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寶君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應用核苷類藥物治療的臨床分析
宋寶君
目的分析探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應用核苷類藥物治療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更好的治療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提供一定依據。方法1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隨機分成A組、B組和C組,各50例。A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療,B組患者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C組患者采用恩替卡韋治療,觀察對比三組患者在治療前以及治療1年后的HBV病毒DNA載量的情況以及患者在治療1年后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轉陰率。結果治療后三組患者HBV病毒DNA載量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但C組患者降低情況明顯優于A、B兩組(P<0.05);C組患者HBeAg轉陰率為36.0%,明顯高于A組患者的20.0%以及B組患者的24.0%,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應用核苷類藥物治療可有效地降低患者HBV病毒DNA載量,其中采用恩替卡韋治療效果更佳,并能有效提升HBeAg轉陰率,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使用。
乙型肝炎;肝硬化;核苷類藥物
乙型肝炎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臟炎性病變,可引起多個器官出現損害。目前,該疾病的流行性比較廣泛,是我國危害性最為嚴重的一類傳染病,嚴重的威脅著人類健康。我國目前約有2000 萬左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每年大約有 23.7 萬人死于與該疾病相關的疾病[1]。該疾病后所伴有的肝硬化可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嚴重的威脅到患者的健康以及生命,此外,臨床對于該疾病的治療效果還不太理想,疾病的病死率還比較高。近期有相關研究表明,采用核苷類藥物可有效地清除患者所攜帶的HBV病毒[2]。本研究現通過對150例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進行研究分析,觀察分析應用核苷類藥物治療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臨床效果,以期為臨床更好的治療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提供一定幫助。現將詳細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接受治療的1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隨機分成A組、B組和C組,各50例。A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21~61歲,平均年齡(41.1±7.7)歲;B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2~61歲,平均年齡(41.3±7.6)歲;C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20~63歲,平均年齡(41.8±7.4)歲。所有患者均按照臨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診斷標準進行診斷確診[3],參與研究前均與患者簽訂知情同意書,并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三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檢查,并進行臨床常規治療,包括降酶、利膽、保肝等治療。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A組患者給予100 mg/d的拉米夫定[葛蘭素史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81]進行治療;B組患者給予10 mg/d的阿德福韋酯[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0651]進行治療;C組患者給予0.5 mg/d的恩替卡韋(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237)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在治療1年后進行觀察對比。
1.3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三組患者在治療前以及治療1年后的HBV病毒DNA載量的情況以及患者在治療1年后的HBeAg轉陰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三組患者HBV病毒DNA載量明顯低于治療前,但C組患者降低情況明顯優于A、B兩組(P<0.05);C組患者HBeAg轉陰率為36.0%,明顯高于A組患者的20.0%以及B組患者的24.0%,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s,n(%)]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s,n(%)]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A、B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HBV病毒DNA載量(log10拷貝/ml) HBeAg轉陰率治療前 治療1年后A組 50 6.21±2.11 4.05±1.98a10(20.0) B組 50 6.19±2.08 3.81±1.73a12(24.0) C組 50 624±2.13 3.12±1.64ab18(36.0)b
核苷類藥物可通過磷酸化轉變成三磷酸核苷類似物,然后再靶向抑制 HBV 聚合酶逆轉錄酶的活性,達到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目的。該藥物服用方便,而且毒性低,可有效的抑制病毒DNA的合成[4]。目前臨床核苷藥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等,有研究表明,其中恩替卡韋還可有效地抑制一些對拉米夫定具有耐藥性的變異病毒,其治療作用要比拉米夫定強上千倍[5]。
本研究現通過對15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進行研究分析也表明,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采用核苷類藥物治療可有效地降低患者HBV病毒DNA載量,其中采用恩替卡韋治療效果更佳,還可有效的提升患者HBeAg轉陰率,值得在臨床治療中進行推廣使用。
[1]李鳴,陳利鋒,趙映前.益氣解毒法治療慢性乙肝病的研究進展.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15(5):72-73.
[2]劉細玲,朱計芬,李文莉,等.核苷類藥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療中的應用與療效.當代醫學,2013,19(11):100-101.
[3]盧天虎,趙麗,吳維巍,等.核苷類藥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療中的療效分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27):72.
[4]周文興,呂國良,劉馨.核苷類藥物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療中的療效分析.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2,33(2):170-171.
[5]應霞.核苷類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臨床應用情況分析.社區醫學雜志,2011,9(19):22-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133
2015-11-10]
113015 遼寧省撫順市傳染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