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律對人與人之間經濟利益關系存在著調節和規范的作用。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潛在意識規則與思維方法這兩個維度對法學和經濟學的相互作用關系作出初步的探討分析。
關鍵詞:法學;經濟學;融合
法學和經濟學是人類最為古老的兩門學科,堪稱文明的兩顆明珠。哈耶克曾說:學科專門化所造成的惡劣影響,沒有誰比其在法學與經濟學中所造成的影響那么明顯。法學和經濟學的融合是學科自身發展,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法學和經濟學的融合歷史與現狀
法學和經濟學之間存在著融合的必要,因為相互獨立的法學和經濟學從根本上看,只會變成法理學和制度經濟學。而兩者的結合,雖然在實際應用上已經初見端倪,但是在理論層面,歷史上一直較為緩慢。隨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生產關系的進一步明晰和合理。二者尤其是經濟學顯示出了日益強大的學科融合性,而法學和經濟學的結合無疑給人類的現代文明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從本質上看,無論是法律還是經濟,都是人類發展文明的手段與方式,同時也是人類追求更高生存境界的表現。它們從屬于文明,卻又有著相當的獨立性,會隨著文明程度的演進對社會生活領域產生不同的影響。但單一演進并不是最好的前進方式,歷史上因為缺少多樣性,讓一種單一的形式肆意發展直到占領幾乎全社會的主題而使得文明湮滅的例子并不少見。
除了在理論模式方面的抽象研究外,經濟危機、經濟帝國主義的崛起、新經濟形態的出現、法學研究現實化的呼聲高漲等也逐漸催進了法與經濟間的相互融合。例如波斯納關于法律經濟學的定義是將經濟學的理論、方法與經驗全面應用于法律制度分析。
作為現階段社會制度發展基石的經濟學則表現出了很強的融合性。譬如公司法、證券法、市場交易法、進出口法、反托拉斯法等,這些法律中的經濟學知識和法律自身的融合,使得二者變得難以區分。在這些法律的具體運行和實踐中,經濟學和法學在經濟制度和法律規則兩個層次上的區分變得越來越模糊,二者的屬性在某種程度上具有了同一性,這種演變在實際運用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二、經濟學潛在意識規則對法律的影響
經濟學在潛在層面上的規則、意識、精神對法學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而其實究其根本二者所擁有的規則方法都是人類理性意識的外化,所以具有很多共通之處。
古典經濟學的出發點之一是將人假設為理性自由的人。馬克思認為貨幣是天生的平等者,因為買賣者必須要在平等權利與義務關系中實現自由貿易。否則,在不平等關系中所產生的,將不是平等貿易而是剝削。這體現了經濟學中平等觀念——它甚至可以作為經濟學的基礎存在。在運用到法學領域內就演化為法律和契約的精神——立法、執法、司法與與契約的制定、執行、維護就是同一個思想在起作用。它可以引申并且補充法學中的自由平等民主正義觀念,從而更加貼近社會生活,而不僅僅是法律以階級統治的方式來強制規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解決現實中的沖突。
經濟學史上,關于效率和公平的討論被譽為經濟的哥德巴赫猜想。在單純的經濟學思路中,效率可以說就是它唯一的目標,如何實現社會有限資源的最高效配置是它的任務和目標。但是公平問題一旦被忽略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資本主義早期發展歷史中尖銳的社會矛盾就是一個案例。
為了將經濟效率發揮到最大限度,就需要將公平問題壓縮到令所有人都滿意的地步,而不至于妨礙高效率的保持。作為協調不同人群權利與義務最權威武器的法律,同樣需要處理好法律效率與法律公平的問題。
實現任何社會本不存在的的事物都需要付出代價,法律也不例外,它必須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間做出有取舍的抉擇。法律實際上是在分配著十分稀有的資源即權力與義務,這一方面它追求效率最大化;與此同時,法律又擔負著維系社會公平的重任,因為所有人無一例外會在分配稀有資源的同時關注它的公平狀況。
三、經濟學思維方法對法律的啟發
經濟學為法學提供了定量研究的思路。經濟帝國主義者貝克爾認為,經濟學本質上是一種思維,其核心是由最優化行為、市場均衡和偏好穩定的假設組合而成的。而這一組合背后最為有利的武器就是對于數據的分析。在近代,由于大數據分析的崛起,經濟學使得原本分散沒有任何具有明顯表現力的數據組合在了一起,顯露出了人們通過思維答辯不可能的得到的精準結論,這一點使得經濟學因更加適合日益復雜的現代社會而得到無比的青睞。
而法律發展至今,最為基本的手段就是在理論上對現象的價值判斷與語言分析,這使得法律在解釋問題方面會有著比較大的漏洞,難以擺脫主觀性與政治立場的束縛。但實證經濟學技術在法律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在契約、侵權、犯罪等問題上,經濟學在法律效果上的研究和評估已經初露頭角。它的優勢在于更能抵制政治語言對法律表達的侵蝕,在理論思辨之外再加上了定量分析以更加靠近事實。
鑒于單一的模式可能會導致一項制度的消亡,對于法律規則和程序的模型化研究與數理分析,可以僅僅將它作為最為一種思維模式,和思維答辯在不同參考系內發揮作用但仍以現行價值判斷為主要模式,就像道德與法律主要是事先與事后的關系并且現階段仍以法律為主一樣。
參考文獻:
[1]李樹.法學研究的經濟學維度——基于法律經濟學的思考[J].現代法學,2003(06):1-3.
[2]張守文.經濟法學的法律經濟學分析[J].法學研究,1992(05):3-4.
[3]萬楊春.法經濟學思想研究[D].重慶大學,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