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靜
度洛西汀聯合森田療法治療軀體形式障礙的述情障礙和人格特征的干預效果
秦靜
目的探討度洛西汀聯合森田療法對軀體形式障礙的述情障礙和人格特征的干預效果。方法96例軀體形式障礙的述情障礙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采用度洛西汀聯合森田療法治療,對照組采用度洛西汀藥物治療。治療前、后分別采用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試表(MMPI)和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進行測試,統計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HAMA、MMPI、TAS評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度洛西汀聯合森田療法對軀體形式障礙的述情障礙和人格特征干預效果較好,且不良反應少。
軀體形式障礙;度洛西??;森田療法
度洛西汀是一種平衡高效的抑郁癥治療藥物[1],對抑郁癥及對伴發的疼痛癥狀的治療效果均獲得廣泛認可[2]。日本的森田正馬博士建立的治療神經質特點的各種精神障礙的森田療法,在國內治療神經癥方面也獲得了較好的療效。本院對軀體形式障礙的述情障礙治療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軀體形式障礙的述情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男39例,女57例,年齡27~76歲,平均年齡46.83歲。所有患者均無其他嚴重并發疾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服用度洛西汀40mg/d,根據病情藥物劑量可增至60mg/d,持續2~3周。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森田療法。根據患者臨床特點,每2天進行1次集體心理治療,向患者講解森田療法的治療過程和原理,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各時期的作業內容有:卡拉OK、象棋、撲克、球類及讀報、打掃衛生、健身操鍛煉等活動。以森田療法“順其自然”、“以行動為準則”為治療的指導思想,針對患者出現的問題,召開森田療法探討會1次/周。
1.3 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包括患者口干、疲乏、惡心、失眠、頭暈、多汗等。
1.4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HAMA評估療效,采用MMPI和TAS進行測試。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MMPI及HAMA評分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TAS評分情況 兩組治療前描述情感的能力、識別和區分情況與軀體、感受能力、缺乏幻想、外向性思維及TAS總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PI及HAMA評分情況(±s,分)

表1 兩組治療前后MMPI及HAMA評分情況(±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MMPI HAMA MMPI HAMA觀察組 48 29.1±3.6 30.2±2.7 14.1±1.4ab 13.3±1.6ab對照組 48 30.5±3.3 29.7±3.5 24.6±3.4a 21.5±2.1a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AS評分情況(±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TAS評分情況(±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治療后觀察組 對照組 觀察組 對照組描述情感能力 21.9±2.8 20.8±1.9 12.8±1.7ab 17.8±2.1a識別區分情況與軀體感受能力 26.5±3.2 27.3±3.1 15.7±1.5ab 22.4±2.3a缺乏幻想 18.9±2.6 19.4±2.8 12.6±1.3ab 17.8±1.7a外向性思維 23.7±2.7 22.4±2.9 16.4±1.5ab 21.6±2.1aTAS總分 84.3±5.4 85.3±4.7 57.4±3.4ab 77.2±3.7a組別 治療前
2.3 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組治療后口干4例、疲乏5例、惡心4例、失眠6例、頭暈5例、多汗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8.3%,對照組口干9例、疲乏8例、惡心7例、失眠12例、頭暈9例、多汗7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軀體形式障礙患者的表現有內向、內省力強、多疑、敏感等。治療此病的主要手段是阻斷“精神交互作用”的循環,使患者“接受癥狀、順其自然、為所當為”。森田療法是以“順其自然、接受癥狀、帶著癥狀去生活”為治療思想,在患者反復體驗療法后,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盡快回歸到正常的社會生活[3]。
對康復期重性精神病患者除采用藥物治療外,給予一些心理行為治療措施可影響患者的某些人格特征。森田療法旨在改善患者的不良認知模式,逐步陶冶其性格,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質,最終達到幫助矯正某些異常人格特質的作用[4]。這些人格特質的變化可能促進精神病患者徹底康復,提高治愈率,減少精神殘疾,為精神病患者提供一項有價值的輔助治療方法。
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度洛西汀聯合森田療法對軀體形式障礙進行治療,并采用HAMA、MMPI和TAS對患者的述情障礙和人格特征的干預效果進行統計。結果表明,度洛西汀聯合森田療法對身體形式障礙的述情障礙的人格特征具有良好的干預效果及較少的不良反應。本研究為度洛西汀聯合森田療法治療軀體形式障礙的推廣提供臨床依據,為軀體形式障礙的患者盡快康復提供更完善的治療方法。
[1]孔永彪.度洛西汀臨床應用現狀.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4(5): 98-99,109.
[2]李庭貴,李超鵬,鄧文誠.改良森田療法與強迫人格的重塑.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5): 48-49.
[3]李振濤.森田式心理療法.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4,23(9):851-852.
[4]張勤峰,路英智.森田療法和內觀療法整合用于神經癥的理論及實踐.中國民康醫學,2014,26(9):92-9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128
2016-04-14]
115000 營口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