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向多元化發展,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這就意味著大學生需要提升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來適應社會發展。而當代大學生目前普遍存在創業意識不足、實踐能力薄弱等問題,因此本文對這一系列問題提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意見。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創業意識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國家需要更多的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高水平人才。然而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意識不足,學生缺乏創業的欲望與意識。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與意識刻不容緩,如何找到與其相應的對策,是目前高等教育普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什么是大學生創業創新意識
創業需要具有良好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以及高效的行動力,同時也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及優秀的領導力??梢哉f創業是創業者發現機會、追求資本價值的過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在發揚興趣愛好、理論引導、動手實踐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業創新意識,以達到學生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目標。
從最近幾年來看,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選擇畢業后進行自主創業,這個群體的人數愈漸龐大。如果這些畢業生都具有良好的自主創新能力,則必然會對推動社會創新、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二、為什么要加強大學生自主創業能力
(一)社會轉型迫使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
當今社會正逐漸向創新性社會轉變,大學生作為高素質群體,在整個過程中起主導作用。隨著高校的擴招,學校每年向社會輸送的人才業也逐年增多。但是現有社會模式下的企業無法繼續容納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這就需要高校畢業生積極尋找市場商機,大膽地尋求出路。高校作為培養高端人才的場所,肩負著培養高水品創新型人才的重任。根據我國目前的高速發展來看,高校需要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速度。只有大力培養人才,社會才能加快實現發展,國家才能加快進行創新,經濟才能實現穩步增長。
(二)就業壓力迫使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
最近幾年,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越來越多。與此同時,我們看到,近幾年具有很強創業能力的畢業生頗受企業青睞,他們往往也有著更強的競爭意識,歸其原因,就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制度的健全,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就意味著高校需要加強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同時,具有創新能力的大學生會選擇進行自主創業,這既解決了就業問題,也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崗位,實屬兩全之策。
(三)個人能力落后迫使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一句婦孺皆知的話,同樣也適用于大學生就業。一個人如果缺乏創新精神,他在各個方面也不會有重大發展。社會在快速發展,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沒有進步就意味著落后。因此,對個人來講,創業是一種新的生存方式,擁有自主創新能力會使個人更具備競爭力,在求職過程中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
三、該怎樣培養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能力
(一)加強宣傳 營造氛圍
首先學校教育部門要加強宣傳。挖掘創業創新典型案例及先進人物事跡,制作宣傳手冊,利用期刊雜志、報刊及學校廣播系統向全校學生進行宣傳,營造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氛圍。其次,動員媒體為學生營造氛圍,通過積極主動的宣傳,挖掘身邊潛在的創新型人才。最后,說服學生家長對學生創新創業給予支持幫助,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
(二)增強創新意識 培養創新精神
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是高校教育的重點,也是形成和推動創業的驅動力。要培養這種意識和精神,第一是要引導大學生培養創業精神,通過多渠道多方面宣傳來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增強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幫持其進行創業。第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投入校園活動,通過舉辦創業型社團或創業大賽來增強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擴大創新教育的普及面。第三是開展專題講座,邀請成功創業人士及教育專家為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開展交流報告,面對面傳授經驗,為學生們解疑答惑,分享自己的個人經歷,以此為引導新創業大學生步入正軌,少走彎路。
(三)加強教師隊伍培養 提升教師綜合素養
人才培養的結果取決與教師的水平。只有真正擁有創新性思維和優秀職業素養的教師,才能教導出善于思考、敢于創新的學生。所以,要重視輔導員及教師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的作用,要引導教師跟蹤每一位學生,合理對其做出職業規劃,設置創業課程,挖掘潛在人才,對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同時,要引導教師加強與其他任課教師的聯系,共同商議新的教學方案并逐漸完善,做到探索課堂教學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
四、結語
大力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有助于促進國家建設創新型社會,也有助于高校尋求自身發展。高校通過組織創新意識與創業能力的討論,可以促進高校改革教育思路,優化教學環境,整頓教學資源,更換教學模式,從而促進高校均衡健康發展。所以當今高校應加快建設培養創新型人才模式,向社會輸送更多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曹勝利.大學生創業[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2006.
[2]王艷芳.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