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素枝
不同劑量地佐辛聯合丙泊酚靜脈麻醉在人工流產術的應用效果分析
董素枝
目的分析人工流產術中應用不同劑量地佐辛與丙泊酚行靜脈麻醉的臨床效果。方法96例行人工流產術患者,根據麻醉方式分為A組(43例)與B組(53例),分別靜脈注入地佐辛,待10min后緩慢靜脈注入丙泊酚,觀察兩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A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時間、蘇醒時間優于B組;同時A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16.28%低于B組33.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0.075mg/kg地佐辛與丙泊酚應用于人工流產術中的麻醉效果較好,不良反應少,具臨床推廣價值。
丙泊酚;地佐辛;人工流產術;靜脈麻醉;不同劑量
目前,人工流產術中常使用丙泊酚行靜脈全身麻醉(全麻),由于其具有蘇醒、誘導迅速等特點,適用于門診手術,但其鎮痛效果相對較差[1]。而地佐辛是一種新型的阿片受體激動劑,與丙泊酚聯合用于人流手術中具良好麻醉效果,但臨床對其劑量使用未規定統一標準[2]。本研究針對選定的96例于本院行人工流產術患者,探討不同劑量地佐辛與丙泊酚行靜脈麻醉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本院行人工流產術患者96例的臨床資料,根據麻醉方式分為A組(43例)與B組(53例)。A組年齡22~30歲,平均年齡(27.13±5.06)歲,體重44~63 kg,平均體重(58.61±6.60)kg;B組年齡21~31歲,平均年齡(27.28±5.17)歲,體重44~64 kg,平均體重(58.74±6.72)kg;兩組均排除精神異常、消化道潰瘍、藥物過敏等患者。兩組患者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于術前4~6 h保持空腹,入室后將靜脈通道打開,予以面罩吸氧,氧流量為3~5 L/min,術中注意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征。A、B組均在術前5min予以地佐辛靜脈注射,劑量分別為0.075、0.100mg/kg,10min后靜脈推注(100mg/min)丙泊酚,術中若患者出現體動反應,則繼續加入丙泊酚20mg,收縮壓<80mm Hg(1mm Hg=0.133 kPa)則靜脈推注麻黃素10mg,心率<50次/min則靜脈推注阿托品25mg,術后予以20 U縮宮素。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麻醉效果,包括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時間、蘇醒時間;觀察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包括惡心嘔吐、呼吸抑制、術中體動。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A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時間、蘇醒時間與B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A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6.28%,明顯低于B組的33.96%,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3.854,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指標比較(±s)
注:與A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丙泊酚用量(mg) 麻醉起效時間(s) 蘇醒時間(min) A組 43 115.64±12.63 58.69±7.36 5.98±0.67 B組 53 123.11±17.46a 62.03±6.62a 7.25±0.84at2.350 2.338 8.050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n,%)
人工流產術屬于時間較短手術,臨床對麻醉要求需具蘇醒迅速、起效快等特點,丙泊酚鎮靜效果較好但鎮痛效果不足,目前,臨床主要將地佐辛復合丙泊酚使用,但臨床對其劑量使用標準尚無明確規定[3]。本研究對選定的96例于本院行人工流產術患者資料,探討不同劑量地佐辛與丙泊酚行靜脈麻醉臨床療效,以期為臨床相關研究提供借鑒。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丙泊酚用量、麻醉起效時間、蘇醒時間優于B組;同時A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16.28%低于B組的33.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0.075mg/kg地佐辛聯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產術中可提高手術麻醉效果且不良反應較少,原因可能為:地佐辛屬于新型阿片受體抑制劑,以μ、κ受體激動為主,μ受體具部分拮抗、激動效果,可避免呼吸抑制,降低惡心嘔吐發生率;κ受體分布在脊髓、腦干、大腦,具較強鎮痛效果及輕度鎮靜效果;δ受體活性較小,對心功能與血壓影響小,臨床無焦慮、躁動不安等不適感[4]。
相關研究報道顯示[5],小劑量地佐辛復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產術中,予0.075mg/kg劑量地佐辛患者疼痛顯著改善,兩者聯合使用麻醉鎮痛作用較好,可有效減少丙泊酚的使用量,抑制循環、呼吸作用較輕,同時還能緩解子宮收縮導致下腹部疼痛。0.075mg/kg與0.100mg/kg地佐辛比較,劑量為0.100mg/kg患者發生呼吸抑制幾率高,蘇醒時間長,由此可見地佐辛大劑量呼吸抑制麻醉效果較差,且增加了呼吸抑制不良反應發生率。由于受到樣本數量等因素影響,本研究未對兩組術中心率與血壓情況進行分析,有待臨床進一步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0.075mg/kg地佐辛與丙泊酚應用于人工流產術中可提高手術麻醉效果,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具臨床推廣價值。
[1]李仁淑,張廣建,金明,等.丙泊酚聯合地佐辛在無痛人流術中的療效及安全性研究.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3):3878-3880.
[2]劉欣,何春霞,何振.地佐辛預先給藥對丙泊酚無痛人工流產術麻醉效果的影響.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7): 951-952.
[3]王紅英,朱琳,張學蓮.地佐辛與布托啡諾聯合丙泊酚用于無痛人工流產的比較.中國醫藥科學,2015,5(18):61-64.
[4]果君媛,周淑敏.微劑量氯胺酮輔助丙泊酚、地佐辛用于人工流產術.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5,9(10):1982-1985.
[5]郭乃超,盧愛新.地佐辛復合丙泊酚在無痛人工流產中的應用效果.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2):127-12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27
2016-09-01]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