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愛枝
氣管插管患者呼吸機治療拔管前無創呼吸機序貫治療的應用與護理
袁愛枝
目的探究氣管插管患者呼吸機治療拔管前序貫應用無創呼吸機的療效及相關護理。方法60例行呼吸機通氣治療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分別在停用有創呼吸機時改用無創通氣機再拔除和直接拔出氣管插管,比較兩組序貫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序貫治療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組脫機成功率(96.7%)高于對照組(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氣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貫應用無創呼吸機并加強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項血氣指標,提高脫機成功率,臨床應積極推廣和應用。
機械通氣;氣管插管;無創呼吸機;序貫指標
隨著醫學的進步以及呼吸機的廣泛應用,機械通氣治療呼吸衰竭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序貫治療現已成為常規脫機方法,即由有創呼吸機過渡到無創呼吸機,在拔出氣管插管后采用面罩方式進行通氣治療,但是呼吸模式的轉變也會引發患者的不適,嚴重者會出現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癥等并發癥,致使脫機失敗[1]。本研究選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行呼吸機通氣治療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拔管前無創呼吸機序貫治療的具體應用及護理情況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行呼吸機通氣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給予氣管插管,并符合脫機指征,對于患有其他系統疾病及存在語言認知障礙的患者予以排除。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其中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0.4±4.6)歲,體質量42~68 kg,平均體質量(55.2±6.4)kg,病程3~15年,平均病程(5.2±1.4)年,有創呼吸機通氣治療時間(5.2±2.8)d;對照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70.3±5.4)歲,體質量42~66 kg,平均體質量(54.9±6.2)kg,病程2~14年,平均病程(5.1±1.3)年,有創呼吸機通氣治療時間(5.1±2.7)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病程、病情和通氣治療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呼吸機通氣治療期間均輔以抗感染、解痙、平喘、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其中對照組患者按照序貫治療程序脫機,在有拔管指征后,停用有創呼吸機,拔出氣管插管,應用經口鼻面罩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研究組患者有拔管指征后,用有創呼吸機,直接改用BiPAP Vision無創呼吸機(美國偉康公司),連接氣管導管后,采用ST+V模式,根據體質量計算V,血氧飽和度調整吸氧流量,參照原呼吸機壓力調節吸氣壓和呼氣壓,動態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期間加強護理干預,待各項指標均正常后,再拔出氣管插管,行無創通氣[2]。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拔管后24 h各項血氣分析指標,包括動脈血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和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比較兩組患者拔管后無創呼吸機使用時間和脫機成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無創呼吸機使用時間短于對照組,各項血氣指標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研究組脫機成功率為96.7%(29/30),對照組脫機成功率為83.3%(25/3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拔管后無創呼吸機使用時間和血氣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拔管后無創呼吸機使用時間和血氣指標比較(±s)
注:兩組比較,P<0.05 ;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無創呼吸機使用時間(h) 血氣分析PaO2(mm Hg) PaCO2(mm Hg) SaO2(%)研究組 30 5.6±1.4 94.0±8.2 55.0±6.8 95.0±5.8對照組 30 7.1±2.2 75.0±7.4 74.0±7.6 90.0±9.8 P<0.05 <0.05 <0.05 <0.05
機械通氣分為有創呼吸機通氣和無創呼吸機通氣,二者治療原理基本相同,但是呼吸機結構和具體應用有所不同。在序貫治療中,呼吸模式的轉變應考慮到可能引發的不良影響,同時在貫序治療期間還應加強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①通氣治療期間持續觀察患者病情,予以心理疏導和營養支持;②加強呼吸機護理,包括應用無創呼吸機通氣前和改用無創呼吸機通氣時的護理;③序貫治療期間加強無創呼吸機的監測,檢查呼吸管道是否清潔、運轉是否正常,維持呼吸機溫濕度、定期消毒等[3,4]。
本組研究中,在有拔管指征后,先改用無創通氣機再拔除氣管插管的研究組30例患者,脫機成功率為96.7%;直接拔除氣管插管再行無創通氣治療的對照組30例患者,脫機成功率為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研究組患者平均序貫治療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各項血氣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氣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貫應用無創呼吸機,可提高脫機成功率,縮短序貫治療時間,期間加強護理干預可保證治療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氣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貫應用無創呼吸機并加強護理干預,準確監測各項指標,掌握各項護理要點,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項血氣指標,提高脫機成功率,避免因再次插管增加患者痛苦,其臨床效果值得肯定。
[1]彭艷,李永紅.雙水平無創呼吸機在氣管插管患者拔管前的應用及護理.中國醫藥指南,2015,12(5):239-240.
[2]武焱旻,李若然,張建廷,等.氣管插管患者85例拔管前序貫使用BIPAP無創呼吸機的對照研究觀察.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13(2):3781-3783.
[3]李劍峰.支氣管肺泡灌洗對行有創—無創序貫機械通氣的AECOPD患者的療效觀察.鄭州大學,2014.
[4]孫秀玲,楊青茹,劉洪梅,等.氣管插管病人拔管前序貫使用BiPAP無創呼吸機的療效觀察與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42-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181
2015-11-18]
475000 河南省開封市中心醫院呼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