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芬
高壓氧與地塞米松聯合用藥治療102例突發性耳聾臨床效果觀察
孫秀芬
目的分析高壓氧與地塞米松聯合用藥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臨床效果。方法20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根據患者病歷號尾數的奇偶分為觀察組(102例)和對照組(98例)。對照組患者單獨給予地塞米松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使用高壓氧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頭暈、頭痛、心慌等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壓氧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的效果較好、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高壓氧;地塞米松;突發性耳聾;藥物療法
突發性耳聾指的是突然發生的、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1],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聽力驟降,可伴隨出現耳鳴、眩暈、惡心和嘔吐感,該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晰,推測可能與免疫、血液供應以及病毒感染相關。如果不及時采取治療,病情持續發展可能造成失聰。對于突發性耳聾的臨床治療存在較大的爭議,臨床中多使用激素、營養神經藥物以及擴管等方式治療[2]。本文通過分組對照研究,探討高壓氧聯合地塞米松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200例突發性耳聾患者,均接受耳鏡檢查、純音聽閾測聽等檢查,滿足突發性耳聾的診斷標準,排除中耳炎、藥物性耳聾等其他疾病。根據患者病歷號尾數的奇偶分為觀察組(102例)和對照組(98例)。觀察組中男62例、女40例;年齡最小20歲,最大68歲,平均年齡(41.68±8.19)歲;病程最短2 d,最長27 d,平均病程(12.4±5.5)d。對照組中男59例、女39例;年齡最小24歲,最大68歲,平均年齡(42.66±8.32)歲;病程最短1 d,最長30 d,平均病程(14.1±5.2)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肌苷0.4 mg、輔酶A 100 U加入 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并肌內注射維生素B1100 mg以及維生素B12500 μg。對照組給予地塞米松治療,在鼻內鏡輔助下經咽鼓管鼓室內注射。具體方法為患者采取平臥位,濃度為1%的丁卡因與麻黃素棉片進行麻醉,在鼻內鏡下導入咽鼓管導管[3],過導管注射地塞米松0.5 ml。治療完成后保持患耳朝上,持續15 min,囑咐患者禁止吞咽動作,1次/d,以10 d作為1個療程。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高壓氧治療,首先將高壓氧艙中空氣壓力控制在0.22 MPa,護理人員輔助患者佩戴吸氧面罩,與高壓氧艙內進行吸氧治療,時間為30 min。治療完成后患者將面罩脫下,中途休息10 min后再次進入艙內治療30 min。1次/d,以10 d作為1個療程。
1.3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0.25~4.00 kHz頻率的聽閾恢復到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癥狀緩解,0.25~4.00 kHz頻率的聽力提高15~30 dB;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0.25~4.00 kHz頻率的聽力提高<15 dB。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8.63%,對照組為16.33%,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引起突發性耳聾的原因和機制非常復雜,目前尚未明晰。患者的聽力在短時間內驟然下降,伴隨出現耳鳴、眩暈等臨床癥狀。目前的主要治療措施在于改善患者微循環、降低血液粘稠度、擴張血管、抗病毒以及營養神經等治療。地塞米松能夠起到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通過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結合,改變細胞的滲透壓,通過鼓室給藥能夠減少全身不良反應的發生[4],早期給予患者激素治療能夠達到抗炎目的,具有較好的作用。患者在發生突發性耳聾后,毛細血管出現水腫,耳蝸中血流減少,造成耳蝸缺氧。高壓氧能夠改善患者的耳內血氧含量,減輕局部水腫癥狀,從而促使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聯合應用高壓氧與地塞米松治療,治療效果較好,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具有較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1]楊晶,武連華,劉雪華,等.高壓氧綜合治療全頻聽力損失突發性耳聾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3,20(1):32-35.
[2]劉冬梅,徐開倫,羅曉,等.鼓室聯合靜脈地塞米松+傳統方法治療突發性耳聾的近期療效.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3,27(1):26-30.
[3]汪洋,盧兵,謝彗星,等.高壓氧聯合地塞米松治療突發性耳聾臨床效果觀察.河北醫學,2015(2):295-297.
[4]趙俊峰,孫曉萍,常玉蘭,等.地塞米松聯合高壓氧輔助治療糖尿病并發突發性耳聾臨床療效分析.包頭醫學院學報,2013,29(6):63-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084
2015-10-29]
121200 凌海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