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PCR檢驗法在細菌檢驗中的臨床效果分析
王冬梅
目的探討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驗法在細菌檢驗中的臨床效果。方法86份細菌樣本,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份。對照組采用細菌培養法進行檢驗,觀察組應用PCR方法進行檢驗。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陽性檢出率。結果觀察組陽性檢出率為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0%(P<0.05)。結論PCR檢驗法在細菌檢驗中具有較高檢出率,準確度高,檢測成本低廉,操作簡便,檢出迅速,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聚合酶鏈式反應;細菌檢驗;臨床效果
細菌檢驗在臨床醫學檢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為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準確的依據。近年來,隨著臨床醫學檢驗技術的不斷改進,隨著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PCR檢驗在臨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獲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1,2]。通過PCR的應用能夠快速且準確地進行細菌檢驗。本文主要通過對本院細菌樣本進行研究,探討PCR檢驗法在細菌檢驗中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集的86份細菌樣本進行研究,其中糞便樣本21份,尿液樣本25份,膿腫樣本30份,血液樣本10份。所有研究樣本都經過標準化的采集和送檢流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份。觀察組糞便樣本10份,尿液樣本13份,膿腫樣本12份,血液樣本8份;對照組糞便樣本11份,尿液樣本12份,膿腫樣本18份,血液樣本2份。兩組樣本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驗方法 對照組:按臨床檢驗操作規程采集患者糞便標本接種于SS、麥康凱培養基,尿液、膿腫標本接種于血平板,放入溫箱孵育培養24 h;采集靜脈血8~10ml,立即注入血培養瓶,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的Bact / ALERT 3D 60型血培養儀進行標本培養。儀器發出陽性報警時,查看細菌生長曲線,并用無菌注射器抽取培養瓶內培養液直接涂片,經革蘭染色鏡檢后,報告結果。同時將抽取的培養液轉種于血平板、麥康凱平板(35℃)、巧克力平板5%CO2、35℃培養18~24 h,待菌落形成后,采用法國梅里埃Vitek-2 Compact微生物細菌鑒定儀對病原菌進行鑒定及藥敏試驗檢測。
觀察組:應用PCR方法進行檢驗,ABBOTTm2000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把觀察組樣本放在生理鹽水中,進行離心處理,離心速度為1200 r/min,操作時間為10min,然后去除上清液,加入堿性裂解液并且放置于98℃的溫度環境中進行加熱,再重新進行離心處理,取其上清液作為基因模板,并且使用PCR擴增儀進行檢測。根據要求設置循環參數,針對細菌培養液的檢驗結果需要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書與PCR檢驗試劑的說明進行操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種檢查方法陽性檢出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陽性檢出率為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0%(P<0.05)。見表1。

表1 兩組陽性檢出情況比較[n,n(%)]
細菌檢驗作為臨床醫學檢驗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目前,臨床常用于細菌檢驗的方法是細菌培養方法,該種方法操作簡單,在細菌檢驗中應用極為廣泛。然而,細菌培養方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檢驗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且從標本采集到出結果報告需要時間較長(3~7 d)[3]。
PCR檢測法,是一種通過體外酶促擴增特定基因或者序列的技術,需要經歷高溫變性、低溫退火、適溫延伸的周期,以固定的循環數擴增,從而實現特定DNA的迅速增加。PCR檢驗方法在各類基因表達及相應的檢驗領域中獲得廣泛的應用,包括基因克隆、遺傳鑒定、傳染病病原分析。采用PCR方法對病原菌進行檢驗,必須注意針對該菌特異的保守序列設計適宜的引物,以免非特異性片段對PCR的擴增效果產生不良影響。目前,應用 PCR 方法檢測感染性病原的主要方向包括兩方面:①檢測每一種病原的單個特異基因,可同時檢測一種或幾種病原體是否存在;②檢測某一病原的多個基因,可以減少假陽性結果的出現。呂虹等[4]研究人員基于復合探針技術原理,以blaNDM-基因作為待檢靶基因建立檢測方法,對PCR擴增體系中鎂離子濃度、PCR退火溫度等進行優化,并對檢測的靈敏性、特異性、重復性等進行評價,研究顯示,以靈敏度質控品進行靈敏度實驗,最低檢測限可達2拷貝/體系;非耐藥性菌株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批間批內變異系數均<5%;只有產NDM-1的鮑曼不動桿菌檢測為陽性,其他377株臨床分離菌和陰性對照均無響應,由此可見,PCR檢驗法在檢測含blaNDM-1基因的菌株方面具有很好的靈敏性、特異性和重復性。劉廣文等[5]利用熒光定量PCR檢測El Tor型霍亂弧菌染色體上目的基因zot與基準基因thyA的Ct值差值,根據已知拷貝數菌株N16961的兩基因Ct值之差來推算待測菌株中zot基因的拷貝數,研究證明PCR檢驗法可以準確檢測菌株染色體上的基因拷貝數。
雖然對各學科的研究在不斷深入,檢測方法和檢測標準也在不斷更新和完善,新方法的出現彌補了舊方法的不足,但是也會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例如檢測儀器價格高昂、檢測儀器對樣品的純度要求嚴格等,不利于廣泛應用。PCR 技術既具備快捷、簡便、精密準確等優點,又具備特異性好,靈敏度高便于檢測成組樣本等優勢,降低了檢測成本,縮短了檢測時間。PCR 技術的廣泛應用必將為獸醫公共衛生營養健康和疾病預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綜上所述,PCR檢驗法在細菌檢驗中具有較高的檢出率,準確度高,檢測成本低廉,操作簡便,檢出迅速,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1]王榮山,吳亦棟,尚世強,等.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細菌方法的建立及其臨床應用.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5,8(4):242-245.
[2]王蒙,徐志毅,高斐,等.PCR檢測細菌16s rRNA基因在臨床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中國實用醫藥,2011,6(14):88-89.
[3]王嬋媛,吳永貴,齊向明,等.PCR和傳統培養法檢測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致病菌的對比分析.中華腎臟病雜志,2015,31(12):898-904.
[4]呂虹,劉志紅,劉琪琦,等.復合探針實時熒光PCR檢測細菌耐藥基因blaNDM-1方法的建立.生物技術通訊,2012,23(3):411-414.
[5]劉廣文,閆梅英,梁未麗,等.熒光定量PCR檢測細菌染色體上基因拷貝數.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6,26(4):379-38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23
2016-04-25]
528329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