的關鍵拍節,大大提高學習效率。
不能否認,高中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向學生傳授相關的體育理論、基本技能,通過訓練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素養。但談到體育教學,就離不開競技比賽。
因為競技比賽是選拔體育拔尖人才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和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和技術水平。隨著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不斷進步,現在體育競技比賽場上氣氛活躍,場面壯觀。通過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優化了體育比賽的環節,提高了體育比賽的效率,提高了體育比賽的準確度,增加了學生參加比賽的熱情,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如在“三級跳遠”比賽時,改變以往用卷尺測成績的方法,而是利用位移傳感器準確測出運動員的成績,并且進行全程直播,當學生跳完后能及時、準確地看到自己的成績,增加了比賽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再如在3000 米長跑比賽過程中,利用大屏幕播放世界長跑冠軍的比賽視頻,沒有這套設備的學校可以用功放機播放他們比賽的音頻解說。運動員在這樣的氛圍中會受到極大的鼓舞,頓時力從腳生、鼓足勇氣、信心百倍地抵達終點。[6]
這樣的名人激勵作用,有效激發學生的競技斗志,提高學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提高學生的體育競技成績。[7]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是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來進行的,一定要加大探索的力度,做到科學合理應用,使之更好地為體育教學服務。不能為了追求教學形式而用教育技術,忽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用現代教育技術代替一切,該用體育器材進行演示的不能忽略,該做的示范必須示范;在使用這些手段時要注意選擇的切入點,做到科學合理,確實起到解決教學難點、優化教學結構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體育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一樣,也是有規律可循的,要遵循體育教學規律,遵循學生發展的規律,做到因材施教。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科學整合現代教育技術資源,實現體育教學最優化,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育素養,落實三維教學目標。[8]
[1]李艷紅.整合教育裝備資源 增強體育教學效果 [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10):24-25.
[2]呂建炳.體育教學方法實施及創新研究 [J].科技資訊.2014(28)
[3]賀建.談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 (11)
[4]周琦.游戲活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調查——以溫州第十九中學為例 [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 (07)
[5]劉項.試談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 [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 (10)
[6]孫誠.談在中職女生中開展健美操教學的實踐研究 [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 (11)
[7]陳登閏.高三體育生訓練計劃初探 [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 (11)
[8]許由飛.關于中職體育教師陽光體育運動開展能力的研究 [J].科技風.201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