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藝術設計人才資源培養問題,是二十一世紀我國藝術設計研究的熱門話題之一。我國藝術設計教育是近些年才起步和發展的,歷史不長。加之很多高校沒有系統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經驗,只是“一味的照搬”,人才培養定位模糊,忽視藝術設計教學的實踐環節,致使學生就業缺乏競爭力,藝術設計人才資源缺乏特色,師資配備等顯然薄弱等現象都急待解決。
河南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具有悠久歷史,擁有眾多的文化資源和遺產,河南省經濟文化發展迅速,河南省政府相關部門也大力支持藝術設計人才資源的發展,和多院校相繼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由于時間問題,我省藝術設計教育也和國內其他院校一樣,存在一系列的共性問題。
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目的是培養符合新時代社會發展需求,滿足人們生活與精神的需求,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綜合型設計人才。而我省的藝術設計人才資源的來源于一類、二類本科院校,以及社會培訓。在市場競爭日益積累的環境下藝術設計人才的供需矛盾也日益顯現出來,如:我省藝術設計人才定位模糊,藝術設計教學的實踐環節薄弱,致使學生就業缺乏競爭力,缺乏自身特色。一度被政策和人才需求大掩蓋的教學與市場脫節,教育與實踐脫節,教育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初衷相違背的問題日益突出。
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夠為我省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以及人才資源的培養起到一個參考作用;面對新經濟時代的到來,我省藝術設計人才應如何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如何改革發展為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做準備?隨著現代信息與數碼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們愈來愈認識到現有人才資源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因為這種模式不論在培養方法,培養手段,還是評定標準等方法都是研究如何使他們牢固地掌握現成知識,而沒有提高知識創新的要求。大多停留在當前高校藝術人才資源的現狀分析上,而能系統的提出相關解決方案的研究較少。本文力求找出制約我省藝術設計人才資源發展的瓶頸,為我省培養更多更優質的藝術設計人才資源,進一步發揮高等教育社會服務職能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力圖為整體推進藝術設計人才資源培養的研究及其實踐,探索一種新思路。
從我省藝術設計人才資源來看,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安排中基本都設置了頂崗實習的環節,熱衷于技法、技巧的訓練和設計藝術的表現,但這些實踐都是虛設的缺乏針對性,且缺少“真刀真槍”式的練兵,技能得不到應用的檢驗。首先,高職教育對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優勢尚未得到社會與企業的廣泛認同,企業對高職院校頂崗實習的學生在能力上缺乏信心,不放心將企業的設計產品交給學生完成;其次,動手能力不足,應加大教育部門實踐能力的培養環節。大多數院校不能將校企聯合的人才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環節,學生往往只在畢業前夕才有短暫的機會走進企業參與實習,不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和實際的設計經驗,使他們很難達到企業的項目要求,客觀上導致了“學生做不好、企業用不好”的惡性循環。最后,高級人才缺乏,人才資源缺乏特色,企業對人才過于限制,從業后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
通過調研,我省藝術設計人才資源現狀研究的創新點:1.藝術設計人才資源的培養應尊重市場。企業經營、生產,要符合生產、生活需要,要符合基本的市場準入機制,你才可以通過有效的準入,達到獲取利潤的可能,同樣道理,藝術設計人才培養也需要遵循這條原則,首先培養的人要符合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和藝術設計人才培養規律,其次是培養的人要是“社會大市場”需要的人,所以,培養怎樣的人,要爭的市場的同意,尊重市場的選擇。建立與市場運行相適應的制度是競爭制勝的堅實基礎。這是尊重市場規律的表現,也會讓其更具生機和活力。2.藝術設計人才資源的培養尊重教學規律。教育原則之本為落實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方案,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目標,就是要把培養的人輸送到社會去,為社會服務,成為有用的人,但是其基礎,應該是培養要尊重教學規律,只有按照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律和方法培養的人,才是所需要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藝術設計人才,尊重教學規律是培養藝術設計人才資源的基礎。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們一貫的人才資源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所以我們要實施創新,全面提高我省藝術設計人才資源的質量,并在高校教育上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激發學習成長的主動性,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分析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6.
[2]楊建蓉,徐海青.我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及對策分析[J]].職成教育研究,2013(3).
[3]紀春.藝術設計教育探索[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