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英
探索厄貝沙坦與尼莫地平聯合降壓的療效
譚英
目的探索厄貝沙坦與尼莫地平聯合治療高血壓的降壓療效和安全性。方法200例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對照組采用綜合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綜合治療基礎上去掉氨氯地平,加用尼莫地平治療。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8%)明顯高于對照組(68%)(P<0.05)。結論厄貝沙坦與尼莫地平聯合降壓作用顯著且平穩、安全,明顯優于厄貝沙坦與氨氯地平聯合降壓的療效,是治療高血壓病的理想措施之一。
高血壓病;厄貝沙坦;尼莫地平;氨氯地平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在我國發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高血壓對人體危害性極大,常引起嚴重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正確診斷高血壓并給予恰當的治療,對減少其對靶器官的損害,延長患者壽命,提高生活質量都具有重大意義[1]。因此,在治療高血壓時必須探索出一種最有效的降壓治療方案,使患者血壓長期維持在正常值內,予以預防并發癥的出現,使患者能從痛苦中得到解脫[2,3]。近年來,本院采用厄貝沙坦與尼莫地平聯合治療100例高血壓患者,觀察其臨床療效,取得了較好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200例高血壓住院患者,患者診斷均參照《實用內科學》2014年9月第14版診斷為高血壓病。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發病時間3~16年;臨床癥狀與體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頭暈頭痛、失眠、健忘、易怒等表現,勞累時常出現心悸、氣促,偶有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等表現。 所有患者雙側瞳孔等圓等大,存在對光反射,口角無歪斜,伸舌居中,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治療組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齡(63±9)歲; 15例血壓在205/120mm Hg(1mm Hg=0.133 kPa),55例血壓在190/110mm Hg,30例血壓在170/100mm Hg。對照組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齡(65±9)歲; 10例血壓在205/120mm Hg,59例血壓在190/110mm Hg,31例血壓在170/100mm H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輔助檢查 治療組16例心電圖示左心室肥厚并勞損,51例心電圖示左室高電壓;33例心電圖在正常范圍內。對照組13例心電圖示左心室肥厚并勞損,49例心電圖示左室高電壓,38例心電圖在正常范圍內。血脂檢查:治療組:血清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80例,20例正常。對照組:血清總膽固醇及甘油三酯升高75例,25例正常。胸片報告:治療組11例左心室圓隆,向左下擴大,余病例無明顯異常。對照組8例有左心室圓隆,向左下擴大,余病例無明顯異常。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血栓通0.45靜脈滴注,1次/d;口服厄貝沙坦150~300mg,1次/d、氨氯地平5mg,1次/d 、銀杏酮酯滴丸3次/d ,4片/次、腸溶阿司匹林0.1 g,1次/d ;及對癥支持治療。治療組不采用氨氯地平5mg,改為口服尼莫地平20mg,3次/d,余用藥與對照組治療方案相同,兩組均治療7 d為1個療程。
1.4 療效判斷標準[4]2 d內頭暈頭痛癥狀明顯減輕或消失,血壓降到達標值的(根據各級血壓在2 d內所應降到的標準值為限);血壓達標后穩定在72 h內為顯效; d天內頭暈頭痛癥狀明顯減輕,血壓仍有波動為有效;7 d內頭暈頭痛稍好轉或無改善,血壓無明顯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98%)明顯高于對照組(68%)(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高血壓病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慢性疾病,在不同階段有始動、維持和加速等不同機制參與,從血流動力學角度,血壓主要決定于心輸出量和體循環周圍血管阻力,平均動脈血壓(MBP)等于心輸出量(CO)乘以總外周血管阻力(PR),高血壓的血流動力學特征主要是總外周血管阻力相對或絕對增高,如:①交神經系統的活性亢進;②腎性水鈉潴留;③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AAS)激活;④細胞膜離子轉運異常;⑥胰島素抵抗。由此可見高血壓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5]。
厄貝沙坦是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主要是通過阻斷組織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亞型AT1,使血漿腎素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水平升高和血漿醛固酮水平降低,更充分有效地阻斷血管緊張素Ⅱ受體的水鈉潴留,血管收縮與重構作用,還能阻斷AT1負反饋引起的血管緊張素Ⅱ受體增加,激活另一受體亞型AT2,進一步抗拮AT1的生物學效應,降壓作用起效慢,但持久而平穩,是一種長效降壓藥。氨氯地平是一種鈣通道阻滯劑,也是一種長效降壓藥,口服后需6~12 h達高鋒,而厄貝沙坦也是一種長效降壓藥,兩種長效藥聯合降壓,對于3級高血壓的患者不能很好地在短時間內使血壓下降,也就不能使患者頭暈頭痛的癥狀很快地好轉,不能穩定患者的情緒,由于心理因素,還有可能會使患者血壓在短時間內出現繼續上升的表現。尼莫地平也是一種鈣通道阻滯劑,而它是一種短效降壓藥,口服后1 h可達高鋒,在正常情況下平滑肌的收縮依賴于鈣離子進入細胞內,引起膜電位的去極化。尼莫地平通過有效地阻止鈣離子進入細胞內,抑制血管平滑肌,擴張外周小動脈,使外周阻力降低,在短時間內達到解除血管痙攣和降壓的功效,使患者頭暈頭痛癥狀在短時間內得到緩解,尼莫地平對腦動脈的作用,較其他部位動脈的作用大,并由于其具有很高的嗜脂性特點,易通過血腦屏障,有保護和促進記憶,促進智力恢復的作用[6]。可選擇性地作用于腦血管平滑肌,擴張腦血管,增加腦血管流量,顯著減少血管痙攣引起的缺血性腦受損,還能使急性腦血管病恢復期的血流循環得到改善,尼莫地平降壓療效迅速,降壓療效和降壓幅度相對較強。
絕大部份高血壓患者都不是一種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多種原因所造成的,厄貝沙坦與尼莫地平各自通過不同途徑達到降壓的功效,聯用能起到互補、 協調作用,而厄貝沙坦與氨氯地平聯用缺少取長補短的作用[7]。
綜上所述,厄貝沙坦與尼莫地平聯用,降壓療效遠大于厄貝沙坦與氨氯地平聯合降壓作用。厄貝沙坦與尼莫地平聯合降壓作用療效明顯,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廣。
[1]周紅云.高血壓的心理干預.中國醫學創新,2012,9(3):80.
[2]張黎,李燕.尼莫地平片聯合多奈哌齊對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治療.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4,4(3):42-43.
[3]羅熾權,林本,洪莉萍,等.腦卒中早期血壓調控與預后的臨床觀察.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4,4(4):44-45.
[4]劉洪英,劉希華,潘雙雙,等.尼莫地平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對降低腦血管阻力及提高近期療效的意義.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4,5(5):27-29.
[5]陽艷,楊波,黃大為.原發性高血壓合并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研究.中國現代醫學,2015,25(33):102-105.
[6]鄧陽生,劉全未,趙增光.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血管風險水平分層研究.中國現代醫學,2016,26(4):133-137.
[7]梅艷,倪淑明,李治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危險因素對動脈彈性的影響.中國現代醫學,2016,26(2):94-9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13
2016-08-02]
524067 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南三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