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文學是大眾文化中最前沿的時尚文化,它具有大眾化、流行性和繁復性等比較典型的特征,它的興起和繁榮對文學大眾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就網絡文學對文化大眾化的影響進行探析,以期能有助于大家對網絡文化的認識和了解。
關鍵詞:網絡文學;文學大眾化;積極影響;消極影響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文學作為大眾文化中的新生事物,逐漸被人們接受并慢慢發展壯大。與此同時,網絡文學也對文學大眾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正視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影響,以推動網絡文學乃至文化的繁榮發展。
一、網絡文學的主要特征
(一)大眾化
雖然網絡文學的創作者數量較多,但大部分作者是兼職創作。許多創作者都覺得,只要網絡文學的內容能滿足讀者求新求奇求快的閱讀需求即可,因此他們不會刻意對創作內容和結構進行精雕細琢,這也使得網絡文學的內容具有鮮明的大眾化特征。
(二)流行性
網絡文學的受眾群體比較廣泛,讀者一般是把網絡文學作為日常消遣之用,而非高深、專業的文學欣賞。這就要求網絡文學的作者根據受眾的需要創造出流行性的內容,如有必要,他們還會迎合受眾需要,根據讀者所想所好去去創作。
(三)繁復性
網絡文學創作門檻比較低,創作者的文學修養差別比較大。加上網絡文學的媒介載體相對來說較為自由,這些,都勢必會影響網絡文學的內容質量和文學專業性,使得網絡文學質量良莠不齊,深度不夠。
二、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影響探析
網絡文學作為大眾文化中最前沿的時尚文化,在被人沒逐漸接受和慢慢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對文學大眾化的影響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主要包括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下面筆者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積極影響
第一,網絡文學不斷拓展文學大眾化局面
首先,網絡文學營造了比較自由的創作空間。網絡文學不同于傳統文學,創作內容和格式沒有嚴格的要求,創作非常自由,作者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個性。可以說,只要是喜歡寫作的人都可以創作,而且創作完成后,不同于傳統文學的編輯、出版、發行和銷售的固定模式,創作者可以將自己的作品自由發表到各種網上上,讀者也可以自由評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且,在網絡環境中,讀者還可以掙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與作者進行互動。其次,網絡文學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其讀者包括工人、農民、學生等各種群體,具有顯著的平民化趨勢,與以精英為核心的傳統文化相比,網絡文學在形式和內涵上大有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更加平等和寬松、寬容的文化新格局,奠定了網絡文學大眾化發展的堅實基礎。
第二,網絡文學是實現文學大眾化的有效途徑
首先,網絡文學作為平民化的創作,很容易引起受眾的共鳴,如我們比較熟悉的網絡知名作家安妮寶貝。她曾經從事過廣告、金融、編輯等行業,生活閱歷較為豐富,她觀察生活的視角非常普通,寫出的東西也是風格自然,非常貼近讀者,也更容易引起讀者情感共鳴。其次,對于網絡文學作品,剛開始的時候讀者都是單純性的評價,但是發展到后面,讀者大都會參與到作品的創作當中,積極與創作者互動,進而帶動更大規模的互動。可以說,在網絡文學中,作家和讀者之間沒有嚴格固定的界限,作家可以創作文學作品,讀者可以對作品進行評價,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作品進行改編,作家和讀者之間互動程度非常頻繁。由于讀者的積極參與,網絡文學作品也因此而更加大眾化。
第三,網絡文學能夠打開和實現文學大眾化
許多參與網絡文學創作的人都不是職業作家,許多人都來自于社會各個階層、各個行業,他們不過是憑著對文學的熱忱,借助網絡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而網絡文學的平民姿態,為各行各業的文學愛好者進行創作提供了便利。于是,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樂于將他們具體的生活情況、對社會的體驗和感受以網絡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目的是以網絡文學為寄托慰藉自己的心靈,或者擁有自己的讀者群,品嘗文學創作給自己帶來的成就感。長此以往,網絡文學的題材和形式會越來越豐富多樣,文學的大眾化進程也會因此而加快。
(二)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消極影響
網絡文學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它在許多方面還不成熟,它在本質和作用上有積極的一面的,但是,它對文學大眾化產生的積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消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作品極度泛濫
我們知道,比較著名的網絡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創作時間只用兩個月左右,可見創作速度之快。在文學創作中,不論社會如何發展,質量與時間的正比關系是不會改變的。過快的創作速度,只會導致網絡作品良莠不齊。加上網絡作品內容不受限制,寫作相對自由,所以,許多網絡文學都是經不起細細研讀和仔細品味,更經不起嚴格的藝術審視的文學快餐,特別是一些游戲類風格的網絡文學作品,主要是炫耀各種游戲的技巧,發泄個人的各種情緒,根本沒有文學審美和價值可言。再則,由于網絡文學在質量方面沒有嚴格的標準、要求,所以一些要求原創的網站中,具有較大數量的文學作品,光是長篇連載小說就數以萬計,但是真正具有內涵的高質量文學作品卻少之又少,即便是那些被評為精品的網絡文學作品,其實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網絡文學這種多而不精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的文學的健康快速發展。
第二,缺乏深刻內涵
網絡文學的作者一般都是兼職的、業余的,作者的文化水平和文學修養參差不齊,那些文化水平低,文學修養不高的作者很難寫出具有內涵的文章,許多作品中甚至充滿色情、暴力等情節,表現出消極、迷茫、墮落的思想,作品的文學特色和文學價值根本無從談起。這些文學作品不僅不會給讀者帶來任何益處,反而會對青少年產生消極的影響,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展,網絡文學在文學大眾化中的價值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
三、網絡文學對大眾化文學的實際意義及發展方向
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文化影響的實際意義包括:一是為更多的廣大文學愛好者提供良好的創作平臺,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文學創作當中,使得文學寫作題材更加豐富,文學內容更加精彩,促進文學的多樣化快速發展;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傳統作家產生危機感,激勵他們寫出更好,更棒,更受讀者喜歡的優秀文學作品,同時也促進文學大眾化朝著更深的層次、更好的方向發展,實現新時期文化的繁榮發展。
網絡文學創作的主要目的是滿足更多讀者的閱讀需求,讓更多的人愿意接受,如果以傳統文學的標準來評價網絡文學作品的價值,那結果肯定是不合格的。但是,如果我們用文學的大眾化標準去衡量它,那些暢銷的網絡文學作品無疑就是能滿足讀者需求的好作品,這是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的不同之處,也決定了網絡文學以后的發展方向---大眾化發展方向。文學大眾化一方面為自由創作提供了平臺,激發了人們的創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更多的文學愛好者參與到文學創作中來,壯大了文學創作隊伍;另一方面,它也增加了讀者數量,大大提高了讀者的閱讀熱情,許多讀者的文學創作性,就是由網絡文學激發的。隨著網絡文學的創作規模、讀者規模和社會影響的不斷擴大,“以我筆寫我心”這一 帶有個性宣言色彩的文化意識,必然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也必然會促使更多的作家寫出更多優秀的作品。這對社會主義文藝創作和文化建設來說,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不但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這就要求我們采用客觀的態度來看待網絡文學:對于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積極影響,我們要給予承認和不斷發揚,以有效地推動文學大眾化的進一步發展;對于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消極影響,我們也不能忽視,同時積極尋找相應的解決辦法,爭取最大限度地降低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不良影響,以促使文學大眾化朝著更深的層次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金振邦.新媒介視野中的網絡文學[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45.
[2]張天舒.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3]陳寧來.網絡文學審美的特殊性及其審美缺陷[J].學術交流,2007,155(2):180-182.
[4]李威.關于網絡文學對文學大眾化的影響思考[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