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振強 彭鵬 曹平 胡桂興
抗阻推拿聯合超激光治療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臨床觀察
曾振強 彭鵬 曹平 胡桂興
目的觀察抗阻推拿聯合超激光治療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療效。方法34例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抗阻推拿治療后予以超激光的照射治療,就診第1周,1次/d,第2周隔日1次,2周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定。結果按療程治療2周,治愈24例,有效9例,無效1例,治愈率70.6%,總有效率97.1%,經Ridit分析顯示r=0.48。治療前后肘關節功能評分(HS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抗阻推拿聯合超激光治療能有效緩解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癥狀及改善其功能。
抗阻推拿;超激光;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
肱骨外上髁炎又稱網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總腱處,特別是橈側腕屈肌的慢性勞損性肌筋膜炎,由于前臂的反復旋轉、手腕伸展等運動,肌肉止點形成慢性撕裂傷而發病。其保守治療方法較多,西醫多以局部封閉為主,中醫多以針灸、理療治療為主,但由于大多患者不能確定其發作誘因,無法有效避免病因的持續傷害,結果導致該病反復發作、遷延難愈,逐漸演變成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給患者的工作、生活帶來極大的妨礙。本科從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診的34例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采用抗阻推拿聯合超激光的治療方法,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診的34例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齡25~45歲,平均年齡36歲,病程4~13個月,所有病例均經過對癥治療(如封閉、針灸、艾灸等),癥狀緩解均不滿意。
1.2 治療方法
1.2.1 抗阻推拿治療 首先痛點推拿,用拇指在肱骨外上髁痛點處做指揉2~3min,拿捏放松局部病痛點位于上肢外側肌群及其在肘部的肌腱止點,如肱橈肌、伸腕肌群、橈及肱三頭肌等處2~3min。其次一只手托肘后部,另一只手握持患者腕部,將前臂緩慢抗阻屈肘90°旋前并牽伸拉直肘關節10次,將前臂緩慢抗阻屈肘90°旋后并牽伸拉直肘關節10次。然后一只手握持腕關節,另手按住肱骨外上髁痛點處,做順、逆時針各搖肘2~3min,搖肘同時揉按痛點。之后彈拔前臂伸腕肌群及肱三頭肌筋膜處,當前臂橈側及肱三肌處出現脹痛時停止彈撥。最后作緩慢抗阻伸腕10次,抖動前臂1~2min。
1.2.2 超激光痛點治療 抗阻推拿完成后采用日本產SUPER LAZER HA-2200 LE1型超激光疼痛治療儀治療,選用SG探頭放置肱骨外上髁處,采用斷續波,強度為80%,治療20min。就診第1周1次/d,第2周隔日1次,2周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定。
1.3 療效評價標準 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擬定。治愈:肘關節外側疼痛、壓痛消失,關節功能正常,可正常從事勞動和體育運動,隨訪3個月未復發。有效:肘關節外側疼痛減輕,仍有壓痛,運動或勞動后局部酸困感,關節活動正常。無效: 肘關節外側疼痛和關節活動無改善。總有效率=(治愈+有效)/總例數×100%。綜合評價肘關節情況采用HSS表[2]進行評價,分為疼痛和功能,各50分,共100分,其中疼痛、功能50分為最佳,0分為最差。評分90~100分為優秀,80~89分為良好,70~79分為一般,60~69分為較差,<60分為最差。治療前及療程結束后進行HSS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34例患者,按療程治療2周,治愈24例,有效9例,無效1例,治愈率70.6%,總有效率97.1%,經Ridit分析顯示r=0.48。治療前后HS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4例患者治療前后HSS評分(±s,分)

表1 34例患者治療前后HSS評分(±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
時間 治療前 治療后 tHSS評分 60.12±7.32 89.55±8.87a 4.18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在前臂伸肌總腱的起點部即肱骨外上髁處,因該部過多動作或運動,出現肌纖維組織發炎、 粘連、變性,產生前臂疼痛和手的背伸功能受限,此病常見于網球運動員和手工勞動者(如鉗工、 油漆工、 釣魚者)。該病的早期治療有局部封閉、針灸、艾灸、沖擊波、中頻等,大部分均能取得較好的療效,但亦有部分因早期未及時處理或者粘連明顯、機體機能恢復欠佳,有些甚至治療期間未能注意肘部的休息,肌纖維組織炎癥不能得到有效緩解導致遷延難愈,最后發展成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此時由于患者均采用常規治療方法,往往治療效果欠佳,患者也比較痛苦,本科采用抗阻推拿聯合超激光的治療方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吳濤[3]研究表明推拿可起到調節機體神經興奮性,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松解粘連,滑利關節的作用,使其恢復正常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推拿可以使局部毛細血管通暢,改變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滲出液的吸收,促進病變肌腱及韌帶修復并使關節功能恢復,從而改變了局部的營養狀態,使局部新陳代謝旺盛,萎縮的肌肉得到恢復[4]。陳香仙等[5]認為一定負荷的阻力對抗運動,能保持和增加骨骼肌的伸展性,改善骨骼肌中的微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血流量;促進新陳代謝和關節液流動,帶走儲溜的代謝產物,減輕關節和肌肉內的壓力,從而減輕受損組織水腫,清除壞死成份,加快炎癥消散,達到祛痛清淤的目的。在治療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時采用局部痛點推拿,松解粘連組織,放松肌肉后再予以抗阻運動,使局部肌肉進一步放松,疼痛進一步緩解,但在抗阻運動前應先了解患者是伸肘時癥狀明顯還是屈肘或前臂旋前時癥狀明顯,應根據其相應肌肉的作用予以抗阻治療,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超激光疼痛治療儀是一種輸出功率高的直線偏振光近紅外線治療儀,可穿透人體組織5cm[6]。通過光電子、電磁波與光化作用,刺激機體產生活性物質,對末梢神經產生刺激,抑制神經的興奮性來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并可擴張血管,促進血液、淋巴循環、膠原新生,能起到治療創傷、消炎的作用[7]。針對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療,應該先行抗阻推拿后再行超激光的治療順序為較佳,可能是由于抗阻推拿后,粘連得到松解,血液循環較好,超激光能刺激機體產生足夠的活性物質,達到進一步緩解疼痛的目的。
本組研究中,采用抗阻推拿聯合超激光的方法治療,患者治療前的肘關節評分均較治療后有明顯改善,特別是疼痛的緩解比較明顯,但有1例效果欠佳,在給予其治療時局部疼痛也是比較明顯,不得不每日使用止痛藥物,但治療期間疼痛可稍逐漸緩解,療程結束后,止痛藥物大大減少,偶爾服用,但其功能的恢復較差,日常生活中度受限,持久性及整體情況均較差,考慮該患者疼痛時間長,反復疼痛達1年,小針刀及封閉治療多次,關節粘連嚴重所致效果較差。
綜上所述,抗阻推拿聯合超激光治療能有效緩解難治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癥狀及改善其功能。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7.
[2]Inglis AE,Pellicci PM.Total elbow replacement.J Bone Joint Surg Am,1980,62(8):1252-1258.
[3]吳濤 ,趙娟 .推拿治療肩周炎 80例臨床觀察.北方藥學,2012,9(8):60-61.
[4]于樹海,于靜.淺談推拿手法治療肩周炎.按摩與導引,2014,20(6):34.
[5]陳香仙,朱國萍.肱骨外上髁炎的推拿與抗阻運動康復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6):71-74.
[6]譚冠先.疼痛診療學.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57.
[7]袁欣,張克進,馬颯颯.超激光疼痛治療儀聯合神經阻滯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0例臨床觀察.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26(2):122-12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064
2016-04-05]
518172 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
胡桂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