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凱樂
分娩鎮痛在產科臨床中的作用分析
楊凱樂
目的分析分娩鎮痛在產科臨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143例足月分娩產婦,依照產婦意愿分為鎮痛組(73例)和非鎮痛組(70例)。鎮痛組給予分娩鎮痛,非鎮痛組給予常規處理。觀察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對比兩組新生兒結局。結果鎮痛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均低于非鎮痛組,且新生兒窒息發生率低于非鎮痛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鎮痛組與非鎮痛組第三產程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產科臨床中應用分娩鎮痛,可縮短分娩的總產程時間,降低新生兒窒息率,提高分娩結局。
分娩鎮痛;產科;新生兒
產科產婦臨床分娩中,產婦劇烈鎮痛的時間比較長,增加產婦分娩的痛苦程度,而且在分娩劇痛的影響下,機體會出現一系列應激反應,不利于產婦的分娩,增加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分娩鎮痛是指通過鎮痛藥物的應用,減輕產婦分娩的疼痛程度,提高產婦的分娩結局,保證產婦及新生兒健康,本院以產科接收的足月分娩產婦為研究對象,給予分娩鎮痛,觀察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產科2014年2月~2015年3月接收的足月分娩產婦143例,年齡22~33歲,平均年齡(28.9± 1.8)歲;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39.2±0.4)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1.2±0.5)次;產次0~3次,平均產次(1.1±0.3)次。納入標準:均為單胎產婦、無頭盆不稱、胎兒情況正常。排除標準:有分娩鎮痛、陰道分娩禁忌證、藥物過敏產婦。依照產婦意愿分為鎮痛組(73例)和非鎮痛組(70例)。
1.2 方法 非鎮痛組產婦分娩時給予常規處理。鎮痛組產婦給予分娩鎮痛,產婦宮口開至3cm且出現規律性宮縮時,給予鎮痛,采取硬膜外麻醉,成功后,給予患者2.5mg布尼卡因、5 μg芬太尼,注入速度需放緩,硬膜外置管,回抽沒有脊液或血液后,將自控硬膜外鎮痛泵與管連接,速度設置為6ml/h,自動泵入鎮靜藥物混合藥液。產婦宮口開至8~9cm后,停止給予鎮痛藥物。分娩完成后,給予產婦混合藥液6ml,注入后,檢查產婦產道無異常后縫合會陰切口。硬膜外導管拔除后,產婦可離開產房。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產婦第一、二、三產程時間。觀察新生兒窒息情況,利用新生兒出生1min時阿氏評分(Apgar)評價,評分<7分時,判定新生兒窒息。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產程時間比較 鎮痛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均低于非鎮痛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鎮痛組與非鎮痛組第三產程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s,min)

表1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s,min)
注:與非鎮痛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鎮痛組 73 435.6±55.9a 30.5±9.6a 5.2±2.6b非鎮痛組 70 594.6±58.7 46.8±11.3 5.7±2.9
2.2 新生兒窒息情況比較 鎮痛組分娩后,出現新生兒窒息1例,發生率為1.4%;非鎮痛組出現新生兒窒息8例,發生率為11.4%。鎮痛組新生兒窒息發生率低于非鎮痛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產婦分娩過程中會產生劇烈的分娩鎮痛,疼痛影響下,產婦出現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增強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提高兒茶酚胺分泌量,提升機體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加劇患者的不良情緒,影響子宮的規律性宮縮,嚴重消耗產婦的體力,延長產程,提高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影響分娩結局[1]。
應用分娩鎮痛之后,疼痛的傳入以及交感神經的傳出受到阻礙,緩解患者宮縮時產生的疼痛程度,促進宮縮協調,提高宮縮的能力,降低盆底神經反射,松弛會陰部組織,緩解盆底肌肉緊張程度,促使宮口擴張,使胎頭下降,減少內旋轉的阻力,縮短第一產程的時間[2]。產婦宮口擴張至9cm時,鎮痛藥物停止供應,保證產婦主動屏氣的能力,以便于在宮口全開時主動屏氣用力,縮短第二產程的時間[3]。實施分娩鎮痛的過程中,產婦的宮縮并不會受到藥物的影響,因此,分娩完成后,宮縮可快速恢復,產后出血量并不會增加,分娩后可快速恢復。分娩鎮痛作用下,產婦的疼痛程度會顯著降低,而且對新生兒的影響比較小,提高分娩結局[4]。此外,通過分娩鎮痛的應用,產婦鎮痛程度減輕后,可提高產婦的分娩信心,減少剖宮產率,降低產婦分娩后并發癥發生率,保證產婦的健康。在本研究中,鎮痛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均低于非鎮痛組,且新生兒窒息發生率低于非鎮痛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鎮痛組與非鎮痛組第三產程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產婦分娩過程中,通過分娩鎮痛的應用,可有效的縮短產婦的第一和第二產程時間,降低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提高分娩結局,保證母嬰健康。
綜上所述,產婦分娩中應用分娩鎮痛,可降低分娩時的鎮痛程度,縮短第一產程和第二產程時間,具有良好的鎮痛效果,且不良反應比較少,保證新生兒安全,減少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提高產婦的分娩結局,改善產婦的生活質量,應在產科中廣泛的使用。
[1]劉紅.兩種常用分娩鎮痛法臨床療效的比較研究.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8):103-104.
[2]李紅良,李濤,邵偉.瑞芬太尼靜脈自控鎮痛與硬膜外阻滯用于分娩鎮痛效果對比觀察.醫學研究與教育,2013,30(5):28-31.
[3]周國偉,邊丹秀,徐萌艷.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聯合應用于產科分娩鎮痛的臨床探討.中國性科學,2016,25(1):120-122.
[4]陳莎莎.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應用效果分析.中國社區醫師,2014,30(14):57-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137
2016-04-12]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