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守紅 敖銀柳 李愛莉
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宮人工流產中臨床療效觀察
魏守紅 敖銀柳 李愛莉
目的探討分析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宮人工流產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60例婦科門診自愿要求終止妊娠早孕6~10周的瘢痕子宮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30例。對照組采用丙泊芬注射液、酒石酸布托啡諾注射液靜脈推注后行無痛人流術;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行無痛人工流產手術。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宮腔組織殘留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子宮穿孔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宮人工流產中應用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瘢痕子宮;米索前列醇;米非司酮;人工流產
瘢痕子宮主要是因剖宮產所引起,瘢痕子宮的婦女避孕失敗要求流產的人數隨著剖宮產率的逐年上升而逐漸增加。瘢痕子宮妊娠不但增加手術操作難度,同時也會增加大出血、子宮穿孔、人流不全等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將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婦科門診早孕6~10周130例瘢痕子宮患者采用無痛人流術前應用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治療,取得滿意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婦科門診自愿要求終止妊娠早孕6~10周的260例瘢痕子宮患者,年齡21~41歲,平均年齡(26.95±7.71)歲;剖宮產術4個月~12年,平均時間(6.46±2.59)年;妊娠時間6~10周,平均妊娠時間(8.02±0.93)周;查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陽性,陰道彩超確診宮內早孕,無子宮瘢痕處妊娠者,常規婦科檢查、白帶檢查 、血常規、血型、心電圖檢查。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30例?;颊呔鶡o麻醉禁忌證,無使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的禁忌證,告知病情及治療方案、手術風險,同意手術并簽字。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于術前8 h禁水禁食,丙泊芬注射液2mg/kg、酒石酸布托啡諾注射液0.5mg靜脈推注后行無痛人流術;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術前2 d空腹口服75mg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347),1次/d;術前2 h將2片米索前列醇片(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598)置于陰道后穹窿,之后行無痛人流術。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療效以及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子宮穿孔、術后宮腔組織殘留例數等觀察指標,并比較兩組不良反應情況。
1.4 宮頸口擴張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進入6號以上擴宮棒且無阻力為宮頸松弛;有效:略有阻力進入;無效:不能進入宮腔,需要進行常規擴宮??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69% (127/130)高于對照組的31.54%(41/130),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5.133,P<0.05)。見表1。
2.2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宮腔組織殘留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無子宮穿孔發生,對照組發生2例子宮穿孔,均保守治療成功,兩組子宮穿孔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宮頸口擴張情況比較[n(%)]
表2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s,n(%)]

表2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s,n(%)]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陰道流血時間(d) 子宮穿孔 術后宮腔組織殘留觀察組 130 4.15±0.48a 11.13±1.28a 4.11±1.52a 0 4(3.08)a對照組 130 5.75±1.03 21.37±3.12 6.59±2.25 2(1.54) 12(9.23)t/χ2 16.0538 34.6209 10.4137 2.0155 4.2623P<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組130例患者有46例在服米非司酮后感惡心、嘔吐不適,但均能忍受,有11例感頭昏,全部患者均按醫囑完成療程,無一例藥物過敏發生,無一例因藥物不良反應停止用藥者。
瘢痕子宮妊娠流產術的手術風險和難度高于正常子宮妊娠流產術,同時也會引發多種終止妊娠手術并發癥,這是由于:①相比于正常子宮患者,瘢痕子宮由于未經陰道分娩,故孕婦的宮頸較緊,易發生損傷等情況[1]。②之前進行手術部位的纖維組織愈合后會遺留瘢痕,但此處的纖維組織十分薄弱,若出現愈合不良的情況,則會誘發子宮穿孔,加之術后常出現盆腔和宮腔炎性反應,從而增加了粘連的發生風險,易改變子宮位置和形狀,再次增加了吸宮不全和漏吸的風險[2]。
臨床上常用于瘢痕子宮妊娠流產的措施為:①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藥物流產;②人工流產。藥物流產由于子宮位置的改變,瘢痕的存在,影響子宮收縮和妊娠物排出,出血時間長,增加感染機會,藥流不全發生率增加;人工流產,由于上述原因,手術難度及風險增加。因此藥物流產與手術流產不能互相替代 ,而是應互相補充[3,4]。
本研究探討分析了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宮早孕人工流產中應用效果。米非司酮是一種甾體類激素,可與孕酮競爭性結合子宮內膜受體,抑制或減弱孕酮的生理作用,促使絨毛變性、出血,促進宮頸成熟,增加妊娠子宮對前列腺素的敏感度,增強子宮收縮[5]。它和米索前列醇聯用,可增加宮頸附近結締組織的蛋白酶產生量,促使宮頸軟化,改善子宮收縮,減少人工流產術中、術后出血量[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由于藥物的應用,宮頸軟化,宮口擴張,絕大多數無需擴宮,手術易于進行,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陰道流血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術后宮腔組織殘留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在瘢痕子宮早孕人工流產中應用效果顯著,可明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和出血時間,快速恢復患者生理功能,減少子宮穿孔、術后宮腔殘留的發生,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1]沈劍英.米索前列醇與米非司酮聯合在疤痕子宮早期妊娠流產應用的臨床療效分析.亞太傳統醫藥,2012,8(11):82.
[2]何琴俠.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宮早孕流產68例中的療效分析.當代醫學,2015,21(16):121-122.
[3]張瓊.米非司酮聯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宮妊娠婦女人工流產的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24):43-45.
[4]諶宇.米索前列醇與米非司酮聯合在瘢痕子宮早期妊娠流產應用中的臨床療效研究.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4):163-164.
[5]鄭學民.米索前列醇聯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宮中期妊娠人工流產中的應用.中國醫藥科學,2015,5(20):52-54.
[6]吳霞,唐桂娥,桑學梅,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終止瘢痕子宮早孕中的應用.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1):63-6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122
2016-03-31]
523843 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醫院婦科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