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鶴
抗菌藥物在急診靜脈輸液中應用情況分析
劉金鶴
目的探討抗菌藥物在急診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情況。方法對700張急診靜脈輸液抗菌藥物處方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急診靜脈輸液中的抗菌藥物應用情況,并對不合理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頭孢類抗菌藥物應用率最高,青霉素最低,不合理處方張數為44張,占抗菌藥物使用總數的6.3%。結論用藥情況趨于合理,但用藥水平仍需進一步提高,特別是靜脈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急診靜脈輸液;頭孢類抗菌藥物
抗菌藥物是指微生物、動物、植物生命過程中所產生的能夠在低微濃度下抑制或者是影響生物功能的有機物質抗生素以及人工合成的藥物總稱[1]。其屬于抗微生物藥物,對病原菌有抑制或者是殺滅作用,是臨床上廣泛應用的藥物之一,對于抗菌藥物的正確使用能夠有效提升藥物療效并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2]。現將本院2012~2013年急診靜脈輸液中的抗菌藥物應用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本2012年3月~2013年4月急診靜脈輸液抗菌藥物處方700張。
1.2方法 對700張處方抗菌藥物應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依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對不合理用藥處方進行分析。
2.1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在700張處方中,抗菌藥物中頭孢米諾鈉應用率最高,為36.7%,青霉素應用率最低,為3.7%。見表1。

表1 700張處方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n,%)
2.2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情況 在不合理用藥中,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的占6.3%(44/700)。見表2。

表2 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情況(n,%)
3.1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此次選取的700張抗菌藥物靜脈輸液應用處方顯示,頭孢類藥物為本院急診靜脈輸液中首選抗菌藥物。頭孢菌類抗生素為支頂頭孢子菌培養液中的頭孢菌素C分離到活性母核7-氨基頭孢烯酸(7-ACA),后加各種側鏈結構而制定的半合成抗生素,具有抗菌譜廣、變態反應少、抗菌能力強、臨床療效好、毒性低、過敏性低(僅與青霉素存在部分交叉過敏現象)等優點。從以上頭孢菌素的優勢特點分析來看,由于其抗菌譜廣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能,因此其成為首先抗菌藥物的趨勢是合理的。而青霉素的的應用率最低,僅為3.7%。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種,是指分子中含有能夠破壞細菌細胞壁,并同時在細菌細胞繁殖期起到殺菌作用的一類抗生素,主要是指在青霉菌提煉出的,屬于β-內酰胺類抗生素,在對該藥物使用前需要進行皮試,以防發生過敏反應。作為一種高效、低毒的重要抗生素,青霉素的成功研制不僅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同時也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誕生,但是在臨床應用過程中會造成一些不良反應,特別是在與其他類藥物聯合應用時,其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不容忽視[3]。發生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是青霉素具有不穩定性,可分解為青霉噻唑酸、青霉烯酸,而青霉噻唑酸能夠聚合成青霉噻唑酸聚合物,從而同多肽或者是蛋白質結合成為青霉噻唑酸蛋白,該種速發過敏源是造成過敏反應的主要原因[4];而青霉烯酸能夠與患者體內的半胱氨酸形成致敏原——青霉烯酸蛋白,具有變態反應性,藥物過敏史者在使用該類藥物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
3.2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情況
3.2.1用藥指征不明確 在回顧性分析過程中,發現抗菌藥物使用同臨床診斷不相符的情況。特別是在感冒治療過程中,經常性的出現頭孢菌素類與抗病毒類藥物聯合使用情況,但感冒多數情況下是由于病毒導致的,在治療過程中采用抗菌藥物并不具備較強針對性,反而容易造成耐藥菌株或菌群失調,可能與急診醫師未掌握及遵守抗菌藥物使用原則、預防用藥指征過寬有直接關系。
3.2.2用藥劑量不合理 該問題較多存在于老年患者治療中,部分抗菌藥物主要是通過腎臟進行排泄的,而老年患者腎功能生理性通常都存在不同程度減退,在采用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時,患者排泄減少從而造成體內積蓄過多,容易引發不良反應。因此在對老年患者采用靜脈輸注經由腎臟排泄的抗菌藥物時,應按照老年患者腎功能實際情況對藥劑量進行斟酌。
3.2.3聯合用藥不合理 該種情況突出表現為殺菌劑和抑菌劑的聯合使用上,即使患者病情需要兩種藥物聯合使用,也應對以上兩類藥物進行間隔使用,同時在處方中予以標明,由此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并減少不良反應。
3.2.4藥物選擇不合理 在治療過程中存在者醫師未嚴格遵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的情況,對于抗菌藥物的靜脈輸液應以一、二線抗菌藥物為主,同時盡量避免廣譜抗菌藥物的聯合使用。部分醫師進行藥物選擇的起點過高,增加了患者不必要的經濟負擔,同時也容易造成細菌耐藥或藥物不良反應情況的出現,對此類問題應加以注意。
作為現代藥物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是保障治療安全、有效、經濟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減少細菌耐藥性、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的重要方法與途徑。本院急診靜脈輸液中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些許不合理現象,在日后的治療過程中,應進一步落實抗菌類藥物管理制度,遵守抗菌類藥物使用原則進行合理用藥,同時加強對抗菌類藥物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的監測,從而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1]顧文標.臨床藥師干預抗菌藥物不合理應用的研究.藥物與人,2015,28(1):145-146.
[2]劉焱.社區醫院門急診抗菌藥物應用情況調查分析.河北醫學,2011,17(2):199-200.
[3]陳延玉.某院抗菌藥物在急診靜脈輸液中應用情況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1,9(21):309-310.
[4]楊楓.探討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與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性.中國醫藥指南,2015,13(4):133-13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138
2015-06-02]
456400 河南省滑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