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荒野獵人》是根據邁克爾·彭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講述的是19世紀一名皮草獵人休·格拉斯荒野求生和成功復仇的故事。該影片男主角休·格拉斯在一次出行中被一頭熊重傷,后被同行的首領安德魯·亨利救下,首領雇傭了約翰·菲茨杰拉德和吉姆·布里杰兩人來照顧他。貪婪狡詐的菲茨杰拉德殺害了格拉斯的兒子,并說服布里杰將徘徊在死亡邊緣的格拉斯拋棄在荒野。但格拉斯憑借堅強的毅力、戰勝嚴寒氣候和里族人追殺幸存下來,歷經數月成功穿越蠻荒之地,最終回到了白人聚居地、并成功復仇。
關鍵詞:《荒野獵人》;休·格拉斯;生存;復仇
一、《荒野獵人》背景分析
19世紀初,大量白人拓荒者涌入美國中西部,也就是蘇族人的聚居地。白人所到之處砍伐森林,獵殺野獸,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更是威脅到蘇族人的生存。于是蘇族人奮起反抗,雙方爆發了達科他戰爭、紅云戰爭和黑山戰爭。憑借過人箭術和熟悉當地地形的優勢,蘇族人也有幾次大獲全勝,無數白人在戰爭中死于非命。但因武器落后和更多白人源源不斷的涌入,蘇族人家園被毀,最后蘇族部落被迫在羅賓遜堡與白人簽訂了居留地協議,此后不得四處遷徙,美洲平原的馬背文化和神秘的西部處女地,也很快湮沒于歷史長河之中。《荒野獵人》的故事,就是這段歷史中的一段插曲。(見圖1)
二、故事情節簡介
《荒野獵人》講述的是以白人侵入蘇族領地為背景的復仇故事。主角格拉斯和他的一伙同伴入侵蘇族領地,大量獵殺動物以獲得皮草,遭到蘇族人的襲擊,死傷過半,被迫乘船撤離,為了躲避蘇族人的追趕,后又棄船上岸。格拉斯在獨自出行時誤入狗熊領地,受到護崽心切的母熊攻擊。格拉斯被母熊撕扯、摔打、咬傷,弄得傷痕累累,然而格拉斯最終頑強抵抗、殺死了母熊,后被趕來的白人首領所救。當時他們所經之地大雪封山、天寒地凍、崖壁陡峭、一行人幾近陷入絕境。同伴們帶著格拉斯這樣一個垂危之人極大地增加了死亡風險。因此白人首領便在族人中招募能夠陪護格拉斯之人,以減輕集體葬身山谷的風險,并承諾回到白人聚居地后重賞陪護之人。格拉斯的兒子霍克自愿留下,吉姆·布里杰和菲茨杰拉德也要求留下。但菲茨杰拉德留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得到賞金,為貪圖省事他試圖將格拉斯捂死,被霍克發現后他又殘忍將后者殺死,并欺騙布里杰將格拉斯留在了荒野之中。在被菲茨杰拉德拋棄之后,身負重傷的格拉斯爬出墳墓,將火藥敷在被母熊劃破的喉嚨處,點燃火藥以粘合傷口。在極度饑餓時他生吃活魚和動物內臟以求生存。在被里族人追殺之際,他潛入激流抱木求生。后在騎馬逃生途中墜入懸崖,他的馬跌落致死,他卻僥幸活了下來。然而暴風雪襲來,風雪交加中他似乎難逃一死,為求生存,他刨空死馬內臟,躲入其腹中取暖。暴風雪停息,他再次逃離死神。后來他在無邊的暗夜中游蕩,與一位波尼族人邂逅,又遇極端惡劣天氣,他傷口復發、被波尼族人藏入臨時搭建的窩棚而得救。后來波尼族人被敵人吊死。格拉斯風餐露宿、歷經磨難,終于回到白人聚居地、為兒子復了仇。
三、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格拉斯是影片的主角,他勇敢、剛毅、堅強。無論是在與身體龐大的母熊搏斗之時,還是在身負重傷、又被杰茨菲拉德落井下石之際,又或是在被敵追殺、潛入刺骨冰河幾欲喪生之間,格拉斯都不曾放棄生的希望,而是沖破重重磨難,最終回到白人聚居地。
菲茨杰拉德在影片中是第一反派角色,他貪婪、自私、殘忍,為了一己私利,可以不擇手段。為了得到賞金,他主動要求留下來“照顧”格拉斯。當族人走遠,他便露出本來面目,殺死霍克、誘騙布里杰一起拋棄了格拉斯,在回到白人聚居區后,他竟然聲稱已經將格拉斯安葬,并厚顏無恥、毫無負罪感地領取了賞金。在得知格拉斯安全歸來時,自知無法交代,便偷偷逃走了。當亨利陪同格拉斯在雪野中找尋他時,他又將亨利殘忍殺害。最后,與格拉斯搏斗中他身負重傷,被趕來的蘇族人殺死,可謂咎由自取。
布里杰具有雙重性格。他既具有正義的一面、對于傷者、弱者擁有天然的同情心,又具有懦弱的一面。他主動答應陪伴重傷的格拉斯。在菲茨杰拉德軟硬兼施的誘騙之下,他幾經猶豫離開了格拉斯,跟隨菲茨杰拉德逃出荒野。當首領給他賞金的時候,由于心存愧疚,他沒有收取賞金,但同時對菲茨杰拉德的滿嘴謊言流露出厭惡、憤恨的情緒,但由于軟弱的性格,他并沒有拆穿前者,而是選擇了隱忍。
波尼族男人溫暖、善良,與他同行的族人都被殺害之后,他與格拉斯邂逅,并為他提供食物。在風暴中,格拉斯倒下時,波尼族男人燃起篝火、烤熱石頭、搭建帳篷、用土方為他治療、用熊皮將他包裹。他用盡全力與大自然的肆虐相拼,只為挽救一顆與他一樣受傷的靈魂。波尼族男人的存為影片增添了一抹人性溫暖的亮色。
最后要談到的人是白人首領亨利。 亨利權衡利弊、審時度勢,具有正義、公道的一面,但不夠明察。他拯救了被母熊襲擊的格拉斯。當時格拉斯身負重傷,他們所經之地被積雪覆蓋,懸崖陡峭難行,天氣又惡劣異常,亨利擔心格拉斯成為大家的負累,經過權衡決定留下幾人照顧格拉斯,以便讓其余人輕裝突圍。然而他所托非人,最終使格拉斯陷入更危險的境地。當格拉斯平安歸來,他得知菲茨杰拉德的惡行后暴怒不已,決定要抓到菲茨杰拉德對其施以重罰,然而他再一次低估了菲茨杰拉德的自私和殘忍,最終被后者殺死。雖然亨利的命運最終以悲劇告終,但他的存在同樣使我們對人性懷有了新的希望。
四、主題探析:生存、復仇以及對愛的呼喚
影片的第一主題是生存,因為生存的欲望支配著影片中的每一個人。白人們侵入蘇族領地是為了更好的生存,蘇族人的反抗也是為了生存。當白人們帶著奄奄一息的格拉斯艱難地在雪野中尋找出路時,為了避免全體死亡的命運,他們最終拋棄了格拉斯。菲茨杰拉德為了早一日走出深山,竟然決定殺死格拉斯,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把死的命運留給別人。為了生存他可以不擇手段。多次身陷絕境的格拉斯對于生的渴望更是震撼人心。在電影的開頭,閃現格拉斯一家三口在一起的畫面,同時傳來一個女人的旁白:“As long as you can still grab a breath, you fight, keep breathing.”那是他妻子的聲音,每次格拉斯接近死亡時那聲音都會響起,呼喚著他,叮囑他要努力活著。而格拉斯也正是這樣做的。為了生存下來,他拼盡了全力、用盡了智慧。格拉斯對于生的渴望如此強烈,似乎在告訴人們,生存才是大自然第一法則。那個波尼族男人,為了生存不得不獨自一人去尋找族人,一個人在荒野中游蕩,身陷野狼的包圍。蘇族人也不例外,在他們短暫的歷史中一直都在為了生存而遷徙,為了生存而戰斗。
影片的第二大主題是復仇。驅使格拉斯逃離荒野的,除了生存的欲望之外,還有復仇的決心。格拉斯從墳墓中爬出,找到兒子的尸體,躺在兒子身邊,臉上寫滿哀傷,正是復仇的決心,才令他戰勝這哀傷而繼續前行。與波尼族人同行時,在無數寒冷的黑夜里,他們升起的微弱火苗,是他們復仇的希望,永不磨滅,甚至超越了對生的渴望。尤其是在格拉斯不顧安危,拒絕亨利要他修養的建議,決心親自找到菲茨杰拉德,為兒子復仇的舉動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原始部落酋長由于失去了女兒,眼神里寫滿仇恨與憤怒。最后酋長的人馬與格拉斯正面相遇,格拉斯將遍體鱗傷的菲茨杰拉德推向他們,他們便殺死了與格拉斯共同的仇敵,這同樣是為了他的女兒復仇。
影片的第三大主題是對愛的呼喚。由于充滿了殺戮的場面,影片整個基調是灰暗、殘酷的,因此愛在其中是非常稀缺的元素。然而格拉斯內心深處對愛的渴望非常強烈,這種愛有夫妻之愛、也有父子間親情之愛。數次在生命即將游離而去時,他夢到與妻子深情對視、夢到妻子飄浮在空中,風中傳來妻子的話語,“只要你尚有一絲呼吸,你就不能放棄,要戰斗下去。”可見無論面臨何種苦難,他與妻子間美好的感情對他都是一種安慰與支撐。正因如此,他才歷經磨難卻沒有倒下。可是當他完成復仇的那一刻,死去妻子的幻象漸漸在他眼前消失,愛子已逝去,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說,無論如何他的兒子都永遠回不來了,所以身受重傷的格拉斯頹然倒地死去。生命力如此強大的一個人,為何在一切磨難看似都將離他遠去的時刻死去?他的死也許不僅是身受重傷而死,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時的他在人世間已經沒有了愛的寄托,已經生無可戀。因此,對于愛的呼喚成為影片的第三大主題。
五、結語
總之,影片《荒野獵人》以19世紀初大量白人涌入北美拓荒為背景,講述了其間發生的一個復仇故事。拓荒獵人的到來讓原住民流離失所,打破了這里的寧靜,抹殺了人們對自然的崇敬、摧毀了這里古老的文化。影片中所充斥的各種殺戮畫面、水牛的累累白骨、土著人的尸體,以及復仇者雙方間為了生存而發生的泣血故事,都讓人無法輕松,引發著我們重新思考文明的實質。
參考文獻:
[1]Charles W. Allen. Autobiography of Red Cloud: War Leader of the Oglalas [M].USA: Ontana Historical Society Press,1994.
[2]Punke, Michael.The Revenant [M].USA: Macmillan USA,2015.
[3]Schubert Frank N. Outpost of the Sioux Wars: A History of Fort Robinson [M].USA: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95.
[4]邁克爾·龐克著.荒野獵人[M].賈令儀,賈文淵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