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實際出發,總結了高校科研經費管理中的突出問題,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對高校經費管理做了梳理和總結。
關鍵詞:科研;經費;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的科學性
科學的組織管理制度是做好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保證和必要條件,為了保證科研項目的順利實施,必須明確科研經費管理的工作程序及其實施步驟,明確各有關項目管理部門和項目承擔單位在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中的權力和職責,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科研處要組織好教師匯同財務處搞清不同經費的來源與渠道,對不同渠道的科研項目實行分類管理,對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等縱向項目,要時刻關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變動情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預算,監督控制大量的消費性支出。對于橫向項目,我們的著眼點要放在科技成果的轉化方面,要有利于我們各高校向市場化方向前進,使得橫向項目經費發揮這一巨大的作用,有利于市場競爭,我們對經費的監督要兼顧有效性和政策性,提高高校的創收能力。
二、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的建設
加強經費管理離不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我們的制度建設要本著操作性強的原則,根據各種經費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靈活的手段進行監管,從而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科研經費管理辦法。
(一)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的完善
首先,我們在根據上級科研管理部分政策的基礎上,要借鑒其他兄弟院校的寶貴經驗,與時俱進的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以達到最大程度調動科研人員工作積極性的目的;其次,對縱向項目經費的監管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相關部門的有關要求來執行,對經費的支出要嚴格監管,對于科研項目長期不能完成的科研人員要給予懲罰,要保證國家財政性經費的有效使用;最后,對于橫向項目經費的監管要有助于高校參與市場競爭,最大程度的提高學校創收能力,因此,橫向項目的經費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要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
(二)建立項目管理制
項目管理制的核心是把項目組定義為基本單位,圍繞項目組進行項目的組織、管理和活動,并且根據科研的最終目的制定科研經費管理規定,最大程度地使用項目從立項到結題不同階段的要求。項目制的實行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立項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合理地制定預算,根據項目實施的需要實事求是的計算成本。我國的科研立項在預制方面一直存在較大的問題,其主要問題是立項時的預算不能如實反映獲得預期成果所需要的成本投入,預算的條款經常在實際花費過程中所偏離,其主要原因是預算的支出總是與國家其他政策相沖突,例如勞務費的支付、差旅的標準等等。因此,核算制的首要出發點就是預算的合理編制。第二階段是項目執行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監督經費的使用,將使用限定在預算中來,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對項目經費的使用做出具體、細致的規定。該階段偏重于技術層面,也是項目經費管理的最重要階段。要保證項目負責人按照項目規定來使用經費,又要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并時時監督并提醒項目負責人在經費使用中容易忽視的地方,使其符合我國的財會規定,同時 ,也要避免項目的超支發生。最后的一個階段則是項目的結題階段,如果前兩個方面我們都完成的話,那最后一個階段則會水到渠成。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成果驗收和經費決算,編制項目決算報告,制定出項目決算成果的管理政策。從學校角度來看,要避免項目赤字,同時對節余經費做出合理地分配,建立獎勵激勵機制,鼓勵項目負責人在完成項目預期成果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實現經費節余。
(三)完善項目合同制
高校科研管理實行合同制是我國科研領域的一項重要決策。對于縱向項目,加強經費管理就是要追蹤合同條款的履行情況;對于橫向項目,由于是高校和企業之間簽訂,因此合理的簽訂合作協議就十分重要了,首先,學校的管理人員要參與到合同協議的談判中,要負責對科研合同或者協議的簽訂全程監督和管理;其次,項目一旦簽訂后大部分學校實行的是項目負責人制,為了確保經費合理正確的使用,在經費撥入后科研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項目負責人的財務知識培訓和教育,幫助其合理地完成項目經費的使用,使項目負責人懂得如何高效、規范地使用經費。還要根據項目的實施進度,采用分批撥付經費的方式,將項目經費管理由事后管理向全過程管理轉變
參考文獻:
[1]孫玉霞.從高校科研管理現狀看科研經費管理的思路[J].經濟師,2006,8.
[2]徐輝.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有效途徑-----績效審計[J].中國市場,2006,35.
[3]黃愛華.高校科研結余經費管理探析[J].財會通訊,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